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華 高占玲
摘 要:調查社會養(yǎng)老機構中老年人照顧者,了解機構中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對老年人的虐待傾向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并在現(xiàn)狀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前期文獻的回顧整理,制定具有較強可行性及合理性的解決方法及干預方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浙江省杭州市6家社會養(yǎng)老機構111名老年人照顧者調查對象。采用翻譯并修訂的中文版老年人照顧者量表(case)以對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結果表明68.5%的照顧者對老年癡呆患者存在虐待傾向,以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得出照顧者教育程度、照顧者生活安排,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虐待傾向的影響因素。關注社會養(yǎng)老機構中老年人的生活現(xiàn)狀,保護老年人的權益,應及早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預防并減少社會養(yǎng)老機構中老年人照顧者虐待危險行為的發(fā)生。
關鍵詞:社會養(yǎng)老機構 虐待 老年人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于2015年1月選擇浙江省杭州市6家社會養(yǎng)老機構111名年齡18歲以上社會養(yǎng)老機構中的職業(yè)陪護進行調查。
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照顧者為養(yǎng)老機構中的職業(yè)陪護人員;意識清楚,言語正常,與人溝通無障礙,自愿參加且無精神方面疾病;年滿18歲;照顧時間不少于3個月。照顧者排除標準:有語言表達及交流障礙者。
2.調查方法
問卷發(fā)放前調查員了解調查的目的,而照顧者只被告知調查是為了了解他們照顧老年人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不知道這是一項虐待評估的調查,以免影響研究的真實性,取得其知情同意,進行匿名調查。問卷由研究者當面發(fā)放,現(xiàn)場作答。對有疑問的條目調查員現(xiàn)場做出統(tǒng)一解釋,對于不識字或視線模糊的調查對象則采用現(xiàn)場問答的形式,由調查員執(zhí)筆提問,被調查者只需回答即可,對老年人無法獨立作答者,可由照顧者協(xié)助作答,答完問卷后當場收回并檢查有無遺漏。共發(fā)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11份,有效回收率92.5%。
3.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資料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照顧者和老年人的一般資料與照顧者虐待傾向得分比較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將其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運用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法,探討分析照顧者虐待危險得分的影響因素。以≤0.05為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照顧者的一般情況
111名調查對象中,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9.64±10.70)歲。男14名(12.6%),女97名(87.3%)。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22人(19.8%),小學62人(55.9%),中學24人(20.6%),大學及以上3人(2.7%)。婚姻狀況:未婚1人(0.9%),已婚110人(99.1%),離婚0人(0%),其它0人(0%)。主要經(jīng)濟來源:退休金10人(9%),子女5人(4.5%),在職16人(14.4%),職業(yè)陪護71人(64%),其他9人(8.1%)。生活安排:不與老年人同住12人(10.8%),與老人同住99人(89.2%)。照顧時間(31.55±44.19)。
2.被照顧老年人的一般資料
老年人總人數(shù)為111人,年齡60~99歲,平均年齡(83.86±8.213)歲。男21名(18.9),女90名(81.1%)。受教育程度:未受教育20人(18%),小學42人(37.8%),中學37人(33.3%),大學及以上12人(10.8%)?;橐鰻顩r:未婚5人(4.5%),已婚42人(37.8%),離婚3人(2.7%),其它61人(55%)。主要經(jīng)濟來源:退休金104人(93.7%),老伴2人(1.8%),孩子2人(1.8%),其他3人(2.7%)。生活自理情況:完全自理26人(23.4%),部分自理42人(37.8%),不能自理43(38.7%)。患病種類:沒有疾病1人(0.9%),患一種疾病83人人(74.8%),患兩種疾病20人(18%),患三種疾病7人(6.3%)。
三、討論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照顧者照顧負擔的大小,如果老年人的自理程度越好,其照顧者的虐待傾向就越低。本研究中老年人多數(shù)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需要照顧者協(xié)助其完成日常生活事項,時刻注意患者的安全,甚至寸步不離,因此很少有時間參加社會交流等,如果在高強度的勞動之下,工作壓力得不到有效的釋放與理解,則很容易使之發(fā)泄在患者身上產(chǎn)生虐待行為。
照顧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對承受和尋求解決壓力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低的照顧者對疾病及照顧知識匱乏,很難采取正確的應對機制,表現(xiàn)為以情感為導向的應對方法。本研究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缺乏老年人照顧專業(yè)的護理知識和技巧,基本上沒有心理護理,無法對有心理問題的老年人進行疏導,從而影響了老年人生活質量,進一步加重照顧者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并通過虐待老年人而轉嫁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本調查還發(fā)現(xiàn)照顧者的教育程度是虐待傾向發(fā)生的保護因素,文化程度越高,虐待傾向越低。因此,通過多種渠道,為照顧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服務,提高老年人照顧者的綜合素質,是預防并減少虐待危險行為發(fā)生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WHO.Missing voices: views of older persons on elder abuse[J].Geneva,WHO,2002.
[2]Akaza K,Bunai Y, Tsujinaka M.Elder abuse and neglect:social problems revealed from 15 autopsy cases [J]. Leg Med,2003;5(1):7-14.
[3]Krug EG, Mercy JA, Dahlberg LL,.The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J].Lancet, 2002;306(9339):1083- 8.
[4]Ahmad M, Lachs M. Elder abuse and neglect:what physicians can and should do J . Clev Clin J Med,2002;69:801-8
[5]Anetzberger G.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lder abuse: general considera-tions. In: Anetzberger G,ed.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lder abuse[M] . New York:Haworth Press,2005:27-41.
[6]Reis M,Nahmiash D. Validation of the caregiver abuse screen J.Ca-nadian J Aging,1995;14( 1):45-60.
[7]馮瑞新,劉雪琴.照顧者虐待老年人評估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測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A):1290-2.
[8]陳平雁.SpSS13.0統(tǒng)計軟件應用教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4
[9]雷忠愷.老年人虐待的社會問題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