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鋒,王 瀾,王禮平
(1.江西銅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永平銅礦,江西 上饒 334506;2.江西理工大學 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各種金屬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礦產(chǎn)資源儲量有限、不可再生,單一、易選的富礦不斷減少,共生復(fù)雜、難選的貧礦不斷增加,對尾礦的綜合回收利用顯得尤為重要[1-3]。某選鐵尾礦中可回收的礦物主要為黃銅礦和黃鐵礦,長期以來,該鐵礦采用:優(yōu)先磁選鐵—鐵尾銅硫混浮—精礦再磨分選工藝,添加大量石灰維持高pH進行銅硫分離[4-5]。該高堿工藝雖可獲得合格的銅精礦,但生產(chǎn)過程中因石灰用量大,存在廢水難排、精礦難慮,管道易堵等難題[6]。
本研究利用低堿度銅硫分離技術(shù)[7],采用新型高效抑制劑代替大部分傳統(tǒng)添加的石灰,在低堿度條件下實現(xiàn)該鐵礦的銅硫礦物分離。通過一系列的工藝條件篩選和試驗研究,試驗指標完全符合要求。
礦石中可利用礦物為磁鐵礦,存在少量赤鐵礦、褐鐵礦、磁赤鐵礦及鏡鐵礦等。黃鐵礦和黃銅礦是主要回收利用的礦物。礦石中還有微量鐵閃鋅礦、閃鋅礦、方鉛礦、輝銅礦、蘭輝銅礦、斑銅礦、輝鉬礦、毒砂、硫砷鈷礦、白鐵礦、銀金礦等。脈石礦物成份復(fù)雜,以長石—石英、綠泥石—綠云母、透輝石、透閃石—陽起石等為主,其次為各種碳酸鹽礦物,還有少量石榴石、綠簾石、電氣石、石膏等[7-8]。混入圍巖主要為泥質(zhì)粉砂巖。
從礦物成份分析,該礦主要有用元素是Fe,可供綜合回收利用的有Cu、S、Au和Ag。
原礦多元素分析見表1。
原礦粒度分析結(jié)果見表2。
表1 原礦多元素分析 %
表2 原礦粒度分析結(jié)果 %
該試驗主要回收元素為銅跟硫,黃鐵礦和黃銅礦是主要回收利用的礦物。脈石礦物成份復(fù)雜,且黃銅礦嵌布粒度較為復(fù)雜,為了提高銅硫回收率和銅精礦品位,采用“銅硫混浮—銅硫分離”的流程。
設(shè)備:SP-60×100 顎式破碎機,XPS-φ150×150 輥式破碎機, XMQ240×90 錐形球磨機 ,φ200標準篩振篩機, XFD、XFG系列浮選機。
藥劑:乙黃藥,丁銨,SN-9#,Z-200,Na2CO3,DS,水玻璃,石灰,DT-4#,起泡劑F111。試驗用水采用試驗室自來水。
DS單寧酸與檸檬酸的混合藥劑,主要抑制硅酸鹽礦物。DT-4#為改性后的腐植酸鈉,其堿性要比腐植酸鈉弱很多,主要用于抑制鐵礦物,但對硫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混合浮選的好壞,牽涉到整個試驗的銅硫分選指標。為了探求最佳的混浮效果,進行了混浮捕收劑的種類探索試驗,對原礦采用兩次粗選比較浮選效果,組合捕收劑用量為100mL,比例為1∶1,粗選二時藥量減半,抑制劑使用醋酸鈉,起泡劑F111。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jié)果見圖2。
由圖2所示可知,混浮捕收劑在條件相同時,回收率以乙黃藥+丁銨黑藥組合效果較好,均在80以上;品位以乙黃藥+SN-9#,乙黃藥+Z-200,SN-9#這三種較高,但回收率較差。乙黃藥+丁銨黑藥組合時選別效果為好。此時,銅粗選回收率最高,尾礦金屬損失最小。
圖1 混合浮選條件試驗流程
圖2 混浮捕收劑種類對銅浮選的影響
