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華
(大冶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5)
目前為止,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含銅礦物大約有280多種,主要礦物有16種。世界上銅礦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秘魯、澳大利亞、贊比亞、非洲剛果、加拿大中東部和俄羅斯等國家。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銅金屬儲量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4[1],而在產(chǎn)量方面,智利是全球最大銅產(chǎn)國,2017年其產(chǎn)量約占全球產(chǎn)量的47%。從礦床規(guī)模、銅金屬品位、礦床物質組成和開采條件等因素來看,中國銅礦資源在質量和品質方面均比較差,國際競爭力低,特別是富銅礦資源不足,已是公認的事實[2]。因此有必要采用更加高效的選礦開發(fā)和綜合利用技術。
銅礦石包括硫化礦和氧化礦兩大類,硫化銅礦石主要采用浮選工藝處理,而氧化銅礦石多采用浮選與濕法冶煉相結合的方式。近年來,在硫化銅浮選工藝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xiàn)在浮選藥劑、浮選工藝和浮選設備等方面。
原礦多元素化學分析結果見表1,銅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1、表2可知:原礦礦石化學成分較為簡單,可供選礦回收的主要元素為銅,品位0.98%,貴金屬金、銀含量分別為0.57g/t、5.82g/t,注:金、銀單位為g/t,下同。可作為綜合回收利用的對象,其它如鐵、鉛、鋅等有價金屬元素均因含量太低,綜合利用價值不大。銅物相分析結果表明,礦石中銅礦物主要以硫化銅形式存在,品位0.918%,分布率92.63%,其中原生硫化銅品位0.675%,分布率68.11%。礦石中氧化銅礦物品位0.073%,分布率7.37%,其中自由氧化銅品位0.045%,分布率4.54%。
為選擇合適的粗磨細度,進行磨礦細度浮選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3,不同磨礦細度浮選尾礦銅粒度篩析結果分別見表4~6。粗磨細度試驗結果分析如下:
(1)磨礦細度-74μm49.4%提高到60.5%,選銅回收率94.81%提高至96.21%,增幅1.40%;伴生金回收率71.10%提高至71.70%;伴生銀回收率70.76%提高至71.69%。其中在磨礦細度-74μm55.2%時,選銅回收率95.62%,尾礦0.048%。
(2)磨礦細度-74μm49.4%提高到60.5%,浮選尾礦中+125μm粗粒級銅分布率49.77%降至25.17%;-38μm細粒級銅分布率32.82%增加至51.70%;-125~+38粒級范圍內,銅品位較低,回收效果較好。
(3)一般來說,硫化礦浮選合適的粒度范圍在10~74μm之間,在磨礦細度放粗條件下,不僅需要滿足提供適宜的浮選入選粒度,同時也要盡量避免存在“欠磨”[3]。綜合考慮,選擇原礦粗磨細度為-74μm55.2%。
表3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表4 -74μm49.4%條件下尾礦銅粒度篩析結果
表5 -74μm55.2%條件下尾礦銅粒度篩析結果
表6 -74μm60.5%條件下尾礦銅粒度篩析結果
為選擇合適的捕收劑種類,進行捕收劑種類試驗,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7。從試驗結果分析可知:
