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濤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3)
海州露天礦太平東部一號斷層(F東1)包括斷層底鼓區(qū)和坑木場裂縫所影響的范圍,具體范圍在E20~E25.5,N500~N1300,區(qū)域面積可達0.44km2。該斷層是露天礦區(qū)內最大斷層,露頭位于東北端幫,走向N0°~20°E,傾向SE,傾角70°~80°,屬張扭性正斷層,最大落差可達110m,在露天礦境內斜切各礦層[1]。由于邊坡巖體在該斷層帶的影響下,巖體較為破碎,巖體強度相對較低,且其陡傾坡外,控制著北幫邊坡滑動的剪出口位置。因此,對該斷層區(qū)開展工程地質勘查,了解其工程地質特征,對海州露天礦北幫邊坡滑動模式的研究和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海州露天礦太平東部一號斷層(F東1)區(qū)范圍東西從E20~E25.5,南北從N500~N1300。斷層區(qū)東西長550m,南北長800m,垂高230m。由于人工開采剝離,形成了一個坡角在18°~20°露天邊坡,由多個8m左右高的臺階組成。
1.2.1 地層
本區(qū)裸露礦層為晚侏羅世阜新組太平組和高德組。它是大陸沉積的礦產地層。具體可見斷層區(qū)工程地質平面圖(圖1)和綜合柱狀圖(圖2)。
區(qū)內太平層群地層在F東1上盤出露,主要由礫巖、粗砂巖和礦層組成,其中礫巖與粗砂巖呈互層狀分布。該層厚度在40m~100m之間。該層群礦層可分為太上礦層和太下礦層。西側為太上礦層,東側為太下礦層。
圖1 斷層區(qū)工程地質剖面圖
高德層群在F東1下盤出露,主要由巖性較細的粉砂巖和砂質頁巖等組成,其間夾有薄弱層,即巖體頁巖和礦層,該層群厚度在50m~60m之間。
在該區(qū)的北部,基巖之上,覆蓋有第四系沉積地層,層厚在10m~20m之間,主要由砂礫石和黃土等地層組成。
圖2 斷層區(qū)綜合柱狀圖
1.2.2 巖組
依據F東1斷層區(qū)出露地層情況以及巖石組合特征,可以將該區(qū)分為砂質頁巖—砂巖—夾薄礦層(或炭質頁巖)巖組、礦層—粗砂巖—礫巖互層巖組和斷層破碎帶巖組三個工程地質巖組。
(1)砂質頁巖—砂巖—夾薄礦層巖組
該工程地質巖組在F東1下盤出露,主要由粉砂巖、砂質頁巖和中粒砂巖等組成,其間夾有薄弱層,即炭質頁巖層或礦層,薄層間距為5~15m。巖層產狀較為穩(wěn)定,傾向為S5°~22°E,傾角為18°~20°。巖石完整性較好,根據相關試驗資料,該巖組切層內聚力c=35MPa,內摩擦角φ=36°。
①砂質頁巖:灰色~深灰色,呈中厚層狀構造,其成分主要為泥質,并含少量的粉砂質,易受風化,風化后巖石強度急劇降低,成為控制邊坡滑動的主要弱層面。②粉砂巖~中粉砂巖:淺黃色~黃灰色或灰色,呈中~厚層狀構造,層理較為發(fā)育,質較硬。碎屑礦物成分主要有石英和長石,并有少量的白云母,膠結物為泥質,極易風化。
(2)礦層—粗砂巖—礫巖互層巖組
該工程地質巖組在F東1斷層上盤出露,主要由礦層、粗砂巖和礫巖層組成,其中粗砂巖與礫巖層呈互層出現,其產狀為:傾向為S60°E,傾角為16°。
