倪永
摘? ? 要:隨著建筑幕墻行業(yè)的發(fā)展,各種新型建筑幕墻形式的得到廣泛應用,低碳經濟、節(jié)能環(huán)保政策的相繼出臺,給建筑幕墻的高效節(jié)能設計提出了新的課題,而雙層幕墻在遮陽、隔音等方面的優(yōu)點以及在舒適度節(jié)能方面的突出效果受到了廣大開發(fā)商、設計院、幕墻公司的青睞。
關鍵詞:智能幕墻;通風換氣;節(jié)能;隔音;遮陽
1? 雙層幕墻的工作原理
雙層幕墻主要是利用氣壓差、熱壓差和煙囪效應使建筑外層有效的適應自然的天氣變化,提高幕墻的保溫隔熱性能,從而使整棟建筑主體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在寒冷季節(jié),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陽輻射熱,通過調節(jié)進出風口的大小,可以控制適當的新風換氣量,而進入兩層玻璃幕墻之間的緩沖空間的空氣,已被陽光初步加熱,再送入室內時可減少送暖量;夏季炎熱時期,位于兩層玻璃空間的遮陽設施被放下來,絕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量在這里被擋住,并通過精心組織的自然通風排到建筑之外。由于外層玻璃具有遮風避雨及防盜作用,夜間室外冷空氣可以通過開啟的內側窗戶冷卻建筑。
2? 雙層幕墻的分類
根據雙層幕墻通風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和內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
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外層幕墻采用單層玻璃,在其下部有進風口,上部有排風口。內層幕墻采用中空玻璃、隔熱型材,且設有可開啟的窗或門。它無需專用機械設備,完全靠自然通風將太陽輻射熱,經通道上排風口排出室外。
內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外層幕墻采用中空玻璃、隔熱型材形成封閉狀態(tài)。內層幕墻采用單層玻璃或單層鋁合金門窗,成可開啟狀態(tài)。利用機械通風,空氣從樓板或地下的風口進入通道,經上部排風口進入頂棚流動。
3? 雙層幕墻的設計要點
3.1? 外循環(huán)雙層玻璃幕墻結構
(1)結構形式設計。在外循環(huán)體系進行通風結構設計時,要考慮樓體樓層不同高度,考慮到抗震要求和風壓影響,進、出風口的沙塵過濾網的“目數”應通過計算選用不同目數的過濾網,而解決由于樓層高度變化產生不同“煙筒”效應,出風口可采用“魚嘴”式結構,在中國不要將濾網目數過大,防止空氣滯阻。外層幕墻作為建筑物的外表,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作為外圍護結構,它還承受風荷載、防雨水等作用,因而其結構在強度與水密性方面應作為重點考慮,內層幕墻由于其主要是與外層結構形成換氣層,所以更應該注意其余室內功能的配合,對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適當降低。
(2)防塵與清洗設計。結構的防塵是相對防塵,外循環(huán)式結構在歐洲的地區(qū)應用較為廣泛,由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春秋季節(jié)風沙天氣較多,尤其可吸入顆粒物和昆蟲非常嚴重,歐洲的外循環(huán)體系結構在防塵與清洗等方向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北方地區(qū)要求,因而在外循環(huán)體系防塵與清洗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我國實際情況,另外雙層幕墻之間的過濾網設計應便于室內人的更換、清洗。
(3)節(jié)能結構設計。外循環(huán)體系的內層玻璃幕墻玻璃,應采用6+12+6mm,外層幕墻盡可能的采用夾膠鋼化,內層幕墻采用熱斷橋鋁合金結構,外層可采用點式駁接結構或鋁合金結構,若內外層幕墻選用透明玻璃,就必須考慮冬季與夏季,白天與夜間的氣候、溫度不同,而對結構設計產生的影響。外層玻璃選用夾膠透明鋼化,玻璃即便破損也不會附落,避免對樓底行人造成傷害,選擇透明玻璃可使陽光充分進入雙層幕墻之間“腔體”,形成溫室效應。夏季考慮方式:由于白天陽光照射,使雙層幕墻之間通道空氣溫度升高,內層幕墻若采用中空低輻射玻璃,太陽能可反射到雙層幕墻“腔體”之間,通過“煙筒”效應使氣流上升并通過上端出風口排到室外,從而減少室內與室外的溫度交換,使幕墻達到節(jié)能要求,降低夏季制冷空調的負荷。夜間沒有陽光照射,內層窗玻璃采用中空低輻射,使幕墻達到節(jié)能要求。通過德國旭格公司技術統(tǒng)計,采用雙層幕墻應能夠節(jié)約能量一般30%~40%左右,由于雙層幕墻從材料選用到結構表達式設計的不同選擇,雙層幕墻節(jié)能的數據是不同的,因此,最終設計的雙層幕墻節(jié)能數據應通過試驗手段獲得。
