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遠 張?zhí)斐健?
家風,即一個家庭因教化而流傳的風習,是家族文化風格和精神風貌的高度濃縮,是一個家庭在長期實踐中經(jīng)過點點滴滴的積淀融入每個家庭成員的文化基因,是一種強大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力量,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長盛不衰的文脈和根基。而中華民族優(yōu)秀兒女們,用鮮血和生命形成的紅色家風,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柴澤民193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任中共聞喜縣委組織部長,抗日游擊隊政治部主任,中共夏縣中心縣委書記兼康杰支隊隊長、政委。1941年任中共條西地委書記,太岳五地委、三地委書記兼太岳五分區(qū)、三分區(qū)政委。1960年12月,他調(diào)到外交部工作,開始了外交官生涯。他先后出使了匈牙利、幾內(nèi)亞、埃及、泰國和美國。柴澤民作為河東地區(q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他的紅色家風已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p>
柴氏一門的紅色家風特色明顯:一是以忠立身,忠心報國;二是俠肝義膽,為追求真理,錚錚鐵骨,堅毅剛強;三是在困苦面前,勇于擔當,臨危不懼,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四是清正廉潔,清白為官;五是知恩圖報,樂于奉獻;六是嚴教子孫,才學自立。
父輩重商德 家訓傳兒孫
柴澤民的家鄉(xiāng)在聞喜縣。歷史上,聞喜人善于經(jīng)商,長于理財,興辦的錢莊、商號多見于全國各大商埠。富人家子弟尚可繼承家業(yè),外出經(jīng)商;窮苦人家子弟則為生活所迫,外出給富人家打工。柴澤民的父親因家中貧困,養(yǎng)活不了全家人,經(jīng)朋友介紹,千里迢迢遠走四川,在重慶一家商店作學徒。他在家就結了婚,并生有一子,但不幸妻早亡。由于他勤苦好學,獲得老板的賞識,經(jīng)朋友介紹,便又娶了重慶沙坪壩的一家劉姓姑娘為妻,生下三男一女。
柴澤民的父親忠厚誠實,崇仁守義,明禮誠信,教子認真。他根據(jù)其社會經(jīng)驗和體會,將祖上傳下的家規(guī)進行了充實修改:一、行仁德:立身須修德,待人要仁愛;創(chuàng)業(yè)需勤儉,貧苦要溫恤。二、重道義:為人重道義,德高受人尊;見義而勇為,交友情意重。三、懂禮法:禮儀與廉恥,為人要記清;遵紀與守法,相傳不能忘。四、有智慧:為人要立志,志大功可就;寶劍欲鋒利,全憑磨礪出。五、守信用:為人要立身,信義是根本;誠懇而守信,篤實而嚴謹。六、要忠誠:為人要忠誠,老幼皆尊重;忠誠講義氣,忠實而職守。七、盡孝道:為人要慈善,百善孝為先;行孝而不輟,孝心是關鍵。八、好友愛:為人要友愛,交友很要緊;親戚與鄉(xiāng)鄰,團結要和親。九、樂善施:樂善而好施,中華好傳統(tǒng);柴氏眾后裔,世代要傳承。十、知廉恥:立身要清白,行止需端正;廉士不辱命,知恥近乎勇。十一、勇?lián)敚号R危不懼怕,男兒當自強;見義要勇為,以身來報國。十二、懂感恩:飲水要思源,勿忘先祖恩;知恩要圖報,良風永傳承。
民國以后,華夏大地連年征戰(zhàn),烽煙四起,政權不斷更迭;四川更是戰(zhàn)亂不斷,生意難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無奈,柴澤民的父母只好帶他的兩個哥哥和姐姐回到老家聞喜縣城。可父親回家不久,即身染大病,一病不起,留下一個遺腹子便撒手人寰。
由于家庭貧困,生活艱難,柴澤民的兩個哥哥,都沒有讀什么書,便早早離家外出,自謀生路。二哥柴愚,字子直,先到太原當學徒,因工資微薄,難以糊口,跑到陜西當了兵。后經(jīng)人介紹,進入馮玉祥在耀縣辦的三民主義軍官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到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做文書。由于部隊經(jīng)常發(fā)不出餉,后又到一家飯館管賬。三哥柴喜,字欣齋,跑到四川,由人介紹到康定當學徒,靠販賣藥材為生。兄弟兩個,不論做什么,都能記著柴氏家訓,認認真真地干事,清清白白地做人。
母親明大義 送兒上戰(zhàn)場
