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
提起我們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峰云社,總覺有太多話想說,但又不知如何啟齒。
先大體介紹一下社團吧。自2003年創(chuàng)立社團以來,經(jīng)過一屆又一屆為之奉獻和付出的社員們的逐步完善,登山社慢慢成長成了集雪山攀登、人文科考、攀巖活動、定向越野為一體的峰云社。
峰云社是幸運的。它在以大學生為代表的民間登山運動蓬勃發(fā)展之時應(yīng)運而生,在當時的校長陳章良和國家登山隊長王勇峰的支持之下迅速成長;在母校百年華誕時登頂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為母校慶生,在舉國慶奧運之時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火炬在珠峰的傳遞。
峰云社又是不幸的。由于新任校長對風險的敏感,社團的雪山攀登活動遭到嚴令禁止,甚至下達了引起戶外圈一陣波瀾的“紅頭文件”;隨著時代的變換與思想的更迭,社團的傳承與發(fā)展迎來了新的難題……
我在2014年入學,9月末社團招新時,總能聽到好多個版本的“三大奇葩”社團——什么峰云社車協(xié)國旗班啦、峰云社國旗班唱詩班啦、峰云社車協(xié)雪蓮花協(xié)會啦。
無論哪個版本,總會有一個響亮亮的名字——峰云社。在“百團大戰(zhàn)”的前一天,我抱著學校社團介紹的小本本翻了半天,終于找到了藏在體育類社團頁面里的峰云社介紹。
哇,農(nóng)大第一社團!哇,攀巖!哇,雪山!
驚訝完之后,隨手把小本本扔在一邊,看了看我肥肥的胳膊肥肥的腿,摸了摸我球狀的肚子嘟嚕的嘴,輕蔑一笑:“跟我有啥關(guān)系,傻子才大熱天的到處亂爬亂跑?!?/p>
陰差陽錯之下,我也加入了峰云社,成為了我口中的“傻子”之一。
從最初的懵懂社員到部門負責人,從180斤的胖子到120斤的“動態(tài)小王子”,從對雪山的一竅不通到帶隊攀登,從對戶外的一無所知到全身心的投入。鬼知道我都經(jīng)歷些了什么才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個讓五年前的我完全無法想象的樣子。
社團最常喊的一句口號很有意思——“吃苦耐勞,團結(jié)協(xié)作,敢于勝利,勇攀高峰?!边@十六個字是峰云社的登山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峰云人。每當我們訓練時震天響地喊出這句口號,我都會有一種不知道哪來的自豪感和驕傲感,不知不覺昂首挺胸,無論周圍有沒有人無論自己呼吸能不能調(diào)整好都要強行面帶微笑來面對世界。
不過自從有次我一個人跑步時給自己打氣喊出口號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光看我之后,我就再也沒在獨自運動時瞎喊……
社團有很多不成文的規(guī)定,例如“女生當男生使,男生當畜牲使”、“逢頂必裸”等等,這些看似無厘頭的做法大大活躍了社團內(nèi)部社員的積極性,每個經(jīng)歷社團風格洗禮的男生都任勞任怨踏實肯干,吃得賊多放得開;女生都堅毅拼搏有勇有謀,吃嘛嘛香身材好。
每年在社團留下的人無論是去雪山還是科考、大攀還是定向,互相都是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這里如家一般溫暖,帶給了無數(shù)峰云人集體感和歸屬感。
好了,吹了半天差不多行了,該談?wù)勆鐖F面臨的一些問題了。
2013年的紅頭文件事件時我還沒入學,在社團的一些資料和老家伙們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了一些內(nèi)情。這次打擊對于社團來說是致命的,是不可逆轉(zhuǎn)的——禁止雪山攀登對于一個以登山起家的社團來說太過殘酷了。
登山隊員在結(jié)組通過冰裂縫。
2012年的社長小灰接到學校嚴令禁止的答復時,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解散了原定的卡魯雄登山隊,重建了半脊登山隊力求保住社團的登山之魂。這一年雖然有著排山倒海般的壓力,但傳承之火并未熄滅,峰云精神仍在延續(xù)。
