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頤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 鄭州 450018
冠心病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改變及老齡化日趨明顯,其發(fā)病率逐年提升[1]。冠心病并發(fā)癥較多,急性心力衰竭是其中較為常見一種,其病情較為嚴重,病死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常規(guī)治療以西藥為主,但是副作用大,影響治療效果。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雖能夠快速有效的緩解患者癥狀體征,但對于機體整體調節(jié)不足,不利于心功能恢復[2]。中醫(yī)認為,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與瘀血阻滯有著重要關聯(lián),治療時應以活血祛瘀為治療原則。該研究旨在觀察祛瘀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8例及觀察組49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49~71歲,平均(59.96±5.91)歲;病程2~6年,平均(3.91±0.40)年;NYHA分級:Ⅱ級17例,Ⅲ級15例,Ⅵ級16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50~72歲,平均(60.02±5.96)歲;病程2~6年,平均(3.93±0.43)年;NYHA分級:Ⅱ級19例,Ⅲ級16例,Ⅵ級14例。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經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胸片X線等檢查確診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診斷標準[3-4]:呼吸困難、胸部悶脹、燒灼樣痛,呼吸短促、惡心、頭暈,皮膚濕冷,動脈血氣顯示氧飽和度低,二氧化碳水平下降,X線示心界擴大,肺門有蝴蝶形態(tài)片狀陰影,心尖搏動減弱,中醫(yī)辨證為心血瘀阻證[5]。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患者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藥物禁忌癥、依從性差者,排除合并惡性腫瘤者及妊娠哺乳期患者。
1.4 方法 兩組均給予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2986)口服,12.5 mg/次,2次/d;氫氯噻嗪(廣東三才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3235)口服,25 mg/次,2次/d,隔日1次;氯丙嗪(常州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2161)口服,25 mg/次,2次/d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增加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生產,型號S/T-D30BiPAP)吸氣壓力初始值設定為8 cmH2O,逐漸提升至20 cmH2O,上升頻率2 cmH2O/次,呼氣壓力初始值設定為2 cmH2O,逐漸提升至5 cmH2O,上升頻率1 cmH2O/次,吸氧分數(shù)40%~100%,呼吸頻率18~24次/min,延遲時間5 min,吸氧分數(shù)<40%,心率60~100次/min,連用24 h觀察病情,病情緩解后即刻停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祛瘀方口服治療:黃芪24 g,丹參18 g,附子12 g,川穹12 g,山楂9 g,大棗9 g。水煎后分早晚兩次分服,1劑/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并對比療效。
1.5 觀察指標 ①血氣指標水平比較: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CO2分壓(PaCO2)、pH值、血氧分壓(PaO2)及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②心功能:采用動態(tài)超聲心動圖檢測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心搏量(SV)水平,并進行對比;③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④臨床療效:顯效:呼吸困難、粉紅色泡沫痰等癥狀體征消失,血氣指標水平恢復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血氣指標水平改善幅度>40%;無效:未達有效標準[6];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PaCO2、pH值、PaO2及SaO2水平改善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心功能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LVESV、LVEDV、LVEF及SV水平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明顯提升,觀察組提升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時間PaCO2/mmHgpH值PaO2/mmHgSaO2/%對照組(n=48)治療前42.91±9.657.03±0.0975.02±1.5977.98±8.40治療后34.50±4.01△7.21±0.06△85.33±1.63△83.01±8.51△觀察組(n=49)治療前42.95±9.707.02±0.0875.03±1.6178.01±8.43治療后29.99±2.01△▲7.38±0.04△▲92.01±1.88△▲93.66±8.99△▲