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沖
水煮肉片是家喻戶曉的川菜傳統(tǒng)名肴,筆者借鑒水煮肉片的烹飪技法,經(jīng)過改良試制出新款水滑類技法烹制的系列菜肴。此類菜肴制作方法簡單易學,便于操作推廣及成菜速度快,且使用家禽家畜肉類及內(nèi)臟、海鮮、河鮮、鮮蔬、豆制品均可烹制,涼、熱均可食用。依照此技法,可以制作水滑蝦片、水滑魚肚、水滑魚唇、水滑海參、水滑裙邊、水滑鮮蟶、水滑扇貝、水滑鮮蠔、水滑魷魚花、水滑里脊、水滑嫩肚花、水滑羊腎花、水滑肥腸、水滑雞腎、水滑蹄筋、水滑肝片、水滑腰片、水滑雞片、水滑鴨腸、水滑鵝腸、水滑毛肚、水滑百葉、水滑白喉、水滑鴨血、水滑魚片、水滑鱔片、水滑黃辣丁、水滑嘎子魚、水滑豆腐、水滑娃娃菜、水滑菜心、水滑涼粉、水滑魔芋、水滑荷包蛋等幾十種系列佳肴。此類佳肴一經(jīng)推出,便得到餐飲業(yè)界同仁高度認可及大批食客青睞。
現(xiàn)特以水滑里脊佳肴示例如下,以饗烹飪愛好者。
原料:豬里脊肉250 g,絲瓜200 g,小米辣椒100 g,鮮花椒50 g,水滑油200 g,雞蛋2個,生姜100 g,香蔥100 g,大蒜50 g,精鹽、胡椒粉、味精、雞精、干細淀粉各適量。
制法:1. 將豬里脊肉切成厚薄均勻的大片待用;雞蛋取蛋清加入適量干細豆粉調(diào)制成蛋清豆粉待用;絲瓜去粗皮后逐條切成帶瓜青的粗細均勻長約10 cm的條待用;小米辣椒切成辣椒圈待用;生姜切成大片、香蔥挽成結、大蒜剁成末均待用。
2. 將豬里脊肉片放入適量精鹽、胡椒粉、味精,再碼上適量蛋清豆粉上漿待用。
3. 將鍋置火上,倒入適量清水,放入生姜片、香蔥結及適量精鹽、胡椒粉、味精、雞精調(diào)好味燒開,再將絲瓜條入鍋焯至斷生撈起擺入圓窩盤中心墊底待用,接著將上好漿的豬里脊肉片入鍋迅速滑散,汆至約九成熟時撈起整齊擺入盤中絲瓜條上待用。
4. 將鍋洗凈置火上燒熱,倒入水滑油燒至7~8成油溫時,迅速將小米辣椒圈、鮮花椒、蒜末入鍋沖制出麻辣香味汁,再迅速將麻辣香味汁均勻倒入盤中豬里脊肉片上即成(亦可裝飾點綴盤邊上桌)。
制作關鍵:1. 制作中,水滑油的熬制好與否是烹制此類菜肴成敗的關鍵,以大批量制作且熬制后放置一夜(約8 h以上)的水滑油為最佳?,F(xiàn)將水滑油制作技法示例如下。
原料:菜籽油(清油)5 000 g,郫縣豆瓣醬1500 g,生姜片150 g,香蔥結150 g,八角10 g,桂皮10 g,山奈5 g,小茴香10 g,干姜10 g,豆蔻5 g,草果10 g,白芷5 g,川芎5 g,香葉5 g,陳皮10 g,良姜10 g,羅漢果5 g,香茅草10 g,砂仁5 g,紫草10 g,甘草5 g,丁香5 g,紅曲粉50 g。
制法:鍋置火上燒熱,倒入菜籽油燒至鍋面油末散盡冒青煙,將鍋端離火口,待油溫下降至4~5成油溫時,再將鍋置火上,下郫縣豆瓣醬、生姜片、香蔥結、八角、桂皮、山奈、小茴香、干姜、豆蔻、草果、白芷、香葉、陳皮、良姜、羅漢果、香茅草、砂仁、紫草、甘草、丁香等,微火熬制約30 min以上,接著放入紅曲粉和勻,待油香紅亮,起鍋倒入盆中靜置一夜(約8 h以上),然后濾盡殘渣,取凈油即可使用。
2. 制作中,根據(jù)不同口味需要,可選用黃豆芽、綠豆芽、青菜心、白菜心、竹筍、蘆筍、茭白、黃瓜、茄子、兒菜、金針菇、海白菜、鮮海帶、貢菜、魔芋、涼粉、腐竹、豆皮等各類時蔬及豆制品等為原材料墊底烹制。
3. 制作中,調(diào)制汆制原材料的湯時,精鹽、胡椒粉、味精、雞精等應略重于烹制日常菜品使用量,以保證汆制后的各種原材料足味為佳。
4. 制作中,在肉類原材料需要上漿時,加入適量蛋清豆粉后須沿順時針方向攪拌上勁,視干濕程度,亦可加入少量冷水一起攪拌為佳。
5. 制作中,肉類原材料入鍋汆制時以約九成熟撈起裝盤,以澆制了麻辣香味汁后的肉類原材料剛熟且細嫩滑爽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