社團以往一直都在每年的5月?lián)Q屆,產(chǎn)生新的社長與執(zhí)委會成員。但在2012年之后,社長不再參與換屆過程,其上任時間后延至暑假之后——小灰因組織雪山攀登而被撤掉了社長的職務(wù),重新選舉之后,社團保留了社長在登完山之后換屆的這個習慣。
2013年對我們來說是黑暗的一年,學校正式下發(fā)了“禁止峰云社進行雪山攀登”的紅頭文件。與學校對著干是不可取的,經(jīng)過深思熟慮,峰云社登山隊重組為畢業(yè)社員自發(fā)組織、社員自發(fā)參與形式的隊伍,不再以學校官方的名義活動。
只不過從此我們的選山版圖中直接抹除了新疆和西藏——變?yōu)樽园l(fā)組織之后,學校不再給予攀登審批,而新疆和西藏登協(xié)要求大學生攀登隊伍必須有學校的批準才可進山。
年輕的峰云社就這樣在風雨中飄搖地發(fā)展著,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資金積蓄在慢慢減少。
由于之前的攀登活動很多時候有著先驅(qū)和探索的作用,能夠拉到很多贊助經(jīng)費,以供登山時需要的車費、后勤、攀登注冊費等使用,加上隊員們吃苦耐勞省吃儉用,大家只需要繳納很少的隊費就足夠使用。但隨著民間攀登的發(fā)展,拉外聯(lián)的競爭力度越來越大;而社團經(jīng)歷了紅頭文件的打擊之后,也慢慢變得以求穩(wěn)和傳承為主,難以吸引贊助商的青睞。在2014、2015年的時候,以前的積蓄還能支撐一下隊費不足的缺口,而在2016年,社團終于無力墊補隊費了。
大一時還在到處和其他學校登山隊的人炫耀我們的隊費只有1500元,大二就漲到了5000元。真的是太痛苦了。當初我們?yōu)榱艘磺Ф嗟年犢M焦頭爛額,而現(xiàn)在的新隊員面對幾千的隊費眼睛都不眨一下,是我們太窮了還是時代變了呢?
待到山花爛漫時。
今年是我加入社團的第五年了,在這一年,一個令我從未想到過的嶄新的問題撲面而來,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毀滅性的。
峰云社這16年來,最為核心的是什么呢?——是傳承。
我當年進社團時,我的部長曾經(jīng)和我說過一句話:“社團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你們的?!?/p>
無論是定向攀巖還是露營野外,無論是支教調(diào)研還是冰雪技術(shù),都是需要一屆又一屆的老家伙給新隊員們傳承的。但這些都不重要,技術(shù)斷層了可以學,隊伍斷層了可以找更老的老家伙暫時支撐。
傳承中最關(guān)鍵的,是峰云精神。
這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說起來復雜聽起來玄乎,但它就是存在著,存在于清晨一抹陽光灑落的早訓歌詞本上,存在于傍晚甩在操場跑道上的汗水中,存在于藏區(qū)孩子們純潔無暇的眼睛里,存在于皚皚白雪覆蓋著的群山之巔。
存在于我們的心里,存在于你們的心里。
也許是因為大家更喜歡多樣的娛樂方式,也許是因為手機電腦PS4比起社團更好玩,也許是因為這里沒什么朋友和留戀……社團正在一步步失去峰云精神。
我認為留下的人越來越少沒關(guān)系,技術(shù)斷層也無所謂,但最重要的是將峰云精神傳承下去。只要精神還在,沒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難題。
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改變現(xiàn)狀,只能選擇對社團的新鮮血液們抱有充分的信任。希望社團能夠挺過這一難關(guān),我能做的也只是發(fā)揮自己的余熱來盡一絲微薄之力罷了……
社團辦公室有一塊匾,上面題著“冰雪鑄魂”四個大字?;蛟S這只是冰雪對社團的一次考驗吧。
峰云精神,冰雪鑄魂。
其實我挺想寫得輕松歡快一點的,讀著舒服博人一笑兩全其美多好呀。但寫著寫著慢慢嚴肅沉重了起來,心情很復雜……大多社員并沒有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我希望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