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嘉敏 黃國瑩
【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吸煙指數(shù)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心內科收治的85例第一診斷為冠心病且具有吸煙史的患者,通過實施QCC活動,為這些具有吸煙史的冠心病患者提供系統(tǒng)的戒煙健康教育計劃,對活動前后進行效果分析。結果 品管圈實施后,85例具有吸煙史的冠心病患者平均吸煙指數(shù)有所降低,由活動前的28.17包/年下降到8.98包/年(P<0.05),下降率達68.12%,完全戒煙的例數(shù)5人。結論 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冠心病吸煙患者的戒煙認識,降低了吸煙指數(shù),同時增強了全體護士的工作配合度以及責任心,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吸煙指數(shù);冠心病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員參與的方式,持續(xù)不斷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場所,提高護理質量的工作方法,在醫(yī)療護理行業(yè)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也是減低成本、提高醫(yī)院效益的有效手段[1]。我院心內科自2017年9月~2018年8月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冠心病吸煙患者的戒煙干預中,降低了患者的吸煙指數(sh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心內科收治第一診斷為冠心病且具有吸煙史的患者共85例,平均年齡65歲,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的冠心病分類標準,各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吸煙指數(shù)定義:根據(jù)《中國臨床戒煙指南2015》,吸煙指數(shù)計算吸煙者的吸煙程度,單位為“包年”(1包=20支),計算方法如下:吸煙指數(shù)(包/年)=每日吸煙量(包)×吸煙時間(年)。
1.2.2 成立品管圈(QCC小組):小組由1名護師任圈長,病區(qū)護士長任輔導員、8名臨床護士作為圈員共同組成。在確定圈名與圈徽后對QC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掌握QC活動的選題原則、分析方法、對策表的應用等,定期開展1~2次圈會,確?;顒拥拈_展。
1.2.3 確定主題:首先按照要解決問題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提出備選主題;然后由小組成員投票后進行排序確立;最后結合冠心病的現(xiàn)狀分析,將QCC活動的主題選定為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吸煙指數(shù)。
1.2.4 現(xiàn)狀把握:基于文獻利用Fagerstrom尼古丁依賴性測試表和Rugell吸煙原因量表設計調查問卷,對85例患有冠心病且有吸煙史的患者進行吸煙情況、戒煙意愿等方面調查,制作查檢表進行原因統(tǒng)計分析,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帕累托圖(圖1)。
1.2.5 對策擬定及實施方法
制定規(guī)范的標準化流程基于“5R5A”法制定戒煙干預流程,建立戒煙健康教育計劃表(表1),指導圈員對患者做好戒煙干預及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實時進行護理評估及數(shù)據(jù)收集,及時改進干預措施。
1.3 評價方法
根據(jù)Fagerstrom尼古丁依賴性測試表和Rugell吸煙原因量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在戒煙干預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調查對比,對患者的戒煙意愿、戒煙行動等進行評估,共有22個問題,共8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算資料以吸煙指數(shù)(包/年)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冠心病吸煙患者進行入院到出院的戒煙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后1個月、3個月進行電話隨訪,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該批患者平均吸煙指數(shù)由活動前28.17包/年降低到8.98包/年,下降率達68.12%,完全戒煙的例數(shù) 5人,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3.1 實施品管圈活動的成效
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吸煙指數(shù)?;顒又校瑸榛颊咛峁┝艘幌盗械慕錈煷胧?,規(guī)范病區(qū)戒煙干預的材料,整理出一套操作性強及標準化的護理健康教育資料,可以推廣應用到其他病區(qū)患者的戒煙工作中,有利于全面控煙工作的進行[2]。圈員們通過品管圈活動,各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實施活動前后圈員綜合能力評價雷達圖,見圖2。
3.2 品管圈未來工作的展望
吸煙與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可以起到協(xié)同作用,放大其他危險因素作用效應,吸煙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冠心病及心血管時間的危險性越高。英國一項長達50年的隊列研究表明,吸煙者冠心病死亡率較非吸煙者高60%,大量吸煙者(≥25支/d)死亡率較非吸煙者高80%。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擴大品管圈的影響力,完善并鞏固措施,加強病區(qū)戒煙干預,持續(xù)關注患者戒煙情況、落實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首診負責制,提供簡短戒煙干預,提高患者的戒煙意愿,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動在護士長夜查房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5):55-56.
[2] Stewart R,Held C,Hadziosmanovic N,etal.Physical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7,70(14):1689-1694.
[3] 倪 明.吸煙對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9(15):1-2.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