①礦層:屬半光亮~光亮型礦體,以亮礦體和鏡礦體為其主要組成成分,其單層厚度在2m~10m之間。在礦層中,常夾有較堅硬的砂巖層。根據相關試驗資料,礦的內聚力c=15MPa,內摩擦角φ=30°。②粗砂巖:巖石為灰白色,碎屑礦物組成以石英為主,含少量長石。③礫巖:該巖層礫石含量在50%~80%之間,其顆粒直徑在2cm~20cm之間,巖石成分主要有花崗巖和砂巖,礫粒間充填粗砂。
根據相關試驗資料,太下礦層與粗砂巖或礫巖接觸面內聚力c=2MPa,內摩擦角φ=21°。
(3)斷層破碎帶巖組
該巖組主要由斷層泥和斷層角礫巖組成。破碎帶出露寬度在0.5m~5m之間,由于斷層作用,巖體破碎,強度整體較低,且容易風化。
(1)巖層產狀
該地區(qū)地層傾向于SE,與邊坡傾角基本一致,屬于順層邊坡。F東1下盤巖層與邊坡夾角為0°~19°。地層傾角與坡傾角大致相同,為18°~20°。f1盤,東巖以走向的坡角為20°,地層傾角為16°~18°。
(2)斷裂特征
F東1斷層規(guī)模大,呈NNE走向斜穿該區(qū),切斷了該斷層下盤的8#~9#弱層,屬張扭性正斷層。太平層群和高德層群是上板塊的出露層。斷層傾向于看,傾角約70°,分界約50m。
相對于北方,上面的板塊有扭轉的傾向。裂縫寬度0.5m~5m,斷層發(fā)育斷層泥和斷層角礫巖。斷層泥為深灰色,含水量大,可塑性強,可見兩層。每層厚度0.1m~0.3m,延伸不穩(wěn)定,斷續(xù)出現。角礫巖不具有明顯的壓縮特征,其組分主要為上盤礦體、砂巖、礫巖和砂質頁巖。詳見FE1斷面圖。
圖3 F東1斷面圖
依據斷層區(qū)的巖體結構特征,將該區(qū)巖體結構分成層狀結構、層狀碎裂結構和散體結構三種結構類型。
(1)層狀結構
該結構類型巖體在F東1下盤出露,由砂巖和砂質頁巖組成,其中砂巖內夾薄弱層,即巖體或礦層。產狀相對穩(wěn)定,巖體為中厚層狀結構,相對完整。
(2)層狀碎裂結構
該構造類型的巖體主要由礫巖、粗砂巖和礦層組成,出現在f1東部上壁。厚層狀構造,產狀穩(wěn)定。由于下采空區(qū)的影響,巖石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局部破碎嚴重。大多數礦層是自燃的。巖體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破壞,整體強度降低,不利于邊坡的穩(wěn)定。
(3)散體結構
該結構類型主要出現在F東1破碎帶中,開挖暴露寬度在0.5~5m之間。斷層角礫巖由斷層角礫巖和斷層泥組成,其中斷層角礫巖大小變化較大,且不均勻,呈角狀。溝槽是深灰色的,可塑狀態(tài),手搓可成條。該結構類型巖體斷續(xù)出現,延伸不穩(wěn)定。
在F東1下盤的巖層中,軟弱巖層時有出現,出現間隔5m~15m。有時出現軟弱層和地層賦存,接觸關系一致,傾向于S5°~22°E,18°~20°角。傾角在feast 1附近變得更陡。
由于它們的走向與斷裂帶的邊坡走向相交,軟弱層的露頭從西向東呈斜向排列。4~7號軟弱層暴露在該地區(qū)表面,并逐漸過渡到東環(huán)。然而,8~9號軟弱地層在開挖工程中并沒有暴露出來。弱層力學強度低,控制著該區(qū)的邊坡滑動。
(1)4#、4#下弱層
4#和4#位于E22節(jié)的西面。東部已被清除,西部的埋藏逐漸加深。4號軟弱層位于f1東部上盤,也分布在太下礦層下部。4#軟弱礦層由厚度為0.5m~1.5m的礦層組成。礦質較好,但相對破碎。
據相關試驗資料,該弱層內聚力c=1MPa,內摩擦角=16°。4號軟弱層下部,在4號軟弱層下方,距4號軟弱層1m~4m處。厚度為0.1m~0.5m。這層巖石相對較軟,據對該礦層的直剪試驗資料,其內聚力c=2.4MPa,內摩擦角φ=21.35°。
