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芳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人下南洋去打工,當(dāng)時家里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他們的匯款。所以我對南洋充滿好奇,也很有感情。20世紀(jì)80年代第一次去吉隆坡,感覺它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聯(lián)合國,出于好奇,我在機場書店買了馬來西亞現(xiàn)任總理馬哈蒂爾所著的《馬來人的困境》一書,由此也開始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民族狀況,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爭議。
馬來西亞有三大族群——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同時集中了三種宗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A4r]每年要過三個新年——馬來人的開齋節(jié)、華人的春節(jié)、印度人的屠妖節(jié),餐廳主要有三大風(fēng)味一馬來菜、娘惹菜、印度菜。三大族群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同時又可以和諧共處,這是馬來西亞的神奇之處。之前我曾看到馬來西亞大街小巷的柱子上掛滿了宣傳“Malaysia First”的廣告,但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任時提出的“America First”不同,馬來西亞并非主張孤立、保守,而是希望團結(jié)三大族裔共建國家。
馬來西亞人從小就習(xí)慣了多種語言的對話。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因為曾經(jīng)的殖民歷史,英語的使用也非常普遍。與此同時,當(dāng)?shù)厝A僑也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廣東話、閩南話、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等都有人在講。馬哈蒂爾曾經(jīng)抱怨,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移民都會順從所在國的習(xí)慣,改說當(dāng)?shù)卣Z言,而馬來西亞并非如此。
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吉隆坡,每天都會吃不同風(fēng)味的早餐,第一天是印度煎餅配拉茶,第二天是中國風(fēng)味的油面,第三天是馬來人習(xí)慣的咖啡加面包。每天早晨,和有著不同文化基因的人們坐在一起,品嘗他們喜愛的食物,看著小夫妻在上班前抓緊時間再吃一塊烤面包、年輕的爸爸像模像樣地喂女兒吃東西,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的溫馨與活力,讓我對這個城市多了一重好感。
好玩好逛的雙子塔
吉隆坡的雙子塔內(nèi)有完善的購物和娛樂設(shè)施,值得逛上一整天?;虉鲫柟鈴V場共6層,有300多間商店,三樓設(shè)有國油藝術(shù)畫廊,四樓設(shè)有藝術(shù)博物館和國油科學(xué)館,此外還可以去東南亞最大的古典交響音樂廳——國油管弦樂廳聽一場音樂會。
高聳的雙子塔是吉隆坡的標(biāo)志性建筑,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所建,樓高451米,地上有88層,登上建在第41、42層問的天橋,或是86層的展廳,可以將整個吉隆坡的城市風(fēng)光盡收眼底。在燈光璀璨的夜晚,雙子塔更讓人生出—種“連接星空”的夢幻感。
馬來西亞超過60%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吉隆坡有兩座很有代表性的清真寺,—座是國家回教堂,位于吉隆坡老火車站邊上,整體設(shè)計十分現(xiàn)代,以傘形屋頂和高73米的宣禮塔為特色,可容納15000人聚禮,許多重大的宗教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另一座是占美清真寺,建于1909年,由英國建筑師Arthur Benison Hubback設(shè)計,屬于印度莫臥兒建筑風(fēng)格,帶有標(biāo)志勝的洋蔥頂。
