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鳴
二〇一七《對聯(lián)中國》年度最佳作品獎題南京玄武湖
何須尋六代繁華,千秋勝跡,況更有煙籠古寺,月照高城,趁一湖風起,且來消夏;
最堪憐翠堤紅樹,粉靨青裙,猶記得文苑昭明,武帷公瑾,問十里荷開,可待知音?
『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磺宄跷膶W家余澹心在提及金陵時曾情不自禁發(fā)出了上述感嘆。吳敬梓借《儒林外史》書中人物之口也曾贊道:『真乃菜傭酒保,皆有六朝煙水氣!』的確,南京(金陵)不但自然風光優(yōu)美,歷史文化尤其厚重。寫南京,自然離不開六朝古都、十代都會的印跡。算來,自己也為不少景點寫過楹聯(lián)或詩詞,比如閱江樓、瞻園、莫愁湖、秦淮河、棲霞山、清涼山等,比如城墻磚、六朝松、秦淮八艷等。欲寫南京之玄武湖,既覺得有優(yōu)勢,又覺得不好寫。優(yōu)勢是自己對南京的一城人文以及玄武湖還算是比較了解比較熟悉的,甚至還曾寫過一篇《一帶玄武湖,半部六朝史》的文章,內容是以玄武湖的古代楹聯(lián)為線索來對玄武湖作了一番『游覽』的。不好寫之處也恰在于此。李白、韋莊、吳汝倫、周維藩、單之珩、薛時雨、李烈鈞…… 前人之詩之聯(lián)備矣!自己如果再寫,該如何選取視角、如何立意呢?如何才能表現(xiàn)出玄武湖不同于其它景點的個性來,表達出不同于其它景點的感受和思想感情來呢?
在準備階段,再做進一步了解和熟悉是必不可少的??梢哉f是,知道得越多越好,了解得越廣越好。
了解她的地理環(huán)境,了解她的景色特點,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進入到謀篇布局階段,就是要考慮如何選材,如何剪裁,如何運用語言,如何藝術地表達出主題了。對聯(lián)雖是短短兩行,但卻能博納山川、涵容萬物。除基本格律外,形對意聯(lián)是必需要注意的。上下兩聯(lián)看似平行,實是大有關聯(lián),經(jīng)緯交織,相互配合,從而產(chǎn)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終服務于一個主題。上聯(lián)用了『尋』字,視角隨著走和尋的游覽視角,將看到的周圍景象鋪陳筆下,切時切地;下聯(lián)由眼前景觸發(fā)情感,展開想象和回憶。這里選取的是昭明太子和周公瑾兩個歷史上與玄武湖密切聯(lián)系又知名度很高、分別又是一文一武的代表性人物,這樣,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并激發(fā)想象和感慨。最后,自然又將鏡頭拉回現(xiàn)實,回到眼前:千古風流人物如今安在?只剩下眼前這一湖煙水、十里荷花,他們絢爛盛開的同時,是否寂寞,是否還在等待知音來賞呢?全聯(lián)立意也皆在此處顯現(xiàn)。這是用提出問題的方式作結,不用回答,亦沒有明確答案。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本聯(lián)試圖將一湖美妙景觀、千古歷史厚重以及現(xiàn)實的感受融于一體,其中作者的活動也已暗含在其中了。相信,每一個讀者也會讀景生情,而每一個人又自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加上聯(lián)中幾處自對、領字、句式變幻等技巧,以及比喻、擬人、用典等修辭的綜合運用,我想這副聯(lián)所呈現(xiàn)出的玄武湖,她應該是一個美而雅的,古典又清新的,滄桑又厚重的,有點夢幻朦朧又帶點神秘色彩的。尤其不應該是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火的,而是充滿感情的玄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