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
主演: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馬納夫·維吉
類型:喜劇/懸疑/犯罪
故事:一直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殺案的“唯一目擊證人”后,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也隨之而來。
文/一勞
《調音師》這片名聽來熟悉,是因為它的確是2010年那部法國同名短片的延伸版,短片在當時僅用14分鐘就“轟炸”了整個懸疑圈。此次,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保留了原作“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意外成為一個兇案的目擊證人”的核心設定,并在此基礎上擴充了50余處反轉。先導海報中,破碎的眼鏡、錯位的琴鍵、灑翻的咖啡、尖銳的針筒等細節(jié),都將在正片中起到關鍵作用。
在這一版《調音師》中,鋼琴調音師阿卡什戴上隱形眼鏡假扮盲人,可不是像他說的那樣“為了更專注于音樂,以獲取更多靈感”,而是為了“理所應當”地享用專屬于殘障人士的特惠,比如住進殘疾人協(xié)會分配的廉租房,還有女友和工作雙雙得手的意外收獲。人生在世,全靠演技,企圖通過“扮盲”走向人生巔峰的阿卡什,不料卻因為一場私人音樂會的邀請,陷入了難以脫身的案件之中。阿卡什要做的除了作為“現(xiàn)場目擊證人”去警局錄口供之外,還要盡量不露餡地直面犯罪嫌疑人對他的數(shù)次測試—測試他是不是真的盲人。
過去,“偉大、光榮、正確”總是印度電影里主角的關鍵詞,但《調音師》里阿卡什的行動卻總是與這三個詞對著干。憑借一路反轉的劇情和黑色幽默的氛圍,這部花費450萬美元完成的小成本之作,已經在印度國內及北美市場收獲近1600萬美元票房,并且成為2018年度IMDb評分最高的印度影片。究竟這部號稱“不看到最后一秒,就無法知道故事結局”的影片能帶來怎樣的驚喜?或許只有去親眼見證,才能知道每一處反轉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