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到食物的香味,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流口水??谒峭僖旱乃追Q,是由口腔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三對主要的唾液腺以及舌下和口腔黏膜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產(chǎn)物,其成分復雜,含有水分、酵素、尿素、維生素B和鈉、鉀、鎂及淀粉酶、麥芽糖酶等物質(zhì),其中99%的成分為水分。
唾液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物質(zhì)。沒有唾液,人類無從咀嚼或吞咽食物,牙齒也會過早衰敗,還可能感染鵝口瘡、口腔潰瘍或其他牙齦疾病。
此外,一些動物會用唾液止痛。貓在受傷后會用舌頭舔舐傷口。這是因為貓的唾液含有一種叫“溶菌酶”的物質(zhì),具有清潔傷口、殺滅細菌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下面這些有關(guān)唾液的小知識或許會讓你重新看待這個體液中的“無名英雄”。
除開吃東西或嚼口香糖之類的刺激活動,一個健康的人每天可積累2至6杯唾液。
人體通常在下午晚些時候產(chǎn)生最多的唾液,夜晚產(chǎn)生的唾液最少。分泌唾液由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這意味著它是一種無意識過程。
人體分泌的唾液有五種不同的類型,大都由食物通過身體觸發(fā)。第一種類型由頭部觸發(fā),當你看到或聞到美味的食物時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口腔觸發(fā)則是身體對口腔中實際存在食物后的反射性反應(yīng)。
此外,當食物通過食道時,食道也會刺激唾液腺。而當有些東西刺激到了胃,比如想要嘔吐時,就會發(fā)生胃部觸發(fā)。腸道觸發(fā)則是由與上腸道不合的食物引起。
唾液中充滿了抗感染白血球。2015年《血液》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來自唾液中的中性粒細胞(一種白細胞)比來自身體其他任何部位的更能有效殺死細菌。因此,在傷口處涂上唾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感染。
唾液中的鈣、氟化物和磷酸鹽可以強化人的牙齒。唾液還可以抵抗造成蛀洞的細菌、清洗掉一些食物殘渣、中和牙菌斑酸,并減少蛀牙和蛀洞。這就是為什么嚼口香糖會得到牙醫(yī)的批準:咀嚼會增進唾液的流動,從而保護口腔健康。
唾液就像是一種食物溶劑,將溶解后的美味帶去味覺受體部位。它還會通過防止味覺受體干燥并保護其免受細菌感染而使其保持健康。
許多患有口腔干燥癥的人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味覺有所損傷。由于許多藥物的副作用都包括口干,因此科學家研發(fā)出了模擬真實唾液潤滑效果的人工唾液噴霧劑。
嬰兒在2至4個月大之前不會流口水。不幸的是,當產(chǎn)生唾液時,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唾液。在他們大約2歲之前,他們無法完全控制自己嘴巴的肌肉,因此他們無法真正有效地吞咽唾液——這就是人們發(fā)明圍兜的原因。
在遇到惡狗或進行大型演講時,人的血壓會上升,心跳會加快,肺部會攝入更多的氧氣。此時消化系統(tǒng)會減緩生產(chǎn),其中就包括唾液。
在某些古代社會中,唾液被當成了基本的測謊儀。在古代印度,被指控說謊的人不得不咀嚼米粒。如果他們說的是實話,就會有足夠的唾液將其再次吐出。如果有人撒謊,他們的嘴巴就會變干,米粒就會粘在喉嚨里。(據(jù)新華網(wǎng)、煎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