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宇
正所謂「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人在江湖漂,哪能不喝高」。有些時候飲酒的確屬于迫不得已,但是喝酒不傷及生命是底線,特別是在服用藥物期間是萬萬不能喝酒的,那生活中除了頭孢外,還有哪些服藥期間千萬不能喝酒的藥呢?
感冒藥中大都含有用于降熱減緩疼痛的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N-乙酰苯醌亞胺,而該物質的代謝需要還原性谷胱甘肽等保護因子,否則就會使肝臟細胞壞死。
另外,喝酒后酒精的代謝會搶奪大量谷胱甘肽,導致原本應該有還原性谷胱甘肽代謝的N-乙酰苯醌亞胺與肝臟細胞結合,誘使大量肝細胞壞死,嚴重則會導致死亡。
喝酒對血壓的影響是多樣的,長期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喝酒時則會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另外,喝酒對血壓的影響還要分年齡、性別、種族等,所以如果在服用降壓藥的時候喝酒,降壓藥和酒精會產生協(xié)同作用,使得患者血壓下降過多發(fā)生暈厥、跌倒危及生命,如果患者患有冠心病更有可能導致猝死。
而有些降壓藥如復方降壓片、復方雙肼屈嗪和酒精發(fā)生的作用會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fā)心血管意外,所以酒精不利于血壓的控制,吃藥期間喝酒危及生命。
在服用降糖藥期間不能飲酒,因為酒精會加強降糖藥的作用,使患者出現低血糖的癥狀,頭暈甚至休克。而且酒精在人體內正常代謝最終的產物是乙酸,服用降糖藥期間飲酒還會引發(fā)乳酸血癥。
酒精對中樞神經具有抑制作用,而且酒精攝入越多抑制作用越明顯。人在飲酒后服用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等中樞神經抑制藥后會過度抑制中樞神經,輕則使人昏睡不起,重度則會昏迷,甚至是中樞神經麻痹誘發(f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