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湘臣
我國歷史上有四大美女,為了揚名菜肴,借美女之名實來推崇菜肴的“身價”。
春秋末年,越國出現(xiàn)了一位絕代美女,她就是歷史上“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她本性施,名叫夷光,因為住在苧蘿村西,所以人們習慣地稱她為“西施”。
據(jù)說,她到若溪邊去浣紗,戲水的游魚因她的俊俏也羞的潛入水底,于是有了“沉魚”的典故。
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以糯米粉為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壓制成型,湯煮或油煎均可。這種點心特點是:顏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此外,還有一道以海鮮貝類牙蛤或沙蛤制成的湯類,也被子賜以“西施舌”的美名,相傳唐玄宗東游嶗山時,廚師給他做了這道湯菜,唐玄宗品嘗后連聲叫絕??梢姶瞬嗣牢斗峭岔?。這道湯菜,湯汁膩滑,品質(zhì)爽滑,味道鮮美,有“天下第一鮮”之稱。
王昭君,名嬙,漢元帝時期今湖北省興山人,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昭君因貌美被選入漢宮,卻多年見不到皇帝一面,古詩云:“后宮佳麗三千人”,宮女老死宮中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匈奴有個首領(lǐng),名叫呼韓邪單于,由于在匈奴各部爭斗中吃了敗仗,轉(zhuǎn)而投靠漢代。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33年),他來到漢代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表示要和漢代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并提出了要與漢代“和親”的要求。
漢元帝一共選上了五名美女給呼韓邪單于,其中就有王昭君,據(jù)《后漢書·南匈奴傳》載,王昭君在被選中去往北匈奴的路上,她坐在騎上,一路走一路撥動琴弦,南飛的大雁聽著竟忘了扇動翅膀掉了下來。這就是“落雁”的典故。
傳說,當年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不習慣面食,于是廚師就將粉條和油面筋泡合在一起,用鴨湯煮,甚合昭君之意。后來人們便用粉條、面筋與肥鴨烹調(diào)成菜,有稱之為“昭君鴨”,一直流傳至今。
在我國西北地區(qū),還流行一種以王昭君的名字命名的“昭君皮子”,是人們在夏日常吃的釀皮子。其做法:將面粉分離成淀粉和面筋,并以淀粉制成面條,面筋切成薄片,搭配并食,并輔以麻辣調(diào)料。吃起來酸辣涼爽,柔韌可口。
貂蟬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同其他美女相比,她的身世最為隱秘,最為復雜。個性也最為鮮明,在“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這一點上,她就是比其他女子有過而無不及的。
貂蟬在花前為王允祈禱拜月,當時,一團彩云冉冉而來,遮住了月亮,王允說:“貂蟬娘娘的美貌,使月亮也躲在云朵后面去了”,于是有了“閉月”的典故。
有一道有趣的菜,叫“貂蟬豆腐”,又名“泥鰍鉆豆腐”。它以泥鰍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鉆入冷豆腐中,結(jié)果還是逃脫不了烹煮的命運。好似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此菜特點:豆腐潔白,味道鮮美帶辣,湯汁膩香。
民間小吃中還有一種“貂蟬湯圓”。傳說王允請人在普通的湯圓中加了生姜和辣椒。董卓吃了這種潔白誘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湯圓后,頭腦發(fā)脹,大汗淋漓,不覺自醉,被呂布乘隙殺了。
楊玉環(huán)(貴妃),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字玉環(huán),蒲州永寧人,幼時寄養(yǎng)于叔父家。他擅長歌舞,通曉音律,長的美麗絕倫,花見了她都自慚低頭(花羞)。唐開元二十二年(738年),嫁給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唐玄宗為她的聰明和美色所傾倒,于開元二十八年,叫高力士把她接入后宮,當了女道士,并賜道號“太真”,實際上已把她占為已有,過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爛生活。
貴妃雞是上海名廚獨創(chuàng)的一道川菜肴。以肥嫩的母雞作為主料,用葡萄酒作調(diào)料,成菜后,酒香濃郁,美味醉人,有“貴妃雞”之意。
西安也有一種“貴妃雞”。它以雞脯肉、蔥末、料酒、蘑菇等為餡的餃子,形似飽滿的麥穗,皮薄餡嫩,鮮美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