吉隆坡的唐人街又名“茨廠街”,每到春節(jié),這里就會成為全城最熱鬧的地方。位于中環(huán)廣場車站后的十五碑社區(qū)是印度人的聚居地,也稱“小印度”,街道兩旁有很多販賣印度商品的商店,不過這里最出名的還是印度煎餅、扁擔(dān)飯、蕉葉飯等美味正宗的印度料理,事實證明,不論哪個族群、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都會被美食俘虜。
在吉隆坡一定要去嘗一嘗團結(jié)三大族群的獨特飲食——嘛嘛檔(Mamak),它是馬來西亞獨有的飲食文化之一,由當(dāng)?shù)赜《饶滤沽纸?jīng)營。傳統(tǒng)的嘛嘛檔是在路邊擺攤,如今都轉(zhuǎn)為餐館或咖啡屋,不過多數(shù)仍設(shè)有露天座位,還配置了大屏幕平板電視或投影儀,方便客人觀看足球賽事。嘛嘛檔經(jīng)營的都是很普遍的馬來西亞美食,價格實惠,選擇繁多,24小時營業(yè),全年無休。在嘛嘛檔總能看到三大族群齊聚的場景,許多游客會特地去體驗一下那種獨特的氛圍。
峇峇娘惹(Baba Nyonya,Peranakan),是馬來人與中國移民碰撞出來的一種奇妙文化,其歷史可追溯至15 世紀(jì)初期。當(dāng)年鄭和下西洋時為馬六甲帶來了第一批中國移民,他們與當(dāng)?shù)伛R來人通婚,所生的后代,男性稱為Baba(峇峇),女性稱為Nyonya(娘惹)。
華人在馬六甲地區(qū)留下了輝煌的印記。陳禎祿(1883-1960)曾是馬六甲最富有的峇峇,他推動了馬來西亞的獨立,創(chuàng)立了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如今馬六甲老城中最負盛名的一條街道就是陳禎祿街。陳家的故居如今已開放成為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由3問排屋組成,展示了當(dāng)?shù)厝A人的歷史,透過那些精致的家具、瓷器、木器,可以想象一下這個當(dāng)年富甲一方的大亨之家的日常生活。
與陳禎祿街平行的雞場街,是馬六甲市中心最繁華的古街之一,周邊的20多條街巷是當(dāng)時華人遷居南洋時最早的聚居地。這條街原稱“街場街”,在閩南語里意為繁忙的街道,而閩南語中“街場”與“雞場”同音,漸漸地就演變成了雞場街?,F(xiàn)在每逢周五至周日的晚上,這里就會變身成為繁華的夜市,各種地道美食、精美的工藝品和土特產(chǎn)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一條古老街道煥發(fā)出了清新的活力。
第一批中國移民將自己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和生活習(xí)慣帶到了馬六甲,也把馬來人的飲食、語言、服飾融合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就這樣在衣食住行中逐漸衍生出了獨特的峇峇娘惹文化,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應(yīng)該就是娘惹菜了。娘惹菜是以中式食材和烹飪方法為基礎(chǔ),搭配馬來香料烹煮而成,味道辛辣、刺激,香氣撲鼻。經(jīng)典的娘惹菜肴有叻沙、辣椒螃蟹、黑果燜雞等,濃重的口感中又帶有一點草本植物的清新,就像熱帶民族的熱情奔放中夾雜了中華文化的含蓄與沉穩(wěn)。
坐人力三輪車游馬六甲
馬六甲是一座文化氣息濃郁的古城,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曾經(jīng)的殖民歷史為它留下了風(fēng)格鮮明的建筑群,我印象最深的是荷蘭廣場上的那片紅色建筑,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噴泉和鐘樓、基督教堂、荷蘭紅屋等。人力三輪車是馬六甲的一個特色觀光方式,車夫們會把三輪車精心打扮一番,插上假花,裝上燈飾,有的還會放上迷你音響,一路播放20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歌曲。三輪車的座位低,可以擁有180°的觀光視野,在游客中人氣很高。
除了多元的文化和醇厚的人情味,以沙巴洲(Sabah)為代表的自然生態(tài),也是馬來西亞的魅力所在。沙巴州位于世界第三大島——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因為處在臺風(fēng)帶下方,鮮有臺風(fēng)、地震、海嘯襲擊,也被稱為“風(fēng)下之鄉(xiāng)”(LandBelow The Wind)。
