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說到上世紀80年代早期,吳國良終于有機會在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了。當時,他一連參演了幾部巖松信導演、黃哲倫編劇的舞臺劇。
黃哲倫也是華裔,他的劇本大都是寫華人在美國,與美國社群之間的沖突與融合的。吳國良來自中國,成長環(huán)境也充滿坎坷與挫折,正好與他劇本的精神相符。憑借精湛的演技,吳國良很快就得到了美國百老匯的認可,并獲得了“奧比獎”最佳男主角獎?!皧W比獎”是美國戲劇的最高獎。尊龍,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華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改叫了尊龍。
有人說,以尊龍的顏值,如果放在今天,完全是一個小鮮肉的水平。但今天的小鮮肉們,又有哪一位能達到他那樣的高度?暫時一個都沒有,也很難看出哪一個有此潛力。都說戲劇舞臺是最磨煉演技的地方,但今天的小鮮肉們大都是奔著錢去的,誰還有心待在戲劇舞臺上,慢慢地修煉自己的內功?
我不做過去的自己
尊龍修煉出的內功,終有一天派上了用場。他在舞臺上的閃亮表現(xiàn),讓他得到了著名經(jīng)紀人黃玉美的青睞。在獲得“奧比獎”后不久,尊龍就得到了他的第一個大銀幕主要角色——《冰人四萬年》里不會說話的原始人。這個角色在今天看來,其實是很毀人設的一個角色,但是尊龍卻完成得相當出色,這個孤獨的,不會說話的,喜歡手舞足蹈的野人,不就是年輕時候的他嗎?
哪怕是已經(jīng)開始成名了,尊龍也還是逃不出孤獨的宿命-1972年,他和一個美國女孩結了婚,但他們的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五年,就黯然收場了。至今沒有人能說出原因。也許孤獨內向慣了的人,無論與誰在一起生活,都不會讓對方過得很開心。既然在現(xiàn)實中逃不出孤獨的困境,那就到電影中去發(fā)泄吧。尊龍接戲,并不在乎是不是大制作、大投資,但一定要與他演過的角色不一樣,他才肯接。
在《冰人四萬年》后,他又接了《龍年》,在其中扮演一個黑幫老大,這個角色讓他得到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
一年以后,吳宇森才拍出了《英雄本色》,周潤發(fā)開始叱咤華人影壇。而尊龍,早早就進入了世界頂級明星的行列。
1987年,尊龍叉接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是一位一出生就成為了“全世界最孤獨少年”的皇帝,他幾乎只能待在紫禁城里,連母親死亡時,也不能去送別。溥儀,儼然就是80年前的尊龍。難怪尊龍一穿上戲服,就讓導演貝托魯奇驚為天人。影片一出,立亥風靡了全世界。憑借此角,尊龍又得到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華人,能夠兩次得到金球獎的提名。周潤發(fā)不行,成龍也不行。永遠不肯重復自己的尊龍,也成為了不可重復的那一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也許在外人看來,尊龍最大的遺憾,是錯過了《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
可能是因為和尊龍一起拍過《末代皇帝》的原因,陳凱歌最早是希望用尊龍來演程蝶衣的。但是編劇、執(zhí)行導演、攝像等人都投票選了張國榮。尊龍落選的真正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我覺得最可靠的一個說法應該是:1991年,制片人徐楓已確定了請尊龍來扮演的程蝶衣,但后來他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看到了張國榮,又覺得張國榮的臉更加女性化,于是就想換掉尊龍。恰在這時,尊龍?zhí)岢隽俗约旱膮⒀菀?,于是,就有了那個著名的關于“狗”的謠言:
尊龍?zhí)岢鲎约簛肀本┡碾娪翱梢?,但要連同他的狗一起帶過來,而且狗也要坐頭等艙。氣得陳凱歌直發(fā)抖,制片方則正好找到了換人的理由。謠言繪聲繪色,但熟悉尊龍的人都知道一向溫文爾雅、吃苦耐勞的他,是絕對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的!尊龍也沒有理會這些謠言。但不管怎佯,最后他還是錯過了《霸王別姬》。
但失去的東西,他總是能找回來。幾乎在同一時間,他接演了一個與“程蝶衣”類似的角色——《蝴蝶君》里的宋麗玲。
宋麗玲原本是個男人,專攻京劇女,和程蝶衣一樣,雌雄難辨。后來,為了套取情報,他男扮女性,讓一個法國外交官掉進了對他愛而不能自拔的陷阱……凡看過尊龍女裝扮相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他的女裝扮相,是絕對可以和張國榮比肩的,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也不要說什么“時不再來”這種話了。對于真正的藝術家,時間永遠都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所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那個就該是他的角色,哪怕是一輪回三世,最終也會回到他的身邊。
哲學家皇帝
尊龍對劇本是很挑的,在演完《蝴蝶君》后,因一直沒碰到合適的角色,他就很少出來了,給人的感覺幾近于隱居的狀態(tài)。他也說過:“如果是為了名利,為了大房子,為了萬人矚目,我勸你還是不要來演藝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演藝是—個私底下冷暖自知的事,只不過有時恰好你碰上了一個討喜的角色,一下子就成名了。但如果你是為了名聲來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p>
對于辭演《霸王別姬》一事,他說:“那進候他們雇我的錢超過了一千萬,他付我那么多錢我都可以離開,所以錢不是我最看重的?!?/p>
你說他會不會因為辭演《霸王別姬》而后悔呢?我覺得肯定不會?;氐介_頭的那個問題:上世紀八幾十年代的尊龍,名聲如日中天,后來由于自身的堅持,不亂接戲,名聲反而大不如前了,他會感到落寞嗎?
我想也不會。因為一個早已習慣孤獨的人,外界是不能再增加他的—分孤獨了。尊龍曾經(jīng)說:“我不認為我是在中國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長大的。我學京副,學的是古人的方法論。”古人的方法論,是指中國古時候的人的情義抉擇、善惡取舍,這在現(xiàn)實的中國都已很難再見了。
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的尊龍,養(yǎng)了兩條狗,沒事就和狗外出散步。他還領養(yǎng)了兩棵千年古樹,把它們當作自己的祖父祖母?!懊看我灰姷剿麄?,就會淚流滿面。”天人合一,物我同在。難怪看過《末代皇帝》尊龍飾演的溥儀后,有評論家說:“尊龍是演藝界里的“哲學家皇帝”。
紅過周潤發(fā)、比成龍還牛有什么用?能夠在內心成就哲學的境界、忘乎功利得失,才是真正能夠自作主宰的“王”。孤獨是庸俗者的毒藥,卻是孤獨者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