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躲在羽絨服里安逸一冬的脂肪們,一到春天就無處可藏。為了贖罪,大姑娘小伙子們一個猛子扎進了健身房。
然而,世界上過得最慢的,就是跑步機上的時間。你以為跑了得有一世紀,但其實才過了10分鐘。
這時一個幽靈般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為什么我要受這種罪?這難道不是一種當代酷刑嗎?”
到底是健身房還是刑房,這事得從一臺跑步機說起。
19世紀初,英國的犯罪率急劇上升,監(jiān)獄里人滿為患。如何改造頑固罪犯,讓監(jiān)獄頭子們苦惱不堪。1818年,英國工程師WilliamCubitt發(fā)明了一種人力驅動的巨型裝置,很快就被引入到監(jiān)獄勞改中。
它的名字叫Treadmill,翻譯過來就是跑步機。監(jiān)獄跑步機有點像加強版的水車,主體是一個超長滾輪。葉片變成了腳踏板,只要犯人們在上面蹬踏,就能源源不斷地給磨坊提供動力。
1822年,倫敦監(jiān)獄紀律改善組織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詳細解說了監(jiān)獄跑步機的使用方法:
長長的滾筒可以容納20來人同時工作。
橫桿扶手是神來之筆。既不是為了給犯人省力,也不是防止他們跌落,而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始終踩在最費力的位置上。
犯人們可以輪流休息。最右邊的人下來時,全體人員向右移動一格,左邊會有人補上。
只要派一兩名獄卒看管,就可以完美實現(xiàn)犯人們一整天的勞力輸出。同時還能保證勞動量的公平,稱得上是一臺理想的刑具。
1822年,跑步機的“好口碑”傳到了美國紐約,隨后又傳到牙買加。1876年跑步機下凡到民間,被農(nóng)民用來攪拌黃油,上面的“囚犯”換成了狗等牲畜。
但對于囚犯本人來說,跑步機無疑是個“恐怖引擎”。
紐約獄卒James Hardie認為:“永無止境的枯燥與重復,才是跑步機的最可怕之處。”
由于運作方式太過殘忍,每年都會有過勞死甚至精神崩潰的犯人,1898年,英國修改了監(jiān)獄法案,宣告禁止使用跑步機。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13年它重出江湖,裝上傳送帶之后,搖身一變成了都市女孩的時尚單品。
論找虐,人類是孜孜不倦的。就在跑步機漫長的蟄伏期間,有人一口氣給全人類造了整座“刑場”。
19世紀中期,一個名叫古斯塔夫·詹德的瑞典醫(yī)生提出:“循序漸進的抗阻練習有助于促進身體健康?!?/p>
這樣的想法,在流行清腸、禁食和放血療法的19世紀無疑極具前瞻性。
很快,詹德就炮制出27臺健身器械,并在政府的資助下建立了第一家研究所。
位于斯德哥爾摩的詹德研究所,是世界上第一家健身房。
但別誤會,這套機器并不是給你增肌的——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它更像是一套大保健神器。
側向懸掛器,治療脊椎側彎,讓你擁有獨特的拉筋技巧。
移動機械馬鞍座,訓練核心肌群、鍛煉身體平衡,廣泛用于治療消化道等慢性疾病。
固定坐姿踏步機,活動髖膝踝關節(jié),促進腿部血液循環(huán)。
大至脊椎畸形,小至便秘失眠,身體的每個部位都能找到對應的那款。
甚至連手指都有。抓住把手,活動手腕關節(jié),專為文職人士設計。
登山機、橢圓機、劃船器……幾乎所有現(xiàn)代健身房中有的器械,都能在這里找到原型。
1876年,詹德帶著他的古怪器材沖出了歐洲,走向美國。
當時正值工業(yè)革命的鼎盛期,一大批“去辦公室坐班”的職場白領徐徐崛起。
針對這些新興白領階層,詹德指出:無論是久坐不動造成的身體損傷,還是封閉式辦公帶來的煩躁焦慮,用我的器材,保準你精神抖擻。
這無疑戳中了辦公室人士的痛點。
再加上設備稀缺,價格高昂,只有上層精英才能享受得起。穿西裝打領帶的紳士和身披長裙腳踩高跟鞋的淑女們,便成了健身房的第一批常客。
此后,“運動”與“勞動”作為兩個概念被人們區(qū)分開來,“健身即中產(chǎn)”的生活理念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像廚師捏肉丸子一樣,詹德博士重塑了我們。畢竟,我們不是來討舒服的。我們躺在機器上緩緩受捶,肚子、小臂、大腿,無一幸免。
1906年,詹德的健身器械拓展到全球146個國家。隨后健身房開始全面覆蓋,一個嶄新的宗教——“健身教”冉冉升起。
從1930年起,健身房不再是上流人士的專利,普羅大眾也開始“花錢買罪受”。
而健身的目的也在悄然變化。一手創(chuàng)立了女性健身產(chǎn)業(yè)鏈的Lucille Roberts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道:“中產(chǎn)階級只想要看起來漂亮。我們嘗試過健康課程,可他們只想穿進緊身牛仔褲里?!?/p>
為了nice body(漂亮身材),有人從詹德的“拉伸帶”中獲得靈感,設計出了“減肥震動帶”。
但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和幾年前被頻頻打假的“甩脂機”并無二致。關鍵是,還特磨人。
40年代,又一款“懶癌少女的福利”風行歐美。
彼時,針對女性的瘦身沙龍(The Slenderizing Salon)流行起來,并號稱能通過“按摩”達到燃脂的效果。
Slendo按摩器,是一種比震動帶更恐怖的存在。只要你站上去,它的彈簧裝置就會來擼你。針對不同部位,還有不同的擼法,哪里不瘦擼哪里。
你要做的只是站在那里,假裝享受。
但其實非常容易被夾到肉和腿毛。如果覺得彈簧不得勁,還有金屬版滾軸按摩器。
三四十年代,美國DC漫畫和漫威創(chuàng)造出一批擁有G杯胸肌的超級英雄,肌肉成了新的崇拜。
就這樣,人們對于美好身材的渴望,一直轟轟烈烈持續(xù)到70年代——在這個當口,曾經(jīng)血虐眾生的跑步機,突然回歸了歷史進程。
1968年,Kenneth Cooper博士提出了“有氧健身運動”論,“每天8分鐘,一周5次以上的慢跑”開始成為一種絕佳的健身方式。
不久后,第一臺現(xiàn)代意義上的電動跑步機誕生了,不僅成了健身房中的絕對C位,更進入家家戶戶的客廳,成為新一代晾衣神器。
無數(shù)個歇班的傍晚,健身小白們拐進街角的健身房,繞過龍門架,直奔跑步機。
在內啡肽帶來的愉悅中,一度忘了那個古老的預言:“這是一臺理想的刑具?!?/p>
只是如今,它規(guī)訓的是貪吃和懶惰。而你肆意生長的贅肉,就是鐵一樣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