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要】目的 探討強迫癥采用經顱磁刺激(rMTs)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強迫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舍曲林+rMTs假刺激干預,而觀察組則運用舍曲林+rMTs真刺激干預,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干預前,兩組的Y-BOCS評分比較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8周和12周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Y-BOCS評分明顯下降,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給予強迫癥患者經顱磁刺激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強迫癥;經顱磁刺激;舍曲林片
【中圖分類號】R74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強迫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在普通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約為1%~3%,其主要特征為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往往合并功能受損,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當前在治療強迫癥時,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無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但是均無法獲得滿意療效。因此,本文對經顱磁刺激運用在強迫癥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強迫癥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各28例。對照組病程(3.05±2.12)年,年齡(28.4±7.2)歲,其中女12例、男16例;觀察組病程(3.09±2.22)年,年齡(28.7±7.4)歲,其中女13例、男15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如病程、性別等對比無區(qū)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舍曲林+rMTs假刺激干預,即口服舍曲林片(生產廠家: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141,規(guī)格50 mg),100~200 mg/d,然后再行rMTs假刺激干預,即選擇YBD CCY-1磁場治療儀,運用8字線圈,治療時,線圈放置方向垂直于顱骨,所產生的刺激無效,1個療程為10d,共治療2個療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則運用舍曲林+rMTs真刺激治療,即舍曲林片口服,每天100-200mg,然后再行rMTs真刺激治療,即選擇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為刺激部位,對rMTs刺激參數進行設置,分別為20Hz、100%、MT、1.2s/串、50串,其中間歇期為20 s,治療時,線圈放置方向平行于顱骨,20 min/次,1次/d,1個療程為10d,完成1個療程治療后,中間休息2周,再行下1療程治療,共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運用耶魯-布朗強迫癥嚴重程度量表(Y-BOCS)對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價,得分越低,說明癥狀改善越明顯。同時,觀察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短暫性頭痛、惡心、口干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5.0軟件分析數據,組間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x2和t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Y-BOCS評分對比無區(qū)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8周、12周,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Y-BOCS評分均明顯下降,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2例短暫性頭暈、2例惡心,發(fā)生率為14.29%;而對照組2例惡心、3例口干,發(fā)生率為17.86%,組間對比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強迫癥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機制復雜,與社會心理因素、精神應激、人格缺陷、認知缺陷、神經生化以及遺傳等諸多因素有關,患者因反強迫和強迫互相沖突而感到焦慮、痛苦[2]。有研究發(fā)現,強迫癥患者邊緣系統(tǒng)和前額葉皮質區(qū)域血流異常,內測皮質抑制功能明顯下降,并且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關系,所以認為通過rMTs脈沖磁場對前額葉進行刺激,能夠使前額葉的興奮性改變,從而發(fā)揮抗強迫效果。同時,經顱磁刺激采用非入侵性和非接觸式的方法直接對人類大腦皮層進行刺激,能夠保持長時間的神經元去極化,使眶額葉紋狀體環(huán)路的代謝恢復正常,使強迫癥狀減輕,并且rMTs的副作用較少,還是一種無創(chuàng)、安全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強迫癥患者經顱磁刺激治療,不僅可以改善強迫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還不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小燕,侯彩蘭,賈福軍.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強迫癥隨機對照雙盲研究的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8,32(07):542-551.
[2] 劉長成,徐黎明,梅雙燕,張新風,彭 俊.帕羅西汀聯(lián)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難治性強迫癥對照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24):5-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