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時間LVESV/mL/m2LVEDV/mL/m2LVEF/%SV/mL/次對照組(n=48)治療前146.01±30.02199.96±41.1328.93±3.0534.09±3.55治療后106.22±20.02△149.91±27.73△34.02±3.13△46.91±3.81△觀察組(n=49)治療前146.03±30.04200.02±41.0928.96±3.0134.10±3.49治療后123.33±25.11△▲175.51±29.99△▲39.21±3.22△▲60.11±3.90△▲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惡心嘔吐2例,心律失常1例,再發(fā)心肌梗死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8.16%;對照組惡心嘔吐1例,心源性休克2例,再發(fā)心肌梗死1例,心律失常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4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1.2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臟功能及結構突發(fā)異常,引起心排血量短期內明顯降低,導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受累心室后向靜脈急性淤血[7]。冠心病是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誘因之一,患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暈厥、休克、肺部啰音、室性奔馬律等癥狀體征,臨床研究證實,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可達30%左右,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雖能夠達到一定治療效果,但是副作用顯著,影響整體治療效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合并急性肺水腫,導致患者肺順應性降低,肺泡通氣量減少,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低血壓癥狀。因此,臨床治療時,改善血氣水平,糾正低氧血癥是治療的重點。常規(guī)藥物治療主要以吸氧、強心、降壓、利尿為主,卡托普利、氫氯噻嗪、氯丙嗪等是其中較為常見的幾種,其能夠作用于RAA系統(tǒng),抑制ACEI及緩激肽水解,減少水鈉潴留,舒張血管,減少醛固酮分泌,增加胃腸道對Na+的排泄等改善患者心臟功能[9]。機械通氣能夠通過控制液體滲出,提升肺部靜水壓及功能殘氣量,改善肺水腫及心肌細胞缺氧狀態(tài),促進肺泡內液體代謝及肺泡、小氣道充盈,調節(jié)心臟充盈壓及胸腔負壓,達到改善內環(huán)境及氧合功能的效用,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療效得到臨床一致肯定,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并不明顯,影響治療效果[10]。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在中醫(yī)學中并無對應病名,依據(jù)患者癥狀體征可歸屬為“真心痛”“胸痹”“心痛”范疇,《靈樞》曰:真心痛,心痛甚,夕發(fā)旦死,旦發(fā)夕死,中醫(yī)認為,外邪、瘀血、痰濁等因素與真心痛的發(fā)生發(fā)展均有著重要關聯(lián),心陰虛、心陽虛為疾病的病理基礎,血瘀、痰濁是疾病的病理產物,形成后又轉為致病因素,相互轉化,病情纏綿,時日漸久,痹阻心脈,加之飲食不節(jié),脾胃損傷,運化失常,內聚成痰,痰多阻絡,導致血瘀,心失所養(yǎng),不通則痛,治療時應以活血通絡化痰為治療原則[11]。祛瘀方中以丹參為君藥,活血生新,祛瘀調經;以黃芪為臣藥,補陽不足,助氣活血;以附子、川穹、大棗、山楂共為佐使,辛散溫通,通達氣血,益氣養(yǎng)血,行氣散瘀,助陽祛邪。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調理臟腑,行氣止痛之功。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aCO2、pH值、PaO2、SaO2、LVESV、LVEDV、LVEF、SV水平改善幅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證實在給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同時,聯(lián)合祛瘀方能夠更為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臨床分析認為,黃芪[12]抗應激反應效果顯著,能夠有效調節(jié)心肌收縮力,通過擴張冠狀動脈,有效改善心肌血供,同時能夠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丹參[13]內含有丹參酮,能夠有效消除血瘀,通經止痛,附子[14]能夠通過擴張血管,提升患者心肌收縮力及心輸出量,加快心率,改善血液循環(huán),川穹[15]內所含有的川芎嗪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減輕血管阻力,提升血流量,促進心肌血氧供改善,減少機體心肌氧耗水平,大棗[16]內維生素含量豐富,具有健全血管,調養(yǎng)機體,補血益氣功效,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內調臟腑,外補不足,標本兼治,實行多途徑、多靶點聯(lián)合治療,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用祛瘀方治療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更為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促進心功能改善,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