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慧昕 寧洪梅
【摘 要】我國的民族聲樂歷史悠久,有著千年的歷史傳承,能夠充分反映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的民族聲樂形式也多種多樣,創(chuàng)作了各種音樂、表演方法,也進行了充分的理論研究,這些都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穩(wěn)步發(fā)展和推進,我國民族聲樂的藝術形式也得到了跨越式發(fā)展,不管是在聲樂類型方面,還是聲樂風格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通過對民族聲樂教學新理念和應用進行研究,提出發(fā)展措施,希望對促進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民族聲樂;教學;研究和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89-01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中華民族也是一個古老且神秘的民族,發(fā)展出來的民族聲樂藝術也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實現了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科學技術、企業(yè)文化素質的不斷發(fā)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認識和探索,對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進步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目的是為我國的民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這也是現代民族聲樂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1.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理解和掌握民族聲樂知識能夠有效促進其傳承,因此要加強對民族聲樂的研究,加深認識和應用,要充分結合我國的民族文化特征,進行理解和掌握。其次,為了加強民族聲樂的影響力,需要將民族聲樂這種藝術形式推廣到全世界,促進更多的人們廣泛接受。還要積極培養(yǎng)國民對于民族聲樂的興趣,開設聲樂文化課程,使我國的民族聲樂更具人性化,進而走出國門,影響世界,為我國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具有親近自然的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屹立在世界藝術之林,成為世界豐富多彩的藝術一份子,共同促進了世界藝術的輝煌。
2.我國民族聲樂發(fā)展史
我國的民族聲樂跟隨我國文化發(fā)展史,形成于4000多年前,是古老的歌曲、音樂和舞蹈的組合。在夏、商、周時期,它就發(fā)展到了一個非常繁榮的程度。我國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族聲樂也富有特色,它是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凝聚了我國先民的智慧,是我國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我國民族聲樂創(chuàng)作者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那個時代的民族聲樂,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風格。我國民族聲樂以語言、樂譜、樂器為核心,創(chuàng)造出了燦爛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文化。重點是聲音和情感的表現。歌曲演唱者的話語和行為以及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促進了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設立音樂學院,自此我國聲樂教育就開始了征程。許多聲樂教師利用西方的聲樂文化,改善了我國傳統(tǒng)的聲樂方法,綜合運用了多種聲樂表現形式,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我國的聲樂發(fā)展躋身世界前列。
3.我國民族聲樂語言藝術的應用
民族聲樂的語言藝術是關鍵,聲樂藝術的發(fā)展也離不開語言的作用和影響。不同的民族聲樂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歷史風格和特征。然而,無論語言如何,在教授民族聲樂時,我們都需要注意清晰的歌唱和語音訓練,以便發(fā)音準確,綜合應用聲樂詞和情感中的單詞。要充分發(fā)揮民族聲樂的魅力和影響力,促進靈活度的提高,使歌詞演唱更加清晰。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能夠呈現豐富多彩的畫面,讓觀眾喜歡。因此提高聲樂教學方法和質量,對民族聲樂的特征、情感和風格進行詳細地講解,充分利用歷史文化特征和地理位置特征對民族聲樂想要表達的意思進行講解,提高人們對它的認知。要用科學和理性的教學方法,并整合不同的表演方法,進行綜合性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4.我國民族聲樂情感和風格的應用
聲樂作品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將觀眾帶入歌曲的場景,并與歌手一起體驗歌曲的深刻情感。這首先是對歌手感知歌曲的能力的考驗,只有富于情感的歌曲和美妙動人的旋律才能讓人們進入意境,然后他們就能唱出并以完美的展現表達歌曲。在教授民族聲樂時,必須注意確保歌手理解和使用歌曲結構的特征以及歌曲內容和情感的表達。要充分了解相關方面的內容,理解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提高對作者的經歷的認識,深刻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以方便我們對民族聲樂作品的把握。同時還要理解民族聲樂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特色。提高自己的審美意境和審美情趣,在創(chuàng)作中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才能合理調整歌曲,準確把握民族聲樂的特點,進行繼承和發(fā)揚。
我國民族聲樂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我國人民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我們要積極學習、積極思考,提高認識,加強情感交流和體驗,為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燦爛的民族聲樂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好地發(fā)展我國的民族聲樂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特征的民族聲樂內容,才能促進民族聲樂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涂怡嵐.我國民族聲樂:以交流促進步、因創(chuàng)新得發(fā)展―2007“第三屆全國民族聲樂論壇”綜述[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04).
[2]張薇薇.淺談民族聲樂教學[J].大眾文藝,2010(08).
[3]黃敏姣.當今民族聲樂教學的現狀及發(fā)展[J].劇作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