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民
[摘 要] 相對于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學生素質(zhì)普遍較差,很多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少學生在人際交往上還存在障礙。這些都使得對中職生進行德育顯得尤其必要。
[關鍵詞] 科任教師;職教德育;積極性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中職學校。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有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職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zhì)技能型勞動者。要培養(yǎng)出合格的勞動者,就必須對他們進行擇業(yè)教育、創(chuàng)業(yè)教育及職業(yè)道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團結(jié)協(xié)作、互助友愛、無私奉獻的精神。相對于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學生素質(zhì)普遍較差,很多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少學生在人際交往上還存在障礙。這些都使得對中職生進行德育顯得十分重要。
要做好對中職生的德育工作,僅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及全社會的支持。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因此,作為學校,必須采取多種舉措,加強與家長及社會的聯(lián)系,得到他們的認同。在爭取到家長和社會的支持之后,學校在內(nèi)部還應將科任教師納入德育工作者隊伍,采取多種措施,充分激發(fā)科任教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實行師師育人,全員育人。而時下,很多學校對科任教師參與德育工作重視不夠。他們片面地認為,德育工作只是學校政教處及班主任的事,與絕大多數(shù)科任老師無關。不將科任教師納入德育工作者隊伍,實行全員育人,是很難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的。
我校領導清醒地認識了這點,在積極地爭取家長及社會支持的同時,在學校內(nèi)部積極推行全員育人理念,將科任老師納入了德育工作者隊伍。為激發(fā)科任老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做了很多實際的工作。具體的舉措如下:
一、制定了《科任老師德育考核細則》
為了提高科任教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學校制定了《科任老師德育考核細則》,明確目標職責,科學量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檢查,加強教育,狠抓落實。堅決禁止教師以教謀私,搞有償家教;堅決禁止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堅決反對向?qū)W生或?qū)W生家長索要禮品、錢財?shù)?。每學期有針對性地開展師德考核檢查工作,并在評優(yōu)、評先及聘職等方面向師德好、育人工作做得好的老師傾斜。
二、加強了師德教育
教師生活在一個開放的世界里,教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人才,首先自己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苯處熉殬I(yè)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決定了教師道德責任的重要。1.教師是學生道德的啟蒙者和設計者。教育對象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把教師作為崇拜的偶像,教師的言行對青少年的心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2.教師是各類人才的培養(yǎng)者?!叭瞬艦檎轮?,而學校尤為人才之本也”,人才關系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興衰。對一個人來說,是否成才,與他受的教育,教師對他的培養(yǎng)是密切相關的。一個人在受教育階段能得到優(yōu)秀教師的培養(yǎng)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否則,則是最大的憾事。
基于此,學校以開展系列活動為契機,加強了對教師的師德教育。學校緊緊圍繞“敬業(yè)、愛生、奉獻”這一師德核心,多渠道、多方面、多形式地開展了諸如“愛學校、愛學生”為主題的“兩愛”活動,“講理想、講師德、講目標、講責任”為主題的“四講”活動等。通過系列活動,教師的師德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三、實行導師制
科任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必須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為了使科任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更多的交流,學校推行了導師制。要求每位科任教師都要擔任所任教班級多名(一般5~7人,任教班級多的教師,每班人數(shù)可適當少點)學生的導師。學校政教處明文規(guī)定:每位導師每月至少要找相關學生交流一至二次,并要有談話記錄;在學生出現(xiàn)違紀情況或其他問題時,導師必須及時找學生談話。為提高科任老師做導師的積極性,學校還給予了導師一定數(shù)量的津貼。
四、實行親情管理
在推行導師制時,我校還實行了親情管理。所謂親情管理,就是以地域為劃分依據(jù),目的是為了加強同鄉(xiāng)的教師與同鄉(xiāng)的學生間的交流。由于屬同鄉(xiāng)關系,師生間交流障礙少,易于溝通。為此,學校還組織了20多個同鄉(xiāng)會,任命了教師會長和學生會長。定期舉行同鄉(xiāng)座談會,鼓勵大家交流。在交流中,增進了了解,增加了互信。學校同時要求教師要密切關注本鄉(xiāng)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并及時為他們釋疑解惑。
五、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主要平臺。為此,學校要求每位科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要滲透德育。學校依據(jù)《各科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對各位科任老師提出了具體的德育要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涵,擬定具體的德育目標;在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科特點,結(jié)合學生實際,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求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中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時,借助有說服力的材料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感情;要求理科教師在理科教學中,運用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推理,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具有“興華之心、成才之志、創(chuàng)業(yè)之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六、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
為了提高科任老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我校在對教師進行考核時,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分數(shù)僅作為教師評優(yōu)、評先等的一個依據(jù),特別加大了師德在考評中的分值比重。這樣,就有利于激發(fā)教師“育人”的積極性。而如果學校以分數(shù)論英雄,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評教師的主要依據(jù),那么,教師為了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就會過分關注分數(shù),只管教學方面的事情,而不會顧及“育人”。有的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在考前甚至暗示或鼓勵學生去抄襲。這樣,既有損于師德,也不利于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形成。
七、加強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聯(lián)系
管理班級不單是班主任的事情,科任教師也有責任。我校除了要求科任教師上好自己的課、當好多名學生的導師外,還要求他們常常與班主任溝通,要經(jīng)常就如何建立和諧的班集體、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等話題與班主任多交流。同時,要求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常常聊聊班級管理事務或就班級管理工作問計于科任教師?!叭齻€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集眾人智慧,能有效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質(zhì)量。同時,我校還徹底改變了班會課班主任“一言堂”的做法。學校鼓勵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共同備好班會課;在必要時候,班主任可邀請科任教師參加或主持班會課。
八、鼓勵撰寫德育論文
廣大班主任、科任教師參與班級管理、參與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肯定會有不少的心得體會。為了能及時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學校鼓勵他們撰寫德育論文或德育案例。在校報上開辟“教師論壇”欄目,擇優(yōu)刊登教師的德育論文。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向報刊投稿。對獲獎及發(fā)表的論文,根據(jù)獲獎等級給予不同的獎勵。教研結(jié)合,以研促教,有效地提高了教師教書及育人的積極性。
……
我校采取上述舉措,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參與德育工作的積極性?,F(xiàn)在,學校校風、班風等都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多年來,學校一直未發(fā)生過重大的安全事故,學生的違紀行為也越來越少。同時,教學質(zhì)量、升學率均有明顯的提高。由于各項工作卓有成效,最近,我校還被評為了全國示范中等職業(yè)學校。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