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武 趙立林
【摘要】目的 探討明確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圖像層厚與配準范圍對自動配準精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方醫(yī)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3例。針對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圖像層厚與配準范圍進行調整,觀察其對自動配準精度的影響。結果 1 mm層厚配準誤差明顯優(yōu)于3 mm層厚圖像配準誤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包含顱頂?shù)呐錅史秶?配準誤差明顯優(yōu)于范圍1圖像配準誤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維持1 mm層厚圖像配準、將顱頂納入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可有效提高自動配準精度,具有推廣和利用價值。
【關鍵詞】頭頸部CBCT;圖像層厚;自動配準精度;引導放療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1..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方醫(yī)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3例。均為接受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者。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43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46.2~78.5歲,平均(50.46±4.72)歲。
1.2 方法
(1)1、3 mm層厚分別獲取43例食管癌患者的計劃CT圖像,并在加速器上妥善完成腫瘤區(qū)(其包括管壁增厚、食管癌原發(fā)腫瘤等)、計劃靶區(qū)(腫瘤區(qū)的X軸以及Y軸外擴0.5 cm以及頭腦方向外擴1.0 cm)、臨床靶區(qū)(其包括淋巴引流區(qū)域等,腫瘤區(qū)的平面外放0.8~1.0 cm,腫瘤區(qū)頭部以及腳部方向各外放3~4 cm)的勾畫工作,在模擬x、y、z方向擺位偏差,進行CBCT掃描和1、3 mm層厚重建圖像。加速器型號IX5907。
(2)針對43例食管癌患者進行調查。分別針對43例食管癌患者設置不同配準框范圍范圍1為43例食管癌患者眼眶上緣至第七頸椎中間。范圍2為43例患者顱頂至第七頸椎中間。對43例食管癌患者兩種層厚CBCT與計劃CT圖像進行自動配準。
1.3 觀察標準
觀察1 mm層厚圖像、3 mm層厚圖像導致精確度在x方向誤差、y方向誤差以及z方向誤差。其次評估43例食管癌患者配準范圍1、范圍2的自動配準精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同層厚自動配準精度差異
1 mm層厚配準誤差明顯優(yōu)于3 mm層厚圖像配準誤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配準范圍
包含顱頂?shù)呐錅史秶?配準誤差明顯優(yōu)于范圍1圖像配準誤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放療中要確保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的精確性,使其劑量分布于腫瘤靶區(qū)的一致性,通過提高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的自動配準精度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在頭頸部CBCT圖像配準中將顱頂包含進配準范圍內有利于提高配準質量,可顯著提高配準的精度。有研究表明在頭頸部CBCT圖像配準中采用3 mm層厚不利于排除圖像噪聲影響,層厚越高圖像噪音較大,圖像噪聲越高,精準度越低,而維持1 mm層厚圖像配準的誤差可以控制在1 mm內。由于頭頸部活動度較大,將顱頂納入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的圖像配準范圍可避免靶區(qū)漏照,能夠起到良好的提升圖像配準精準度效果,且可以有效降低頭頸部腫瘤等中心擺位誤差,以此全方面降低放射治療的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采用維持1 mm層厚圖像配準、將顱頂納入頭頸部CBCT引導放療可有效提高自動配準精度,對提高擺位精確性等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具有推廣和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琳婧,張書旭,袁克虹,et al.基于圖像變形配準的肺癌自適應放療劑量學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6,33(1):16-1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