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斐
腰椎間盤微創(chuàng)手術為治療腰椎間盤疾病的主流方式, 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脊柱穩(wěn)定性好、生活質量佳等優(yōu)勢[1-3]。而由于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存在弊端, 患者在圍手術期時一直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 常導致其依從性較差, 手術后療效較差、滿意度較低[4]。有研究表明, 實施正規(guī)而有效的護理可以提高臨床療效[5,6]。因此, 本研究對腰椎間盤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應用PDCA 護理模式, 并設立傳統(tǒng)護理模式作為對照組, 旨在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 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和滿意度。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8 月~2018 年8 月于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北陵分院行腰椎間盤微創(chuàng)手術的72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患者的入院病歷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6 例。觀察組男18 例, 女18 例;年齡45~71 歲, 平均年齡(54.98±8.06)歲;病程6.0個月~8.0年, 平均病程(4.2±1.5)年。 觀察組男21 例, 女15 例;年齡43~78 歲, 平均年齡(55.13± 8.25)歲;病程5.0 個月~7.5 年, 平均病程(4.1±1.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護理模式。入院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行常規(guī)飲食、活動、服藥等方面護理指導。觀察組采用PDCA 護理模式進行護理。①制定計劃(Plan):入院后行詳細相關檢查, 掌握患者當前臨床情況, 并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②實施計劃(Do):護理人員與患者充分交流以增強對手術的信心, 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護理環(huán)境。詳細向患者介紹手術流程及配合事項, 以增強患者的信心。充分了解患者病史, 高血壓病及糖尿病患者應監(jiān)測血壓、血糖情況, 并囑其飲食控制及按時服藥;③檢查(Check):護理人員定時巡查患者情況, 當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找出原因并進行整改, 若有問題遺留則進入下一輪的PDCA 循環(huán);④處理(Action):總結患者入院至出院過程中實施的PDCA 護理模式, 并對不足之 處進行指出和改進, 為下一次PDCA 護理做更好的準備[7,8]。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4 周自護能力,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颊咦宰o能力采用ESCA 進行評價[3,9], 其得分情況與患者自護能力成正比。患者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 分為3 個等級:>80 分為很滿意, 60~80 分為滿意, <6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很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護能力比較 兩組護理后ESCA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護理后ESCA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護能力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護能力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 P>0.05, b P<0.05;與本組護理前比較, c 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ESCA 評分 護理后ESCA 評分 t P對照組 36 50.69±4.37 74.03±4.90c 21.3294 <0.05觀察組 36 51.13±4.01a 80.25±5.37bc 26.0698 <0.05 t 0.4451 5.1337 P>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比較[n(%)]
微創(chuàng)手術作為一種具備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療效佳等特點的手術方式, 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得到了許多患者的認可。PDCA 循環(huán)作為臨床上新型管理模式之一, 以“認識-實踐-認識-實踐”的模式, 能夠及時有效地對病情進展予以反饋[4,10]。為達成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自護能力、滿意度的目的, 本研究應用PDCA 護理模式, 在整個護理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地進行護理評估、調整護理方式。當遇到實際問題時, 具體分析并提出整改的措施, 如此循環(huán), 最終達到理想的護理結果[11-14]。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 兩組ESCA 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的ESCA 評分高于對照組, 護理總滿意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腰椎間盤微創(chuàng)圍手術期患者接受PDCA護理模式后能夠顯著地提高自護能力以及護理滿意度。在本研究進行過程中, 護理人員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者的主動性和依從性較差, 予以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只能使患者表現(xiàn)得更加被動。然而采用PDCA 護理模式后能夠顯著增強患者的主動性, 這與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重視相關。
綜上所述, PDCA 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