(1)采用單一用藥制度,丁黃、MB作捕收劑兩者選銅指標相當,戊黃作捕收劑,捕收性能更強,選銅回收率95.62%,相比前兩者選銅回收率提高約0.4%。若結合伴生金銀指標,單一丁基黃藥作捕收劑時,伴生金銀指標稍差,分別為70.22%、70.07%,相比另兩者要低1%左右。
(2)采用混合用藥制度,戊黃與丁胺混合捕收劑,相比丁黃與丁胺以及MB與MOS混合捕收劑,捕收性能稍好,選銅回收率95.72%,另兩者選銅回收率相當。此外,混合用藥條件下,三者伴生金銀指標差別不大。
(3)混合用藥相比單一用藥,具有更好的捕收效果,強化了目的礦物的捕收,有利于提高選礦回收率,這主要因礦物在解離過程中,解離面存在不均勻性,利用混合用藥的“協(xié)同效應”,能更充分地回收目的礦物[4]。從上分析,本次試驗捕收劑選擇戊黃與丁胺(3∶1)混合捕收劑。
圖2 捕收劑種類試驗流程
為確定合適的浮選時間,在粗磨細度-74μm55.2%條件下進行浮選時間試驗,同時也對比進行了現(xiàn)場磨礦細度(-74μm~68%)條件下浮選時間試驗,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8~10,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選銅回收率與浮選時間關系曲線見圖4。從試驗結果分析可知:
(1)在粗磨細度-74μm55.2%條件下,隨著浮選時間的延長,在浮選時間達到26min后,銅回收率增幅較小,且品位相對較低,接近浮選終點。初步確定粗選時間為9min,掃選時間為18min。同時,在浮選時間達到3min時,精礦品位21.23%,達到4min時,精礦品位20.13%。綜合考慮,選擇粗選Ⅰ(優(yōu)先)時間為3min,粗選Ⅱ時間為6min。
(2)在現(xiàn)場細度-74μm66.7%條件下,隨著浮選時間的延長,在浮選時間達到22min后,銅回收率增幅較小,接近浮選終點。按不同回收率計,對比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所需浮選時間,見表8。
(3)從表8可以看出,磨礦細度對浮選速率有著明顯的影響,磨礦細度越高,目的礦物上浮速度快,所需浮選時間短,同時也有利提高品位[5]。在細度放粗條件下,試驗研究采用混合用藥強化捕收的同時,通過延長浮選時間,盡可能提高粗掃選段選礦回收率,也能達到現(xiàn)場細度條件下的選礦指標。
表7 捕收劑種類試驗結果
圖3 不同磨礦細度浮選時間試驗流程
表8 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選礦指標與浮選時間關系
表9 -74μm55.2%條件下浮選時間試驗結果
表10 -74μm66.7%條件下浮選時間試驗結果
圖4 不同磨礦細度條件下選銅回收率與浮選時間關系曲線
3.4.1 現(xiàn)場流程試驗
在粗磨細度-74μm55.2%條件下,根據(jù)現(xiàn)場“二粗三掃一精”浮選流程進行開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5,試驗結果見表11。在一段磨礦細度-74μm55.2%條件下,經(jīng)“二粗三掃一精”浮選流程,獲得產(chǎn)率4.56%,銅品位19.95%,銅回收率91.76%的開路選礦指標。
圖5 現(xiàn)場開路試驗流程
表11 現(xiàn)場開路試驗結果
3.4.2 中礦粒度分析
將上述現(xiàn)場流程試驗中粗選Ⅱ產(chǎn)品(精礦2、中礦1),以及掃選Ⅰ產(chǎn)品(中礦2)合并進行粒度篩析,試驗篩析結果見表12??梢钥闯觯~礦物的嵌布粒度呈粗細兩端分布,分別主要集中在+74μm粗粒級以及-38μm細粒級,其中+74μm粗粒級占19.61%,-38μm細粒級占70.42%。余下9.97%分布在-74~38μm粒級。結合銅礦物粒度嵌布特征,后續(xù)將掃選Ⅰ并入到粗選Ⅱ進行中礦再磨試驗。
