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榮,曾芳蘭,李金蓮
峽江縣人民醫(yī)院供應室 (江西峽江 331409)
慢性宮頸炎屬于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多因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導致病原體侵入感染所致,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白帶增多、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有時會伴有排尿困難、大便疼痛等癥狀,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命質(zhì)量[1]。臨床上使用利普刀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效果良好,而治療期間給予合理的整體護理干預能夠改善預后,提高總體護理質(zhì)量[2]。本研究旨在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在利普刀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婦科確診后擬實施利普刀治療的62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年齡24~57歲,平均(40.52±5.57)歲;病程1~6年,平均(3.55±0.84)年。對照組年齡25~58歲,平均(41.51±5.54)歲;病程2~7年,平均(4.54±0.8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2)對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手術前曾接受過物理、藥物治療;(2)經(jīng)病理檢查顯示惡性病變;(3)合并其他嚴重婦科疾病;(4)意識不清楚,或是患有嚴重精神性疾病,難以配合臨床治療護理的患者[3]。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對患者各項身體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告知其治療期間相關注意事項,予以適當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并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工作;術中密切配合醫(yī)師操作,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時給予藥物鎮(zhèn)痛,并實施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術前除常規(guī)身體指標檢查外,護理人員需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情緒變化,多與患者聊天溝通,了解其性格特征,并以此為基礎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為患者講解手術操作具體步驟、方法及重要性,告知其治療成功的案例;安慰并鼓勵患者,幫助其緩解緊張恐懼、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護理人員應做好充足術前準備工作,檢查LBS-G21-J型利普刀(武漢蘭寶石醫(yī)療設備公司)的功能是否完好、手術包中物品是否齊全。(2)術中護理:手術時應盡可能避開有瘢痕、毛發(fā)處,防止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護理人員應將術中所需的無菌物品準備充分,以減少手術時間;及時建立靜脈液路,嚴格心電監(jiān)護,放置窺陰器時動作一定要輕,以防對患者陰道壁造成損傷。(3)術后護理:術后2周左右,患者可能少量出血,護理人員需按醫(yī)囑嚴格給藥,囑患者30 d內(nèi)不能騎車或干體力活,預防出現(xiàn)提前脫痂情況,若患者的出血量已大于正常月經(jīng)量,則需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此外,術后約2周,患者陰道處可能會產(chǎn)生少量淡黃色分泌物,護理人員應囑其及時進行自里至外的會陰擦洗;制定日常飲食護理方案,讓患者多食用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的易消化清淡食物,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按時到醫(yī)院復查,性生活后及時衛(wèi)生清潔。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宮頸體積變小、光滑;有效,糜爛面積變小、可見紅色肉芽狀組織;無效,患者病癥未有變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4.08,P<0.05
觀察組手術時間為(7.18±3.65)min,術中出血量為(6.15±1.98)ml;對照組手術時間為(13.67±4.87)min,術中出血量為(11.89±2.07)ml。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937、11.157,P<0.05)。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十分常見的疾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導致宮頸癌變。利普刀手術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效果良好,治療期間給予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輔助作用。
整體護理干預的護理措施與護理內(nèi)容更加系統(tǒng)、全面、具體,相較常規(guī)護理模式更具針對性,可更好地發(fā)揮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5]。在整體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行術前心理疏導,可消除或減輕因對擔憂手術效果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確保精神放松、心情平和,避免生理指標發(fā)生變化,減少術中意外情況的發(fā)生;護理人員術前充足的準備工作,能夠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操作時間;同時,術前充分了解宮頸、陰道的解剖結構,能夠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6]。
本研究中,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后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更少,說明該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顯著。術中建立靜脈液路、實施心電監(jiān)護,可使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異常,匯報醫(yī)師處理;輕柔放置窺陰器能夠防止對患者陰道壁的損傷;術后遵醫(yī)囑進行用藥指導及飲食方案的制定,告知患者出現(xiàn)出血、少量淡黃色分泌物時的處理措施,均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身體健康及改善預后,明顯提高總體治療效果及護理質(zhì)量[7]。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明顯提升,說明此干預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對行利普刀治療的慢性宮頸炎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提高總體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