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認為長壽有家族遺傳傾向,而最新研究表明,遺傳對壽命的影響還不如伴侶。
2018年11月《遺傳學》雜志發(fā)表了一項超大規(guī)模的有關壽命的研究。研究人員分析4億人的資料得出,基因對壽命的影響比重或許不足7%,而夫妻之間的壽命相關度更高。
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無血緣關系的夫妻間壽命的相關性,反而比與兄弟姐妹和父母更緊密。
此外,通過選擇與自己一樣的人結婚生子,他們將影響壽命的因素雙倍地傳遞給他們的孩子,但并不是通過遺傳的方式——而是父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從而影響子女的壽命。
那么,為什么夫妻壽命相關度較高?
人們在選擇配偶時通常會選擇和自己各方面更為相像的人,壽命方面也是如此。
科學家認為,人們選擇配偶的依據(jù),比如財富、教育背景、醫(yī)療保障服務水平等的提升都會讓人更加長壽,而在這些條件上,人們通常更傾向于“門當戶對”。
因此,“門當戶對”可能不是封建殘余思想,它不僅具有哲學道理,還有科學支撐。
由于夫妻的生活環(huán)境往往是非常相似的,他們的食物質(zhì)量如何、飲水清潔與否,甚至是吸煙環(huán)境等,都同時左右著兩人的壽命。
據(jù)報道,北京一位女士2013年被檢測出患有癌癥,她家里有四口人全是相繼患癌去世。醫(yī)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發(fā)現(xiàn),這位女士家的致癌因素是黃曲霉素,在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有。
吸煙不僅對自己有害,還會害了生活圈內(nèi)的其他人,也就是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
一個人吸煙后,煙霧顆粒會停留在空氣中,吸附在地毯上、墻上、衣服上等,呼吸這些二手煙、三手煙對人體同樣有害。
不僅病毒會傳染,愛和幸福感也會傳染。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對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幸福感也會相互同步,彼此傳染。如果夫妻一方認為幸福感高的話,那么另一方也必然持相同的看法。
相反,如果一方長期情緒不好,伴侶的心情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已婚者愛自己的配偶也有助于延年益壽。當然,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媽媽的這種抱怨:“我跟你爸結婚,都不知道短了多少年的命!”
與自己的愛人一起健康飲食、規(guī)律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要依賴長輩的長壽基因,這是研究人員目前對人們的建議。
飲食
夫妻倆多在家一起做飯吃飯,不但更健康,還能增進感情。在家做飯可少鹽少油,口味清淡,還能控制飯菜食用量,合理搭配各類食物。
夫妻兩人開心地做一頓飯,放下手機,愜意地享受美食,贊美一下對方的廚藝,又或者擺拍兩張照片發(fā)到朋友圈曬曬幸福,留下甜蜜的影像。
這種穿腸而過的好吃好喝,讓日子濃香四溢,倍感幸福。
生活
很多年輕夫妻會熬夜一起玩游戲、看電影,一個人抽起煙,煙霧鉆進倆人的肺。
應該互相糾正熬夜、吸煙、久坐等不良生活習慣。
監(jiān)督對方不要吸煙,不要多喝酒,吃完飯一起出門散散步,或者相約去健身房揮灑汗水,都是不錯的選擇。
心態(tài)
有一個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大多體現(xiàn)在夫妻出現(xiàn)矛盾時。
每當夫妻爭吵時,最大問題是話越說越多,氣越來越大,雙方的情緒激動,非要把話說清楚不可。
當一方發(fā)現(xiàn)對方情緒失控時,最好“休戰(zhàn)”,采取“冷處理”的方法,情緒平靜后再談。適時冷靜的心態(tài)有利于維護夫妻感情。
夫妻之間吵架拌嘴往往都是因為一些生活瑣事,處理這些小事,不妨糊涂一點,不必非要爭個高低上下,你對我錯。
男人與女人不僅在認知、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即使在語言表達上都具有明顯的不同。所以遇到事情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與對方坦誠交流真實想法。
(阿峰摘自《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201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