通過浮選捕收劑種類試驗確定乙黃+丁銨的浮選效果較好,控制其他條件一致下,乙黃和丁銨的用量比例控制為1∶1,通過改變藥劑總量探索用量對浮選效果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銅硫混浮時捕收劑用量對銅浮選的影響
捕收劑用量從50g/t增加至200g/t,銅品位呈下降趨勢,回收率從50%增加至88.87%后下降,為保證銅的回收率有保證,尾礦金屬量損失量降低選擇組合捕收劑用量以乙黃+丁銨為50+50(g/t)為好。
為了比較所選組合捕收劑與現(xiàn)場使用SN-9#捕收劑的選別效果,進行混浮SN-9#捕收劑用量試驗,試驗流程同混浮捕收劑乙黃+丁銨用量試驗。
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隨著SN-9#用量的增加,銅回收率呈增長趨勢。但當SN-9#用量增加到一定量后,銅的回收率不升反降。從總體上說,SN-9#的捕收能力較組合藥劑差,尾礦中銅損失偏高。
圖4 SN-9#捕收劑用量對銅浮選的影響
固定混浮捕收劑乙黃+丁銨為50+50(g/t),起泡劑F111,進行調(diào)整劑種類篩選試驗,試驗流程如圖1,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混浮調(diào)整劑種類對銅浮選的影響
試驗結(jié)果顯示,DS對硫的抑制效果最好,所得到的銅品位最高,但回收率較低;Na2CO3對銅的回收率較好,但銅的品位不高,綜合比較Na2CO3的效果較為合理。
試驗條件與混合浮選調(diào)整劑種類篩選試驗一致,選用抑制劑Na2CO3并進行用量試驗試驗,結(jié)果如圖6所示。銅的品位和回收率隨著Na2CO3均為先增加后下降,效果較為明顯,此時用量為1500g/t時,銅的品位和回收率達到最高,效果明顯。
圖6 混合浮選調(diào)整劑Na2CO3用量對銅浮選的影響
通過以上條件試驗確定了捕收劑以乙黃+丁銨為50+50(g/t)、調(diào)整劑Na2CO31500g/t、起泡劑為F111的浮選藥劑制度;試驗混合浮選流程采用一粗兩精兩掃試驗流程,粗精礦空白精選2次,尾礦掃選2次,掃選一精礦與粗精礦進入精選一選別。試驗最終結(jié)果為混精礦銅品位3.25%,銅回收率70.99%;尾礦銅品位0.031%,銅回收率11.06%。試驗混合浮選流程見圖7,試驗結(jié)果見表3。
圖7 混合浮選試驗流程
表3 混合浮選流程試驗結(jié)果 %
混精再磨對提高浮選指標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銅混精指標可以得到顯著提高,再磨之后進行分級。通過小筒再磨、中筒再磨、不磨三種形式比較磨礦效率,最終實驗結(jié)果表明中筒再磨磨礦效率最高,在磨礦時間為12min下,-320目占比82.78%。因此,只有采用中筒再磨,才能達到混精再磨細度要求。混精再磨細度測定試驗流程見圖8,再磨細度測定結(jié)果見圖9。
確定中筒再磨形式,再進行磨礦時間的確定。因為本試驗研究要求不改變現(xiàn)場的工藝流程和設(shè)備,所以根據(jù)再磨細度-320目占80%左右的要求,確定實驗室的再磨時間為11min30s?;炀倌ツサV曲線見圖10。
圖8 混精再磨細度測定流程
圖9 混精再磨磨礦細度測定結(jié)果
圖10 混精再磨磨礦曲線圖
探究低堿度銅硫分離的工藝條件,針對銅硫分離抑制劑種類進行了篩選試驗。試驗流程增加再磨工藝,抑制劑加入銅粗選中抑硫,試驗流程見圖11。試驗結(jié)果顯示,石灰、石灰+ DT-4#、DT-4#、石灰+DS四種不同實驗條件下,試驗指標顯示石灰、DT-4#、石灰+ DT-4#都能夠很好地進行銅硫分離,但從選擇低堿度及綜合技術(shù)經(jīng)濟分析,銅硫分離抑制劑還是以組合抑制劑石灰+ DT-4#為好。此時,銅粗精礦品位適中,銅的回收率最高,達到74.10%。試驗結(jié)果見圖12。
