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 朱應乾 黃榆友 任曉斌 王宇
(銅仁市人民醫(yī)院肝膽外科 貴州 銅仁 554300)
膽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膽道常見疾病之一,當下臨床針對本病的治療,以探查取石手術為主。伴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與內鏡設備的完善,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LCBDE)在膽總管結石治療中應用范疇不斷拓展。LCBDE術后常規(guī)留置T管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活動,且T管拔除后可能誘發(fā)感染、水腫等多種并發(fā)癥。最近幾年中,LCBDE一期縫合術在國內外臨床上有所應用,且取得的效果較為理想。但關于LCBDE術后采用一期縫合還是T管引流,臨床學者爭議不斷。本文旨在探討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一期縫合治療膽總管結石的價值,以期對疾病臨床治療提供一定借鑒。
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膽總管結石患者,均在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霞下治療。①納入標準:符合膽總管結石臨床相關診斷標準[1],結石直徑<3cm,膽總管直徑≥8mm;②排除標準:除膽總管結石外,還合并其他部位的膽管結石,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及拒絕配合本次研究者。分為(A組、B組)兩組,每組各25例,A組男女構成比為14:11;年齡(55.7±7.4)歲;膽總管結石直徑(1.6±0.3)cm。B組男女構成比為3:2;年齡(54.6±7.5)歲;膽總管結石直徑(1.5±0.2)cm。A、B兩組患者以上基本資料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所有病例術前均給予腹部B超、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膽總管結石,兩組患者均接受LCBDE治療。A組術后留置T管引流,具體是在取石后,結合膽總管內徑選用型號適宜的T管,將其置入膽總管中,選用4-0可吸收線間斷式縫合膽總管切口,T管由右上腹部穿刺孔處引出,將引流管放置在網膜孔處經肝下從右側腋前孔導出。B組膽總管給予4-0可吸收線一期縫合。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患者取頭高腳低左傾位,用四孔法操作,分離膽囊管,用血管夾夾閉但不切斷,牽拉膽囊,外顯膽總管。其次,結合結石大下在膽總管前壁無血管覆蓋區(qū)段電切做切口,盡量吸除膽總管中的膽汁。由劍突下Trocar放入膽道鏡,探查膽總管,確定結石部位后,再經膽道鏡操作道放入取石網籃取石,如遇結石較大,切口無法取出時,則經膽道鏡操作道放入液電碎石儀碎石,將結石碎細后再取出。再次利用膽道鏡探查肝內膽管、肝總管、膽總管確定無存在狹窄、結石殘留等情況后,用4-0可吸收線連續(xù)或間斷式縫合膽總管切口,邊距與針距約為2~2.5mm。最后,對腹腔進行沖洗,盡量將腹腔中殘留液完全吸除,予以電凝止血,術后引流管放置位置與方法同A組。
本實驗使用SPSS22.0軟件包,對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A組(P<0.05);但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基本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基本情況比較(±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肛門排氣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d)B組 25 87.4±20.7 29.2±20.7 7.4±4.2 A組 25 95.1±22.4 37.0±26.5 11.1±6.5
B組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與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2.0%、8.0%,A組以上兩項指標分別為32.0%、20.0%,兩組患者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膽總管結石為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對患者工作與日常生活活動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最近幾年中,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巨大改變,膽總管結石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針對膽總管結石,手術治療是主要方法,制定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對促進患者康復,優(yōu)化生存質量有很大現(xiàn)實意義。
目前,LCBDE在膽總管結石治療領域有廣泛應用,其能提升取石、清石效率的有效辦法之一,術后放置T管引流的目的是抑制膽道內壓上升,進而降低膽漏發(fā)生的風險,具有時間短暫、術后患者身體各項機能恢復快速、患者治療滿意度高等優(yōu)勢。但T管留置期間會造成患者大量膽汁丟失,造成電解質紊亂,且易干擾患者術后日常生活活動,造成諸多不便,影響生活質量,故此廣泛推行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一期縫合治療方法應用時無需放置T管引流,降低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對患者術后康復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助于降低術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2]。
雖然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一期縫合具有安全度高、可行性強的特點,且能一次性處理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問題,但當下臨床尚未對其適用證做出統(tǒng)一標準?;仡櫛敬蔚难芯繗v程,筆者認為LCBDE一期縫合應遵循如下幾點適用證:①術前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膽總管結石,不伴有肝內膽管結石;②膽管下部通暢,Oddi括約肌功能正常;③利用膽道鏡數次探查后,確保膽總管結石已完全取出[3]。
在本次研究中,與T管引流相比較,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一期縫合治療膽總管結石,療效更為理想,但術后并發(fā)癥難以完全避免,特別是膽漏發(fā)生率較高,臨床醫(yī)生應嚴格把控手術適應證,以將一期縫合治療的實用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