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海均,胡善良,王遠飛△
(1.黃山首康醫(yī)院放療科,安徽 黃山 245000; 2.安徽省黃山市人民醫(yī)院,安徽 黃山 245000)
食管癌為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的發(fā)病率有所上升[1]。目前,臨床治療食管癌的最有效方式為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手術作為創(chuàng)傷性操作,其不僅對患者本身有危害,同時也是造成術后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2]。因此,對于不具備手術指征和手術治療效果欠佳抑或拒絕手術治療者,可選擇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及化學治療(簡稱化療)。單一放療的5年存活率僅為10%左右,失敗原因大多與癌癥的局部復發(fā)和局部未控制有關[3-4]。因此,要阻止癌癥的局部復發(fā)并提高局部控制率,化療是關鍵,不同化療方案對患者的療效及預后生存的影響不同[5]。本研究中對順鉑、多西他賽與順鉑、氟尿嘧啶2種化療方案同步放療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及臨床確診為中晚期食管癌;預計生存時間大于1年;無腫瘤手術史及放化療史;功能狀態(tài)卡氏(KPS)評分≥60分;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其他部位腫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合并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合并精神、神經(jīng)類疾病、認知溝通障礙;放化療禁忌證;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研究過程中失訪。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黃山首康醫(yī)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0)
放療:所有患者均進行三維適形放療,1前野+2后斜野進行三野等中心照射。劑量DT每20次40 Gy,4周完成,后續(xù)放療采用CT模擬定位系統(tǒng)設計照射野,進行適形放療,劑量每次1.5 Gy,每天2次,每次30 min,總劑量60 Gy,療程6周。
化療:對照組采用順鉑注射液(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13,規(guī)格為每瓶6mL∶30mg)20 mg/m2聯(lián)合氟尿嘧啶注射液(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995,規(guī)格為每支10 mL∶0.25 g)400 mg/m2;觀察組靜脈滴注順鉑注射液20 mg/m2與多西他賽注射液(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301,批號為E1810022,規(guī)格為每支20 mg)120 mg/m2進行同步化療。兩組患者化療療程均為4周,化療期間均正常補液,并進行止吐、護胃、利尿、護肝等常規(guī)治療。
觀察指標:血清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水平,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液,抗凝、冷凍后保存?zhèn)溆?,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測定;免疫功能指標,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包括CD3+,CD4+,CD8+,CD4+/CD8+,試劑盒購于深圳品美生物有限公司,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及實驗室要求規(guī)范操作;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異常、全身疼痛及脫發(fā)等。
臨床療效[6]:根據(jù)鋇餐造影分級法聯(lián)合RECIST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為所有的靶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R)為靶病灶最長徑之和與基線狀態(tài)比較,至少減少30%;無反應(NR)為靶病灶最長徑之和與基線狀態(tài)比較減少不到30%,或增大不超過20%。有效率=(CR+PR)/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見表2至表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7.50%(7/40),低于對照組的40.00%(16/40,χ2=4.943,P=0.026<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40]
表3 兩組患者血清SCCA水平比較(X±s,ng/L,n=40)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0)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男性多于女性,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7-8]。造成食管癌的原因諸多,如一些理化因素、生物性因素、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及機體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等[9]。食管癌放療時同步化療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點,放療時同步化療可有效提高療效,降低復發(fā)率,提高生存率[10]。放療時同步化療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可作用于不同的腫瘤細胞周期,可抑制腫瘤細胞在放射損傷后的修復作用,進而加重放射損傷效果;同時,放療可加強細胞的毒副作用,對化療后腫瘤細胞的快速反應與細胞增殖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熆蓪毎芷诩右哉T導,使之與化療同步,提高細胞的氧合,進而提高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放化療同步治療還可對腫瘤轉(zhuǎn)移灶、亞臨床病灶進行殺滅,進一步提高放化療效果,對延緩腫瘤復發(fā)、提高生存率效果更好[11]。目前,放化療同步治療已成為食管癌非手術治療的標準方案。
表5 兩組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比較(X±s,n=40)
化療方案的選擇對食管癌的臨床效果、預后生存起到了關鍵作用[12]。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化療,大多以順鉑-氟尿嘧啶為基礎而制訂化療方案。順鉑是常用化療藥物,其抗腫瘤機制為破壞腫瘤細胞的DNA堿基,進而使腫瘤細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同時還可破壞腫瘤細胞的細胞膜,而殺滅腫瘤細胞。氟尿嘧啶屬抗代謝抗腫瘤藥,其抗腫瘤機制為對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作用產(chǎn)生抑制作用,從而對脫氧核苷酸向胸腺嘧啶核苷酸的轉(zhuǎn)換機制起到阻止作用,進而使腫瘤細胞內(nèi)DNA的合成受到抑制。此外,氟尿嘧啶對腫瘤細胞內(nèi)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相關研究表明,放療時以順鉑-氟尿嘧啶作為同步化療方案,患者的2年復發(fā)率超過40%[13],表明順鉑-氟尿嘧啶作為食管癌患者的化療方案,其效果不理想。
多西他賽屬于紫杉醇類藥物,通過干擾細胞有絲分裂和分裂間期細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網(wǎng)絡而起抗腫瘤作用;可對細胞周期的微血管蛋白解聚、細胞分裂進行抑制,進而抑制細胞的新陳代謝。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化療方案的臨床效果更佳。
SCCA是一種特異性的鱗癌腫瘤標志物,在惡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SCC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免疫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中晚期食管癌臨床效果更佳,對免疫功能影響最小,且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作為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時的同步化療方案,臨床療效優(yōu)于順鉑-氟尿嘧啶的化療方案,且對免疫功能影響小,安全可靠,不失為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療的一種優(yōu)秀化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