柴澤民生于1916年10月18日。在他出生之前,父親即已去世。他母親出身窮苦,一生勤勞儉樸,對子女充滿愛心。她深明大義,愛憎分明,不僅是兒子開展革命斗爭的支持者,而且是積極的參與者。他們的重要文件都由母親巧妙地藏在他家房屋正面的神主背后。他們家成了聞喜黨組織秘密活動聯(lián)絡點。他們開會柴母在外面放哨,大家親切地稱她為革命母親。
日軍侵華戰(zhàn)爭的毒焰遍及晉南大地,我抗日游擊隊的健兒神出鬼沒地不斷給鬼子以沉重打擊。柴澤民是河東抗日游擊隊的組織者和主要領導人。日軍為了鎮(zhèn)壓抗日軍民,抓到抗日骨干分子就將頭砍下來,裝在木匣里讓沿村游行,或掛在城頭上示眾。
鬼子為了撲滅抗日烈火,在河東地區(qū)的主要道口、城門上都貼滿大幅布告,以1000元現(xiàn)大洋懸賞捉拿柴澤民。聞喜縣城許多人圍著看布告,他母親也湊上去打聽。卻被一個自衛(wèi)隊員拉到一邊說:“老嬸子,你怎么還不走,布告寫著要捉澤民啦!”這個自衛(wèi)隊員雇了輛馬車,載著柴母混出了縣城。柴母就到遠離縣城50多里的蔡村暫住了下來。
一天柴母決定回自己家去看看,走到家門口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天旋地轉(zhuǎn)。哪里還有什么家?日軍漢奸抓不到柴澤民,就把他家的房子拆個精光,留下堆爛瓦礫。鄰居們都圍上來問長問短,有的要慷慨相助,有的同情憐憫,有的冷言冷語說是柴澤民干八路闖了禍,把個好端端的家給毀了。柴母對關切同情者表示感謝,對冷言冷語者不惡不嫉。她說:“日寇進中國毀了多少個家,有的人并沒有參加八路軍,但他們的家也給毀了。日寇來不是澤民的過,他沒給闖禍。他們參加抗戰(zhàn)正是要把日本侵略者給趕出去,保衛(wèi)咱們的國家。日寇毀了我的房子我憤怒,我恨那伙強盜,但我不為澤民參加抗戰(zhàn)后悔?!?/p>
以和傳家風 締結友好城
柴澤民的父親一直奉行“和氣生財”“和睦鄉(xiāng)鄰”的家教。建立和諧友好的睦鄰關系,一直影響著柴澤民。
柴澤民擔任駐美國大使后,美國舊金山市長不幸遇刺身亡。作為外交使節(jié),按照慣例發(fā)個唁電就可以了,但柴澤民卻放下手中的工作,親飛舊金山進行悼念。當新市長看到風塵仆仆的中國大使時,不禁又感動又驚訝。柴澤民握住對方的手說:“請你接受我對前市長的深切哀悼,以及對閣下出任新市長的真誠祝賀!”
新市長感動萬分,稱贊道:“真是神速,大使先生,你是我上任后見到的第一個外國人!歐洲有一句諺語,當我草堆起火的時候,我認識了自己的朋友?!毙率虚L取出一把4寸長的鑰匙交給了柴澤民:“這是我市最尊貴的禮物,這是前市長留下來的,我還沒有來得及做新的。有了它,你可以作為我們的榮譽市民,隨時都是舊金山的貴賓。從此以后,我們舊金山保證不同臺灣國民黨政府來往?!?/p>
就這樣,柴澤民用真摯的情誼打動了異國友人的心。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友好,新市長還提出要與上海建立友好城市關系,柴澤民立即向國內(nèi)報告,明確提出中美兩國開展省、市建立友好關系的建議。彼此友好往來延續(xù)至今。
在柴澤民的精心安排下,中美友好城市不斷擴大,大大加快了兩國關系發(fā)展的步伐,也有效地架起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建立友好關系的橋梁。
目前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秘書長的畢剛,在柴澤民身邊工作過十幾年。他說,從駐美大使到外交學會副會長,柴澤民幾乎走遍了美國所有的州,從國會到民間,從城市到鄉(xiāng)村,他把在戰(zhàn)爭中養(yǎng)成的深入調(diào)查的習慣和現(xiàn)代外交藝術融合,在這里打開局面,促成了美國30多個州與中國建立友好關系。美國朋友說,柴大使是大使中最受歡迎的一個。而在1984年的美國民意測驗中,支持美中發(fā)展關系的百分比由30%增至70%之多,這也是柴澤民積極努力的回報。
柴澤民在擔任駐美大使期間,曾數(shù)次到猶他州去。當他了解到這里也有一個鹽湖城,就立即想到中國運城鹽湖。到地圖上一查,運城鹽湖位于東經(jīng)111度,美國的鹽湖位于西經(jīng)111度,好像地球兩端鑲嵌的兩顆明珠。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使館的文化參贊和商務參贊,讓他們研究一下,兩個城市能否聯(lián)起手來,搞成友好城?;貒螅谶\城參加黨史座談會時,柴澤民談了這個事情。時任運城市長胡蘇平也想同美國猶他州鹽湖建立合作關系,便請柴大使幫忙牽線搭橋。在中央電視臺四套《讓世界了解你》 欄目承辦的對話節(jié)目中,柴澤民首先朗誦了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接著他介紹了運城以及猶他州的情況,贏得了陣陣掌聲。這臺節(jié)目,使運城的文明史、工業(yè)和旅游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展示。
