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強化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能夠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而在教學小學語文知識的時候,因為小學生學習能力薄弱的緣故,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逐步性提升。其次,便是因為語文課程既具有知識量大,其知識體系又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的特點,所以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采用趣味性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課堂有效性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作為一門必修課程,教師必須要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多加重視。而且,因為小學語文的學科特征,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可能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其中注入趣味性因素。教師通過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傳遞知識,使他們的基礎知識得到有效地鞏固與提升,還需要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行提高,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但是就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而言,其教學模式極為死板,部分學生已經產生了厭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對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綜合性總結,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來制定出更加符合他們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得能夠找到一條教學的新思路。在經過如此的改進之后,才能夠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顯著提升。
一、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弊端,具體如下:其一,便是在教學的時候,不注重與實際生活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生活中的教育才是更加真實的,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突破書本的局限,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進而使得學生能夠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對知識進行理解性記憶。其二,便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過于死板。在對小學語文知識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課本知識具有復雜性、抽象性且數(shù)量大的特點,不少教師為了使學生的負擔能夠減少,在教學的時候,便會選擇進行單純地講解。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更加習慣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純粹的知識講解只會使學生的興趣降低。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好,不少教師甚至也不會留出時間來讓學生發(fā)言,這樣一種教學方式會導致整個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死氣沉沉,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
二、 對語文教學進行趣味引領的策略
(一) 注重將其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
生活處處隱藏著與語文教學相關的知識,而且,學生來自于實際生活,所以一旦他們在學習中遇上與實際生活中相熟悉的事物,就會因為這樣一種熟悉感而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親切之情,這樣的情感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不乏能夠促使學生學習進步的內容,借由這樣的一些內容,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的基礎上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使得自身的語文視野得以開拓。如此一來,便可以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高效。
例如,以《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教學內容為例。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對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進行分析,即“使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對北大荒的美麗富饒有所了解,進而使得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得到培養(yǎng)”,在對這篇文章的主要教學目的進行綜合性分析之后,便可以尋找是否能夠與實際生活相切和的地方。比如說,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創(chuàng)設出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情境,如:“同學們,你們平時在看新聞或者是看書的時候,
有沒有聽說過‘北大荒這個地方?根據你們的經驗,有誰可以給老師說一說嗎?”讓學生能夠在表述中置身于實際的情境,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其次,便是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實物,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同學們,看看老師手上的東西是什么,這是之前老師的朋友從黑龍江給老師寄來的特產……”通過此種方式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感興趣,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然后,便是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知識,來進行教學問題設計,如:“同學們,我們在了解北大荒的秋天之前,有誰可以來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一下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地方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嗎?”設計出與學生實際生活接軌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因為熟悉而在回答的時候更加踴躍。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還能夠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眼光,進而使得他們的語文視野更加開拓。
(二) 注重有效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
既然現(xiàn)今已經處于“互聯(lián)網+”時代之中,那么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便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設計,比如說:“微課”。因為微課自身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方便與充滿興趣。由此,教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微課視頻設計,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微課視頻的吸引下,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以《黃果樹瀑布》這個課時的教學內容為例。首先,教師需要關注的一點,便是教師在進行微課視頻制作的時候,需要注意針對性。因為微課視頻短小,所以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才不會產生視覺疲憊。由此,在制定微課視頻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明白學生在這個課時的學習中存在著哪些困惑,比如說:“在文章的描寫中,為什么用了好幾個動詞來對黃果樹瀑布的聲音進行描寫?”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微課視頻設計,即“第一,將各個描寫聲音的動詞圈點出來,即‘飄、拂、涌、蓋,然后以動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第二,便是在視頻中對這幾個動詞進行組詞講解,并運用進原句中,使學生能夠切實體會”。這樣一來,便可以將原本學生不太理解的內容難度進行降低,進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成就感,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三、 結語
總的來說,因為社會的發(fā)展,使得現(xiàn)今對小學教學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不僅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對學生能力以及各種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當然,在具體教學中,還需要采用趣味性方式,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吳世紅.新課改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7(6):57-58.
[2]何曉梅.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5):185-186.
作者簡介:楊敏,陜西省商洛市,商洛市商州區(qū)城關街道辦事處窯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