圖11 混精銅硫分離試驗流程
選擇具有低堿效果的組合抑制劑石灰+ DT-4#,對銅的浮選回收效果顯著,需要進一步探究該組合抑制劑用量試驗,試驗流程如圖11,其他試驗條件不變,改變組合抑制劑石灰+ DT-4#的用量,試驗結(jié)果如圖13,隨著抑制劑用量增加,銅品位由9.28%增至12.55%,得到顯著提高,銅的回收率較為穩(wěn)定,都在70%左右,其中組合抑制劑石灰+ DT-4#用量為1000+700(g/t)時效果最佳,品位和回收率最高。
圖12 混精銅硫分離抑制劑種類對銅浮選的影響
圖13 銅硫分離組合抑制劑用量對銅浮選的影響
通過上個試驗確定組合抑制劑石灰+ DT-4#用量為1000+700(g/t),維持石灰量不變,改變DT-4#用量進一步優(yōu)化藥劑用量制度,其他試驗條件基本不變,結(jié)果顯示,隨著DT-4#用量增加銅品位逐步下降,但變化不大;銅回收率先增后降,回收率最高為73.54%,綜合考慮組合抑制劑優(yōu)化試驗,選擇石灰+ DT-4#用量以1000+700(g/t)時為好。組合抑制劑用量優(yōu)化試驗結(jié)果如圖14。
圖14 組合抑制劑用量對銅浮選的影響
經(jīng)過條件試驗,初步確定了以捕收劑以乙黃+丁銨為50+50(g/t)、調(diào)整劑Na2CO3 1500g/t、抑制劑石灰+DT-4#1000+700(g/t)、起泡劑為F111的銅硫分離制度,并增加了粗精礦再磨工藝,最后實驗結(jié)果銅品位25.10%,銅回收率59.62%,尾礦銅品位0.036%,銅損失率為13.50%。銅粗精礦精選試驗流程見圖15,試驗結(jié)果如表4。
圖15 銅粗精礦精選試驗流程
表4 銅粗精礦精選試驗結(jié)果 %
通過前一銅硫分離粗精礦精選試驗,確定了2次混浮粗選,粗一尾礦2次掃選,粗二精礦再磨;再進行銅硫分離,銅粗精礦精選2次,硫精礦精選1次的混合浮選流程,低堿度銅硫分離開路試驗流程見圖16,試驗結(jié)果如表5。
圖16 低堿度銅硫分離開路試驗流程
表5 開路流程試驗結(jié)果 %
試驗結(jié)果顯示,銅精礦品位26.76%,回收率57.82%;硫精礦銅品位0.09%,尾礦銅品位0.037%。在原礦品位較低的情況下,得到的銅浮選指標較好,達到合格產(chǎn)品要求。
經(jīng)過上述條件試驗的探索和開路試驗流程后,進行全流程閉路試驗,閉路試驗流程見圖17,閉路流程試驗結(jié)果見表6。
流程采用混合浮選流程原則,1次粗選,尾礦掃選2次,粗精礦再選,進入低堿度銅硫分離,精選2次得到銅精礦,尾礦進行硫精選1次得到硫精礦。最終銅精礦銅品位26.68%,回收率80.39%;硫精礦品位47.68%,回收率74.82%。
圖17 低堿度銅硫分離閉路試驗流程
圖18 閉路試驗數(shù)質(zhì)量流程圖
表6 低堿度銅硫分離閉路流程試驗結(jié)果 %
(1)礦石中可利用礦物為磁鐵礦,存在少量赤鐵礦、褐鐵礦、磁赤鐵礦及鏡鐵礦等。黃鐵礦和黃銅礦是主要回收利用的礦物。礦石中還有微量鐵閃鋅礦、閃鋅礦、方鉛礦、輝銅礦、蘭輝銅礦、斑銅礦、輝鉬礦、毒砂、硫砷鈷礦、白鐵礦、銀金礦等 。
(2)該試驗主要回收元素為銅跟硫,黃鐵礦和黃銅礦是主要回收利用的礦物。脈石礦物成份復(fù)雜,且黃銅礦嵌布粒度較為復(fù)雜,為了提高銅硫回收率和銅精礦品位,采用“銅硫混浮—銅硫分離”的流程。
(3)經(jīng)過1次粗選,2次掃選,粗精礦再選,進入低堿度銅硫分離,精選2次得到銅品位26.68%,回收率80.39%銅精礦;硫品位47.68%,回收率74.82%硫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