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
【摘要】多媒體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各中小學得到廣泛應用。筆者根據語文課堂教學的觀察對如何合理使用多媒體取得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倡導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有取舍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來取得高效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40-01
多媒體語文教學,相對于最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越性,但又不能完全替代語文教學本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適當的利用多媒體來調動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空間、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但決不能用畫面代替文學意境,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而不能主宰語文課堂,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手段。在認清多媒體的作用后,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多探索、多思考、揚長避短,想辦法讓它成為語文教學的好幫手。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應當與教學內容的講解和學生的需要相符合,同時也要與教學目標相一致。具體來說,在實際使用中應該把握適時、適量和綜合使用的原則,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方略,對這些原則的把握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同時也反映出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能力,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綜合體現。
一、教學內容適量
教學內容的多少是教學方法的外在體現,也是教學本身的內在需要。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顯示的內容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適量。課件顯示內容太多導致重點不突出,分散學生注意力;課件顯示內容太少會使知識點講解不全面,影響學生理解。
因此,在課堂上應盡量講到哪里就顯示到哪里,背景圖片不宜太花哨艷麗。比如,可以將課件背景設置成同一張顏色單調的圖片,把重要知識點描黑、加粗、放大顯示來加深學生記憶。另外,在講解時避免將兩段課文及相關解釋同時出現在同一張PPT中。如果同時出現,當老師講解第一段時有的學生可能在閱讀第二段。同樣,課件顯示內容太少會產生許多冗余操作,教學中大部分時間仍然需要傳統的板書和口頭解釋,并適時配以實物和身體模擬,而把多媒體當成一種時尚和擺設,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多媒體教學時顯示內容要適量,切忌顯示過多或太少。
二、播放時間適中
多媒體顯示或播放時間長短與教學目標相關。利用課件顯示文字、圖片、音頻等的目的是讓學生借助直觀形象理解文中抽象的文字內容,或為了減少教師過度的描述,或為觀看、聆聽同學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實景實況。比如,中國的名勝古跡、文化風俗、祖國的大好河山等等。
多媒體顯示時間的長短還應該和學生的反應速度有關。多媒體課件適時停留有助于讓學生深入思考,也方便學生看清楚、聽明白,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像進行想象與聯想。播放有圖片和文字解釋的課件時不能一閃而過,也不能長時間停留,停留時間過長,學生的興奮心理產生疲勞會轉移注意力;停留時間太短,學生還未看清楚就閃過,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因此,在講解晦澀難懂的詞句時,可以多停留一段時間,配合老師恰當的解釋讓學生完全理解,在講解簡單易懂、學生一看就明白的語句時則停留時間不必太長。
三、綜合使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單一的教學手段只能用在解決具體問題或個別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能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全部問題。若想要完整高效地解決教學活動中的所有問題,就必須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圖、文、像,也必須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綜合運用。
實際上,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正說明了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手段總是綜合運用的。只有在與其他教學手段相互配合使用中多媒體的優(yōu)越性才會更好地顯示出來。高中階段,多媒體教學應該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手段,只有二者有機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二者的優(yōu)點才會顯現出來,高中課堂教學改革才會取得好成績。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豐富和完善現代教學理念才是新時代下我們所追求的素質教育。
將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對教學的一次革新,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我們大有裨益。但是,不管我們采用何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始終不能變,否則,任何模式都只會是曇花一現。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有用資源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總結最新教育理念,運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完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鞏固自己、提高自己、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更好更快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艷群.多媒體漢語課堂教學方法[J].語言文字應用,2006(1)
[2]張海霞.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多媒體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