(4)遮陽設計。以雙層幕墻之間安裝電動或手動操作的遮陽裝置,遮陽百頁可調節(jié)角度,使陽光進入室內得到合理控制,遮陽裝置的安裝位置非常重要;一般距外層玻璃150mm~180mm為最佳,也應考慮內層幕墻開啟窗或門的形式而定,避免影響窗或門的正常開啟的關閉。
3.2? 內循環(huán)雙層熱通道玻璃幕墻結構
(1)結構設計。內循環(huán)式通道設計一直為封閉式,它兩層玻璃布局正相反,內循環(huán)式結構,外層玻璃為中空雙鋼化玻璃,外框為隔熱型材,內層為鋼化單層玻璃,并有內開啟扇。雙層玻璃之間距離一般100mm~200mm,中間加遮陽裝置。它的換氣方式是,在冬天,通道內加熱的空氣,通過熱管水道被抽到室內,或打開屋內開啟扇導入熱風,達到節(jié)能目的。在夏天過熱的空氣由排風道排到屋外。此時關閉通往屋內的風管。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設計成高尺寸為層高的箱體單元體。
(2)通風系統(tǒng)設計。這種內循環(huán)箱體單元體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在天花板內側,或地板下部空間,分別設計進屋內熱風管道系統(tǒng)和向外排熱風管道系統(tǒng)。個別也有專門在秋天、春天時設計的自然空氣向室內進行新空氣交換裝置。
(3)遮陽系統(tǒng)設計。在內循環(huán)二層熱通道之間,設計由上部向下電控升降,并能自動隨陽光斜照不同而改變角度的遮陽百葉裝置。一般距外玻璃約80mm~100mm。
3.3? 雙層幕墻的優(yōu)點及缺點
3.3.1? 優(yōu)點
(1)隔聲。良好的隔聲效果是使用通風雙層幕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外部噪聲大的地區(qū)(如交通噪聲等)。
(2)隔熱。在冬季,減小空氣腔內空氣流速,增加其溫度會降低玻璃表面?zhèn)鳠崴俣?,減少熱損失,可以提高保溫效果;夏季,自然通風、輔助機械通風或機械通風時,可以排出空氣腔中的熱空氣,降低空氣腔內空氣溫度,減少空調負荷。
(3)節(jié)能、減少環(huán)境影響。與傳統(tǒng)的單層幕墻相比,設計合理時額外的一層外套能增加節(jié)能的效果。
(4)自然通風。通風雙層幕墻一個重要優(yōu)點就是能夠自然通風(或有輔助風機通風)。不同類型的通風雙層幕墻可以應用在不同的氣候條件、朝向、位置和建筑類型中,以達到隨時為室內提供新鮮空氣的目的。
3.3.2? 缺點
(1)建造、維護和運行本高。和傳統(tǒng)的幕墻比,建造成本要高很多,另外,維護和運行等各方面的花費也都比單層幕墻要高。
(2)防火。對于建筑防火而言,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通風雙層幕墻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但有研究人員提到了火災時煙氣在房間之間蔓延的可能性。
(3)減少建筑室內可利用面積。通風雙層幕墻的空氣腔的寬度從20cm到幾米。因此會減少實際的使用空間,通??諝馇坏膶挾葧绊憙炔繀岛湍粔π阅?有時,空氣腔寬度越大,越能提高與外層相鄰的內層的熱舒適性。因此,選擇恰當的幕墻寬度很重要,既不過寬(以節(jié)省空間),又要能滿足各種使用要求。
(4)過熱問題。這里主要說的是,若設計不當,在夏季時空氣腔內的空氣溫度會過高,進而會使室內溫度升高,增加空調負荷。這是個在設計通風雙層幕墻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4? 總結
雙層幕墻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節(jié)能性、環(huán)保性,已經在歐洲被仔細研究,并廣泛應用。例如:德國對外循環(huán)體系的雙層結構幕墻的應用較多,意大利和英國對內循環(huán)體系的雙層結構幕墻的應用較多,法國對雙層結構幕墻應用于舊樓改造。但在中國雙層幕墻技術還不夠完善,工程實例還較少,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中還需要專家、建筑專業(yè)人員等共同努力探索,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的日愈重視,雙層幕墻必將成為我國今后幕墻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薛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及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哈里斯·波依拉茲.通風雙層幕墻辦公建筑[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