2005年10月1日,央視國際頻道播出了《東西111度——市長胡蘇平對話美國鹽湖城市長安德杰實錄》。節(jié)目中,雙方相互介紹了各自城市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旅游和風土人情,全面展示了“古華夏新運城”形象。通過交流達到了建立友好城市、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的共識。節(jié)目播出后,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運城市展現(xiàn)在了美國人民面前。
忠實而職守 從未住官邸
柴澤民在海外任大使期間,在任職國都有大使官邸。大使官邸和使館往往不在一個地方。官邸主要是大使居住和接待、宴請重要賓客的地方。但他無論在哪個使館工作,從未住過大使官邸,平時都住在使館里,只有重要活動才開啟官邸,待活動結束后,他再回到使館繼續(xù)工作和休息。他說這樣既不脫離群眾,又方便夜里隨時處理國內(nèi)的緊急機要電報,也方便和來到使館的外國朋友和華僑朋友見面。他不愿意搞特殊,始終保持革命的勤儉節(jié)約和平易近人的家風。
柴澤民擔任大使期間,當?shù)厝A僑出于愛國之情都要給使館贈送禮品。但不論收到什么禮品,他都讓工作人員登記上繳入庫。
當有記者問他,您一生出任多個國家大使,一定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財富,不知您將給后人留下些什么需要繼承的東西?他笑著說:“我在國外確實接受過一些國家元首或國際友人贈送的禮品。但我是黨和國家任命的大使,我代表的是中華民族這個光輝形象。因此我只能把這些禮品上交國家。至于能夠留給子孫繼承的,只有我最珍貴的平生收藏的書籍和報刊資料。在國外,我一無賬戶,二無存款。因為我是一個靠工薪維持生活的干部,更要成為一位奉公守法的工薪層成員。唯一留給后人可以繼承的,只是我在黨多年培養(yǎng)下煉成的品格和我一生為之奮斗而未竟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
忠心只為黨 家風勵后人
女兒柴燕瑛說,作為副部級官員,國家給父親配了專車,可他們子女從未享受過父親的專車,“誰家都難免會遇到一些事情,有個車畢竟方便,但父親就是不讓坐。他說,國家給他配車是用來工作,不是享福的。如果想坐,自己賺錢去買”。
他對自己的子女嚴格要求。他經(jīng)常對孩子們說,我回想起曾與自己一起戰(zhàn)斗過的許多革命先烈,他們?yōu)榱酥腥A民族的解放和建設事業(yè),把最寶貴的性命都無私獻了出來,這為了啥呢?他引用毛主席的話說,人一生做一兩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能給人民辦好事。這話很對!我柴澤民說啥也不能在糖衣炮彈面前退縮,一定要以一個真正的、大寫的共產(chǎn)黨人,繼續(x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革命晚節(jié)!為此,他多年來不但能潔身自律,而且也嚴格要求家人。
20世紀80年代,國家陸續(xù)開始落實干部政策,很多干部從干校回城得到“解放”重新安排工作,子女也都回城全家團聚。在北京,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為了配合落實政策,興建了居住用房。
幾個子女聽聞父親憑借資歷可以向上級申請落實政策住房,于是想讓父親去爭取這個福利。一天中午全家吃午飯時,就向父親提出要房的意見。話音未落,柴澤民將手中的筷子往飯桌上一拍,憤怒地說:“你們都長大了,參加了工作,難道還要我這張老臉去向國家給子女要房,你們都應該在自己的單位里解決住房,不要到我這里要‘特權,你們怎么不想想還有多少人住不上房,住的房子還沒有這么寬敞。你們怎么說得出口?我革命這么多年,你們讓我這張臉往哪放!”說完后生氣地拂袖而去,那頓飯也沒有再吃下去。兒女們當時感覺父親太不近人情,后來才理解了這是父親對他們嚴格教育和要求的良苦用心。
柴澤民擔任新中國駐美大使期間,全美華商會的僑領、美國華人婦女聯(lián)合會的僑領,都向柴澤民暗示愿意協(xié)助其兒女來美國讀書深造。柴澤民總是婉言拒絕,并告訴他們,我的兒女全靠他們自己,他們是不是能成才由社會實踐去檢驗,他們能不能到海外去學習深造,全靠他們自己的努力。但只要我在美國大使館工作一天,他們就不能借我的光來美國學習進修。
柴澤民回到國內(nèi),其外孫女和孫子到上學時,雖然通過他在市教委的老下級可以很容易地去上北京著名的景山學校,但做子女的卻從未有過請父親去找人請托的“奢望”,因為他們都知道父親不會為了私情而去張這個口。
(責編 王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