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來
我想念黑龍江的雪。
雪長什么樣子我已記不真切,只依稀記著黑龍江下雪的天氣是非常多的。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地上的雪鋪成厚厚的一層,一腳下去可以漫過高高的靴子。雪融化的感覺很美妙,讓人心曠神怡。
黑龍江的雪天是閃亮的、豐滿的,令人為之動情的?!氨眹L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雪浸白了新月,暈染了松林。
黑龍江補品極多。雪季逛菜場,隨時可以看見各種補品。最多,也是最珍貴的是鹿茸,鄉(xiāng)間的排檔烤著羊肉,家家飯館釀著鹿茸酒,如若不端出一碗,都不好意思亮燈。一碗酒下去,便稍有些醉意,溫潤的液體緩緩流過喉嚨,既辣,又熱,舌尖猶存著些許甜味。身體漸漸熱了起來,就算下著大雪也是很舒適的。靈芝比鹿茸略貴,民間常常流傳著靈芝生食營養(yǎng)不流失的傳言,其實,這是一種誤導。將新鮮的靈芝切成片,放在水中發(fā)開,和雞或甲魚熬成一鍋湯,極為滋補,價格不比烤整只羊貴多少,但口感卻是無可匹敵的。有一個笑話就是講有個人在松下撒了泡尿,兩天后再來樹下已經長滿靈芝。這一是說明靈芝生長力強,二是說明靈芝在東北隨處可見。
雪天的果子,是黃菇娘。大年三十家家果鋪擺出一盤又一盤的小菇娘。賣菇娘的都是手上搓著木串的糙漢子,戴著頂大毛帽,穿著大皮襖,倚在墻上不時喊道:“大哥大嫂過年好嘞!”他們的聲音為本就紅火的街道又添加了些許喧鬧。黑龍江的菇娘很甜,顏色金黃金黃的,所以又叫“錦燈籠”,就像在門外掛了一排亮閃閃的燈籠一般美麗。我吃菇娘都是先將里面的果肉擠出,把皮統(tǒng)統(tǒng)放入嘴中,要吃出聲響,這代表來年將有好運發(fā)生。
雪季的花是達子香。達子香即興安杜鵑,黑龍江人叫作“迎山紅”。每至雪花飄飄,與城市燈火通明相比較,這漫山遍野的火紅是極應景的了。在黑龍江也凍成霜境時的極寒天氣中,依然遍地達子香,河對岸的俄羅斯人也經常跑來岸邊賞花。過境時,在冰面上疾馳的大巴車上也飄蕩著達子香的氣息。沾著雪絲的達子香使我的心綿綿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風雪有時是會引起一絲淡淡的鄉(xiāng)愁的。一次開赴山外小樓品茶賞花,午時突然刮起暴風雪。樓外已是冰凍三尺,而樓內紅茶鍋包肉卻仍溫熱飄香,樓下有幾只傻狍子踩過搖曳的達子香,越過馬路盡頭消失了。屋內暖氣與撞擊在門窗上乒乓作響的寒風旗鼓相當。我們走不了,就一直坐到天色已晚。幾年后,我仍忘不了那天的情景,題筆寫道:
獨酌山外小閣樓,山深松白子香紅。
旗鼓相當風與燭,不知樓外暮色濃。
我想念黑龍江的雪。
(指導老師:盧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