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中藥加理療組卡氏評分較療前提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關鍵詞】中藥;乳腺癌;淋巴水腫;淋巴按摩【中圖分類"/>
力仁霞 高城聞 李艷宏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配合淋巴按摩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腫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方法 于我院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給予益氣活血利水通絡中藥配合淋巴按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淋巴按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上臂周徑變化。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卡氏評分經統(tǒng)計學處理沒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中藥加理療組卡氏評分較療前提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對上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患者應用淋巴按摩結合益氣活血利水通絡中藥療效較好,可使上臂周徑有效縮小,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藥;乳腺癌;淋巴水腫;淋巴按摩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1
乳腺癌為臨床常通過按摩對易發(fā)生于乳腺癌患者術后的上肢水腫現象進行消除。于我院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68例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上患者通過淋巴按摩結合益氣活血利水通絡中藥療法,取得一定療效,現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將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68例上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病人,按標準進行對照組和研究組的分配,每組均3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3~41,平均歲數(36.83±1.42);患者一般的病程為2~3個月,平均(2.86±1.16)。研究組的年齡33~41歲,平均年齡(36.72±1.68);患者的一般病程為2至3個月,平均(2.98±1.15)個月;11例重度,11例輕度,13例中度。診斷標準:對照組和研究組的患者癥狀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卡氏(Karnofsky)評分通常在乳腺癌根治術(包括改良根治術、擴大根治術、標準根治術)后要求高于60分。
排除標準:①對中藥過敏者;②哺乳期或妊娠婦女;③嚴重腎、肝、腦、心功能損害者及嚴重烈性傳染病患者;④極易過敏體質者、孕婦;⑤局部皮膚有潰爛、外傷者。
1.2 方法
1.2.1 淋巴按摩治療應用于對照組患者
確?;颊哐鎏勺藙?,向外展并抬高水腫的患肢,暴露頸部皮膚,將滑石粉于開始按摩前撒在患肢,然后在皮膚上緩慢輕柔地用中指指腹滑動,同時進行按摩30至35次左右。然后,在從里向外均勻按壓30至35次,要對特出位置注意避開。每周5次,1個療程4周。
1.2.2 對照組
在對照組上加桂枝均8 g、茯苓12 g、當歸15 g、川芎7 g、赤芍20 g、豬苓12 g、生黃芪25 g、紅花、桃仁均8 g。每次200 mL,每天早晚各1劑。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數據,采用x2(%)計數,資料應用t計量(x±s)檢測,以P<0.05為無可對比性。
2 結 果
對照組治療后的有效率明顯大于組研究,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1。
3 總 結
當前,一般乳腺癌手術后易出現淋巴回流障礙所導致,經研究證實體重、年齡、腋窩淋巴結清掃程度、術后放療、手術方式等均與上肢水腫的發(fā)生相關聯。對于治療上肢水腫的方法西醫(yī)以服用利尿藥物、微波照射、按摩、抬高患肢等為主,對于采用中藥進行治療可達到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發(fā)汗解肌之功效;豬苓具有滲濕利尿之功效;當歸具有調經止痛、補血活血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之功效;紅花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生黃芪具有固表止汗、利水消腫之功效;桃仁具有通便潤腸、活血化瘀之療效[1]。通過本次研究可證明治療后的患者的上臂周徑顯著大于研究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57%、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29%,對比組間臨床療效無可比性(P<0.05)。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腫患者應用淋巴按摩聯合益氣活血利水通絡中藥治療療效良好,可將上臂周徑改善縮小,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寧 偉.益氣活血利水通絡中藥配合淋巴按摩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腫患者的臨床效果及生活質量影響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9).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