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總有一次美麗的邂逅,
不必問偶然還是緣定,牽手一程,
山水相伴,一路走來都是花開的嫣然。
有一天,我們終將老去。
當(dāng)我站在歲月的路口回望,
曾經(jīng)的那些遇見,
將如同今夜寫滿天空的星光,
點點都是美麗的記憶……
我拍蝶的設(shè)備很簡單,一機(尼康D810)一鏡(尼康105mm微距鏡頭)。戶外拍蝶均為自然光手持拍攝,從不用三角架和閃光燈。蝴蝶好動且易受驚擾,總是飛飛停停,即使在花朵之上也是不停扇動雙翅,頻繁變換角度和方向,這種情況下等你上架定好機位,蝴蝶早已不知所蹤了。再者,戶外拍蝶很少長時間守在一個地方,多數(shù)時間是在山野林地行走,盡量減少負重對戶外拍蝶尤為重要。蝴蝶是晝行性生物,自然光線已足夠拍攝曝光充足的照片。偶爾光線陰暗時,可適當(dāng)提高感光度,閃光燈我基本是不用的。
銀白蛺蝶 潘江濰 攝
柳紫閃蛺蝶 潘江濰 攝
白弄蝶 潘江濰 攝
白斑眼蛺?潘江濰 攝
我習(xí)慣用手動模式操控相機。通常情況下,白平衡設(shè)為自動,快門盡量保持在1/125s以上甚至更高,光圈f/5.6-f/8之間,感光度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對焦點預(yù)先設(shè)在中心,以備及時抓拍。唯一不變的是對焦模式。雖然自動對焦也會出現(xiàn)跑焦情況,但自動對焦仍是我拍蝶時的唯一選擇。曾經(jīng)看到一些介紹拍蝶的文章,說為達到精準對焦而采用手動對焦方式。在我看來,戶外自然狀態(tài)下拍攝活體蝴蝶用手動對焦,是不現(xiàn)實的。
夏天,竹林里的蒙鏈蔭眼蝶 潘江濰 攝
我國大部地區(qū)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可見蝶,更南地區(qū)則全年可見。一般來說,春秋季的蝶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較為活躍,常出現(xiàn)在有蜜源(花朵)的地方。夏季的蝶則集中在清幽的山林之中,也會成群到小溪邊飲水。盛夏時節(jié),早上十點之前、下午五點之后到傍晚是拍蝶的最佳時段。
波蜆蝶 潘江濰 攝
很多朋友說,蝴蝶太難拍了!追了半天也拍不到。這樣當(dāng)然拍不到,蝴蝶最怕受到驚擾,這樣大張旗鼓,窮追不舍,只能讓蝴蝶離你越來越遠。戶外拍蝶最常見的情況是突然遇見一只蝴蝶。這時切忌立刻沖向前去,而應(yīng)立即原地站住,首先觀察蝴蝶周邊地形和光線,大致確定機位后再慢慢靠近,動作要非常非常慢。慢慢接近其實是給蝶一個適應(yīng),讓它不感覺到威脅。如果是新蝶種,我會在稍遠地方先拍幾張,保證第一手資料。如果沒等靠近蝶就飛了,不要追,而是盯著它,看準落點再慢慢接近。一般來說蝶是有領(lǐng)域性的,不會飛太遠,或者過一會又會飛回來。
秋天野花上的虎斑蝶 潘江濰 攝
春天,油菜花上的莎菲彩灰蝶 潘江濰 攝
美鳳蝶 潘江濰 攝
蝴蝶在進食或吸水的時候非常專注,對外界的警覺性相對降低,利用這個機會靠近拍攝,成功率將大大增加。但很多時候我們是在蝴蝶受驚飛起時才發(fā)現(xiàn)蝴蝶的,此時,可以守在蝴蝶的食物邊,等待蝴蝶再次飛回來。我曾經(jīng)在一塊剛澆過農(nóng)家肥的菜地里蹲了半個小時,終于拍到了平時很難接近的黃粉蝶。
寬邊黃粉蝶 潘江濰 攝
巧用背景光斑,苧麻珍蝶 潘江濰 攝
大多數(shù)蝴蝶停落的時候翅膀為豎立的姿勢,此時用側(cè)面平行視角拍攝可以展示蝴蝶反面的美麗斑紋。在蝴蝶展翅瞬間采用正面平行拍攝,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樣是蝴蝶展翅的瞬間,從上往下俯拍,能夠表現(xiàn)蝴蝶的正面斑紋。
蝴蝶停落處背景較為雜亂時,可以稍微下蹲,采用上仰視角拍攝。
某些蝴蝶翅膀色澤艷麗,質(zhì)地輕薄,如果恰好有陽光斜照透過蝶翅,可以在逆光處拍攝。
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或背景處花朵的高光、水漬的閃光,在焦外會形成美麗的光斑。
正面平行拍攝,灰紅碟 潘江濰 攝
逆光拍攝,曲紋紫灰蝶 潘江濰 攝
上仰拍攝,斐豹蛺蝶 潘江濰 攝
總覺得蝴蝶是有靈性的,熱愛它珍惜它才可能遇見它,并拍攝出充滿自然之美的蝶片。有時候由于地形或其他原因,只能看蝶漫天飛舞,而無法接近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只能是徒有艷慕之心,期待下次有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