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子揚
一年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交所上市,當天B站CEO兼董事長陳睿在個人賬號下上傳了公司上市的宣傳視頻。
這段兩分半鐘的短片,成為了全站當日瀏覽量最高的視頻,截至今日已經被播放近135萬次,收獲彈幕4.3萬條,其中“合影留念”和“嗶哩嗶哩 - ( ゜- ゜)つロ 干杯~”成為了彈幕中的大多數(shù)。
在過往的經歷中,我們似乎沒有見過和B站的粉絲一樣,對于某家公司的上市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和興奮,就像是自己家的公司上市一樣。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筆者看來是大多數(shù)用戶對B站有著較強的歸屬感和對身份的認同感,而對于那些核心用戶來說,這是將他們聚集到這個社區(qū)最關鍵的驅動力和向心力。
根據QuestMobile的數(shù)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B站約81.7%的用戶是“Z世代”,即出生在1990年至2009年之間的一代人。這部分年輕用戶通常接受過較高質量教育,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著較高需求,并希望通過自我表達和社交行為獲得認同感。
九年前,在彈幕網站AcFun(以下簡稱A站)宕機期間,A站資深用戶徐逸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Mikufans”的小站,這便是B站的前身。A站和B站的出現(xiàn),為那些愛好ACG(動畫、漫畫、御宅向游戲)的年輕人提供了表達和社交的平臺。
在這個平臺中,二次元文化愛好者們能夠更容易的尋找到與自己有著相同喜好的同齡人,而相同的愛好則能夠讓兩個陌生人之間迅速產生認同感,最終他們在相互認同的過程中自發(fā)地形成了這兩個以ACG內容為核心的社區(qū)。
而那個在當初被稱為“A站后花園”的小站,晚進軍ACG市場三年的B站,如今的注冊用戶卻是A站的十倍。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對A站的彎道超車,源于用戶在B站獲得的更強烈的歸屬感。
最初,B站只在特定節(jié)日期間才開放會員注冊,而且必須要回答100道ACG測試題,達到一定分數(shù)后才在當時成為一名身份“尊貴”的B站會員。
時至今日,標準和門檻依然存在,盡管在商業(yè)化驅動下,B站增加了除ACG內容以外的分區(qū)(影視、直播、專欄),同時也開放了普通會員的注冊,但想要成為正式會員卻依然需要通過測試。對二次元文化和社區(qū)主屬性的保護,能夠在外來用戶(三次元)大量涌入時,起到對核心用戶的安撫作用,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社區(qū)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這種對身份的認同和對B站社區(qū)的歸屬感,隨著BML(Bilibili Macro Link)的舉辦,從線上進一步延伸到了線下。2013年首屆BML有800人參與,而到了去年,兩萬張門票在不到兩小時內就全部售罄,Bilibili World漫展更是更為了B站用戶的大型面基活動,三天內吸引了近十萬參與者。
這些有著相同愛好的人們,從虛擬的B站社區(qū)走出,不僅為了滿足人類最基本的對于社交和分享的需求,更是為了作為亞文化愛好者的他們能夠在主流面前得到更多來自于“戰(zhàn)友”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