表12 中礦銅粒度篩析結果
3.4.3 中礦再磨試驗
在現(xiàn)場流程基礎上,優(yōu)化流程結構(將掃選Ⅰ并入到粗選Ⅱ),并進行中礦再磨試驗,試驗流程見圖6,試驗結果見表15。試驗結果分析如下:
(1)將掃選Ⅰ并入到粗選Ⅱ,優(yōu)化流程中礦不磨(-74μm69.7%),直接精選,與現(xiàn)場流程相比,精礦品位相當,選銅回收率91.76%提高到91.97%,增幅0.21%??梢钥闯?,僅通過提高粗選段回收率,對提高總回收率效果并不明顯。
(2)從表13可知,中礦再磨細度-74μm76.8%提高到-74μm81.3%時,選銅回收率92.58%提高到92.97%,繼續(xù)提高再磨細度至-74μm87.8%時,選銅回收率93.08%,回收率增幅趨于平緩。由此可見,磨礦細度-74μm81.3%時,已達到中礦再磨細度要求。
(3)中礦再磨細度-74μm81.3%條件下,優(yōu)化流程與現(xiàn)場流程相比,精礦品位略有提高,選銅回收率91.76%提高到92.97%,增幅1.21%。說明,在原礦一段粗磨條件下,通過提高粗選段回收率的同時,有必要對中礦進行再磨,才能達到原礦粗磨的預期目標。
(4)從表14看出,中礦再磨精選相比不磨直接精選,精礦品位與作業(yè)回收率均有明顯提高,進一步說明中礦再磨的必要性。究其原因,在于一段磨礦細度放粗(-74μm55.2%),相比現(xiàn)場一段磨礦細度(~68%),目的礦物單體解離程度降低,貧連生體比例增加,部分富連生體在粗Ⅰ段(優(yōu)先)能進入銅精礦,貧連生體可浮性差,需要較長的時間上?。◤娀妒铡⒀娱L粗選Ⅱ時間)[6],同時這部分產(chǎn)品(中礦)還需進一步單體解離(中礦再磨),才能實現(xiàn)原礦一段粗磨預期目標。
表13 優(yōu)化流程與現(xiàn)場流程指標對比
表14 不同再磨細度與精選作業(yè)指標對比
表15 中礦不同再磨細度試驗結果
圖6 中礦再磨試驗流程
綜合上述粗磨條件試驗,在此基礎上進行閉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7,試驗結果見表16。在一段磨礦細度-74μm55.2%、中礦再磨細度-74μm81.3%條件下,經(jīng)“二粗二掃一精”浮選流程,獲得產(chǎn)率4.58%,銅精礦品位20.37%(Au9.04g/t;Ag93.27 g/t),銅回收率94.40%(Au71.85%;Ag71.78%)的選礦指標。
圖7 粗磨閉路試驗流程
表16 粗磨閉路試驗結果
(1)原礦礦石化學成分較為簡單,可供選礦回收的主要元素為銅,貴金屬金、銀作為綜合回收利用的對象,其它如鐵、鉛、鋅等有價金屬元素均因含量太低,綜合利用價值不大。原礦中硫化銅品位0.918%,分布率92.63%,氧化銅礦物品位0.073%,分布率7.37%,其中自由氧化銅品位0.045%,分布率4.54%。
(2)混合用藥相比單一用藥,具有更好的捕收效果,強化了目的礦物的捕收,有利于提高選礦回收率,這主要因礦物在解離過程中,解離面存在不均勻性,利用混合用藥的“協(xié)同效應”,能更充分地回收目的礦物。
(3)磨礦細度對浮選速率有著明顯的影響,磨礦細度越高,目的礦物上浮速度快,所需浮選時間短,同時也有利提高品位。在采用混合用藥強化捕收的同時,通過延長浮選時間,盡可能提高粗掃選段選礦回收率;同時針對貧連生體中礦采取中礦單獨再磨處理流程,最終實現(xiàn)了原礦一段粗磨預期目標。
(4)針對該礦石,一段磨礦細度由現(xiàn)場的-74μm68%左右放粗至-74μm55.2%、在中礦再磨細度-74μm81.3%條件下,采用“二粗二掃一精-中礦再磨”閉路流程,獲得產(chǎn)率4.58%,銅精礦品位20.37%(Au9.04g/t;Ag93.27 g/t),銅回收率94.40% (Au71.85%;Ag71.78%)的選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