京那巴魯國家公園位于沙巴的西海岸,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占地面積754平方公里,比整個新加坡的面積還要大。公園內(nèi)生態(tài)保護良好,植被極為豐富,熱帶低地植物、熱帶高山森林、亞高山森林、高海拔灌木等應(yīng)有盡有,是世界上少有的展示植物多樣性的理想之地。
公園內(nèi)的京那巴魯山是東南亞最高峰,海拔4095米,風(fēng)景宜人,吸引了很多登山愛好者。即便不登山,夏天來避暑或是冬天來泡溫泉也十分愜意。探險愛好者可以嘗試一下這里的樹頂?shù)鯓颍–anopyWalk),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之一,長約160米,高41米,完全由手工搭建而成。吊橋的寬度僅容一人行走,全程邊走邊晃,驚心動魄。建造這個吊橋的初衷是方便科學(xué)家觀察雨林,沒想到建成后成了一個極受歡迎的大眾景點,戴上望遠鏡在橋上觀察熱帶雨林中的動植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紅樹林也是沙巴的一個招牌景觀。紅樹林根系發(fā)達,能在海水中生長,是海岸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唯一的木本植物,被譽為“海岸衛(wèi)士”。沙巴首府亞庇周邊的幾大紅樹林包括:Kawa紅樹林、瑩河紅樹林、Weston紅樹林、Klias紅樹林和孟河紅樹林。在Kawa紅樹林可以看到馬來西亞的國寶長鼻猴。雄性長鼻猴鼻子碩大,可以蓋住下巴,因此也被稱為“大鼻子情圣”。這里的日落和螢火蟲也很出名,數(shù)量驚人的螢火蟲整片整片地點綴在河岸兩邊的樹林中,場景十分壯觀,如夢如幻。螢火蟲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量蹋挥性谏鷳B(tài)良好的地方才能欣賞到這樣的畫面。
沙巴令人難忘的還有美食。
吃貨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榴蓮產(chǎn)地不是泰國或越南,而是馬來西亞。榴蓮成熟后會從樹上掉落下來,常溫狀態(tài)只能保存2-3天,要想嘗到令人銷魂的頂級美味,只能打個飛的到產(chǎn)地去吃。馬來西亞出產(chǎn)的眾多榴蓮品種中,又以貓山王(Musang King)為最佳,號稱“榴蓮之王”。貓山王榴蓮個頭不大,果皮多為綠色,底部有一個獨特的“五角星”標(biāo)記。它的果肉色澤金黃,甜中帶些微苦,回味無窮。在亞庇,水果攤一般晚上才會出現(xiàn),就像夜市的大排檔—樣。亞庇城購物中心對面的天橋底下有一條榴蓮街,是榴蓮愛好者們必去的。每輛榴蓮車旁邊都擺了不少桌椅,老板把榴蓮打開,客人們就人手一個,坐下來大快朵頤。
早餐來上一碗生肉面,是融入亞庇當(dāng)?shù)厣畹牡谝徊?。面條或米粉配上新鮮豬肉、豬肝、豬雜和蔬菜,淋上熬好的高湯,便是一碗鮮美的生肉面。也可以做成干撈面,加入特制的黑醬油,再配上一碗肉丸湯。別忘了點上一杯馬來西亞人獨創(chuàng)的拉茶,這種由茶湯和煉乳通過反復(fù)拉制充分融合的奶茶,含有豐富的泡沫,茶香和奶香兼?zhèn)?,是征服了馬來西亞多元族群的“國民”飲品。亞庇有很多生肉面店,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家香生肉面”和“金沙園生肉面”。
河鮮之王“忘不了”
因為淡水資源豐富,且很多地方未經(jīng)開發(fā),保持了河流原有的生態(tài),在馬來西亞可以吃到很多頂級的野生河鮮,比如蘇丹魚、吉利魚、紅吉羅、國寶鯉、獨目鯉等,都是老饕們難以割舍的美味,另外還有一種十分珍稀的河魚,當(dāng)?shù)厝A人叫它“忘不了”。
“忘不了”原產(chǎn)于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勞越(Sarawak),當(dāng)?shù)卦∶穹Q其為EmDurau,它對水質(zhì)的要求特別高,只生長在清澈、流動的活水中,喜歡吃一種名為風(fēng)車果的果實,因此肉質(zhì)中帶有很濃的水果香味。這種魚生長緩慢,長到六七斤時最適合食用,每斤售價1000多元人民幣;另外也有人工養(yǎng)殖的,不過味道、肉質(zhì)和口感完全不能和野生的相比,每斤大約400元人民幣。
“忘不了”最好的烹飪方式就是清蒸,可以封住肉汁的鮮美,上桌后,濃郁的果香會彌漫整個屋子。蒸魚時不用去鱗,蒸好后用湯匙可以很容易地將魚鱗刮下來,當(dāng)?shù)厝讼矚g將其炸至金黃后食用,酥脆可口,鈣質(zhì)豐富。吉隆坡有幾家不錯的餐廳可以吃到“忘不了”:大記河魚飯店、海外天、茶王之家、云頂半山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