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楊秀娟 耿志海 苗海龍 張雪瑩
【摘要】目的 觀察預輸注 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啶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誘導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三組,各20例,分別是DEX高劑量組(DH組)、DEX中劑量組(DM)、DEX低劑量
組(DL組)。在誘導前10 min,各組分別靜脈輸注右美托咪定負荷劑量0.8 μg/kg、0.6 μg/kg、0.2 μg/kg,持續(xù)時間10 min。記錄患者泵入右美托咪定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后1 min(T2)、氣管插管后3 min(T3)、氣管插管后5 min(T4)時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結論 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麻醉誘導期中,右美托咪定作為輔助用藥,劑量0.6 μg/kg比較適宜,可以有效降低誘導插管期應激反應,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高血壓腦出血;血流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R7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7..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行急診高血壓腦出血手術的患者,納入標準:①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以首發(fā)腦出血住院;②入院前口服藥物治療,高血壓分級I~Ⅱ;③無其它嚴重基礎疾病,無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及糖尿病病史;④無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病史;⑤無精神疾??;⑥據(jù)外科醫(yī)生判斷需采取血腫清除手術治療。其中入選60例,年齡30~65歲,患者入院時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12分,
ASAⅡ~Ⅲ級。排除標準:①入院時已形成腦疝;②出血部位位于腦干,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監(jiān)測ECG,HR,BP,SpO2,呼氣末PETCO2分壓,建立靜脈通路,局麻下行橈動脈穿刺監(jiān)測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麻醉誘導采用靜脈注射咪達唑侖0.04 mg/kg,舒芬太尼0.5 ug/kg,丙泊酚2.5 mg/kg,待患者意識消失后靜脈注射羅庫溴銨0.6 mg/kg,經(jīng)口腔氣管插管后,接麻醉機控制呼吸,設定呼吸參數(shù),維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壓在30~40 mmHg,
呼吸頻率(RR)12次/分。同時3組麻醉維持均使用丙泊酚
4 mg/(kg·h)和瑞芬太尼0.1 μg/(kg·min)。
1.3 分組與處理
按照完全隨機分組的原則,將患者分為3組:DEX高劑量組(DH組)、DEX中劑量組(DM)、DEX低劑量組(DL組)。在誘導前10 min,各組分別靜脈輸注右美托咪定負荷劑量0.8 g/kg、0.6 g/kg、0.2 g/kg,持續(xù)時
間10 min。
1.4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泵入右美托咪定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后1 min(T2)、氣管插管后3 min(T3)、氣管插管后5min(T4)時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不同時間段HR的比較
不同時間段HR比較T0時三組HR,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T0相比,T1-T4各時間點,DH、DM、DL三組的HR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H組值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各組不同時間段MAP的比較
不同時間段MAP比較T0時三組MA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T0相比,T1~T4各時間點,DH、DM、DL 三組的MAP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H組值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全麻時,氣管插管的一系列操作可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交感神經(jīng)活動增加,表現(xiàn)為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和正常人相比,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管彈性下降,對全麻氣管插管引發(fā)的應激反應調節(jié)能力和代償能力差,易發(fā)生心血管方面的不良事件。因此,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過度的應激反應進行有效抑制,在保證麻醉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保持穩(wěn)定,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右美托咪啶作為麻醉輔助用藥的新選擇[1-2],可通過腦干藍斑區(qū)的α2受體及血管運中樞來發(fā)揮抗交感作用[3]:激活神經(jīng)節(jié)突觸前膜上腎上腺素能受體,通過負反饋機制抑制節(jié)前神經(jīng)細胞腎上腺素的釋放,避免節(jié)后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還可激活神經(jīng)節(jié)突觸后膜上α2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節(jié)后交感神經(jīng)細胞膜的超極化,抑制節(jié)后交感神經(jīng)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性,產(chǎn)生劑量依賴性抗交感作用[4]。目前已有報道[5],右美應用于抑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麻醉誘導期間的心血管反應,且能明顯減少術中靜脈麻醉藥物及術后
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劑量,同時術中血流動力學更易于控制[6]。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全麻誘導前,緩慢泵注0.2、0.6、0.8 μg/kg的DEX,均可減輕氣管插管應激反應引發(fā)的心血管反應,維持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而0.8 μg/kg的作用效果更強,但是對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一般都有顱內高壓,或伴有反射性的心率減慢,為避免心率進一步的減慢故采取次劑量建議采用0.6 μg/kg的劑量配合麻醉誘導氣管插管。
參考文獻
[1] 李彥文,歐陽文,汪賽嬴,等.不同劑量右旋美托咪啶的鎮(zhèn)靜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7):580-582.
[2] 吳新民,許 幸,王俊科,等.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啶輔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7,27(9):773-776.
[3] KAMIBAYASHI T,MAZE M.Clinical uses of alpha2-adrenergicagonists[J].Anesthesiology,2000,93(5):1345-1349.
[4] CHRYSOMOMOU C,SEHMITT C G.Dexmedetomidine:sedation analgesia and beyond[J].Expert Opin Drug Metab Toxieol,2008,4(5):619-627.
[5] 李志強.右旋美托咪定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全麻圍手術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0,27:22-24.
[6] Kanda H,Kunisawa T,Kurosawa A,et al.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anesthetic requirements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J].Masui,2009,58(12):1496-150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