(2)5#弱層
暴露在E23剖面附近,東部已被移除,西部的埋藏加深。由2~3層薄礦層組成,每層厚0.2m~0.5m,薄礦層間距1m~3m。根據相關實驗數據,5號軟弱層c的粘結力=2MPa,內摩擦角φ=19°。
(3)6#弱層
由2~3個薄礦層組成,上層厚度為0.2m~0.5m,下層厚度為0.4m~0.6m,深部排水坑所見厚度可達2.2m。
(4)7#弱層
由炭質頁巖和薄礦層所構成,露天礦全區(qū)發(fā)育,層厚可達0.30m~0.35m,礦層底板下泥質頁巖較為發(fā)育,中區(qū)受斷層影響,巖層較為破碎,層面間含水率高,手感軟,可塑性強,為典型的塑性軟巖。根據在滑體上取樣測得其自然含水率為20%~25%,順層面摩擦角φ為13°~15°。該層預計在E9~E11斷面間邊坡潛伏滑動隱患。
據中部一號斷層區(qū)取樣進行的室內直剪試驗資料,該層力學指標為:內聚力c=2.4MPa,內摩擦角φ=13.81°。
(5)8#弱層
該弱層在F東1下盤均有分布,但一直未被揭露而出露。以往對該層的研究程度不足,通過平硐揭露,該層是由光亮~半光亮的礦體組成,厚度在1.0m~1.5m,結構較為破碎,露頭有滲水現象。在該層中夾一層炭質頁巖,已遭泥化,厚度在0.1m~0.2m之間,含水量大,塑料。軟弱層8是影響邊坡穩(wěn)定的主要軟弱層。
8#軟弱層為發(fā)生層:SE,角度為20°,延伸相對穩(wěn)定,在E22.5、電子學、E23.5、E24、E24.5剖面的埋藏深度分別為50m、28m、19m、15m和11m。在延伸到F東1處被切斷。據室內直剪試驗相關資料,該弱層抗剪強度指標:內聚力c=1.6MPa,內摩擦角φ=20.09°。
(6)9#上弱層
該弱層分布在8#弱層之下,9#弱層之上,距離8#弱層11m,距離9#弱層1m。其巖性為泥化頁巖,顏色呈灰色,厚度在0.1m~0.3m,含水量大,呈塑性。這一層的分布相對穩(wěn)定,基本平行于#8和#9的弱層。在這一層的頂部和底部的巖石是砂質頁巖或粉砂巖。E23、E23.5、E24、E24.5段埋深分別為40m、30m、25m、22m。因其抗剪強度很低,且具有顯著的流變性能,使其成為影響該區(qū)域邊坡穩(wěn)定性的主要軟弱地層。
(7)9#弱層
該弱層分布在9#上弱層以下約1m處,由半亮型礦層組成,總厚度5m,其間由砂質頁巖分隔成三層,其中第一層礦層厚度為0.3m;第二和三層礦層厚度均為1.0m。由于構造和風化作用,礦層結構破碎,強度很低。此外,開挖后發(fā)生滲水,礦層與上下巖層接觸良好。推測其順層抗剪強度應大于8#和9#上。
通過對太平東部一號斷層區(qū)工程地質特征分析,得出結論如下:①8號弱層的泥質碳質夾層和上部軟弱層含水量大,為塑性軟弱層,是影響該地區(qū)邊坡穩(wěn)定的主要軟弱層;②由于該區(qū)斷層的存在,造成該區(qū)巖體結構破碎,巖石強度變弱,且該斷層產狀陡傾坡外,控制著邊坡滑動面剪出口位置,因此,該斷層對邊坡的滑動模式及穩(wěn)定性起到控制作用;③地下水對邊坡穩(wěn)定性起著重要作用,由于該斷層區(qū)是礦區(qū)邊坡重要的地下水含水層單元,因此,為保證礦山邊坡的長期穩(wěn)定,應對該斷層區(qū)提出行之有效的降水疏干減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