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毛
幸虧他們在,有個近在咫尺的娘家可真好。
膽子小圖
1
得知爸媽正在賣家底兒準備來沈陽定居的消息時,我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不好了。那種感覺就像一個一直被監(jiān)管的人剛獲得了自由,迎風狂奔忘形之時,猛一回頭,發(fā)現有道枷鎖緊跟其后。
老家山美水美,空氣清新得令人沉醉,鄰里和善,街坊合群,且二老身體康健無需照料,跑沈陽來做什么?一把年紀還要重新適應陌生城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不嫌心累嗎?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想要摘掉扣在我頭上的那頂“不獨立”的帽子,但因為爸媽不配合,未遂。
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一直在遷徙。讀小學時,我的家四面環(huán)山,屋后還有一條河,我每天放學后都會去河里摸魚。初中學校離家較遠,每天往返很辛苦,我原本打算和其他同學一樣住宿舍,感受一下集體生活,結果把這個想法告訴爸媽的第二天,他們就決定搬家,搬到離學校更近的鎮(zhèn)上去。
媽說搬家不是因為我,而是為了方便爸爸上班,方便她做生意。結果,我上學更便利了——從小學學校到我家需要十分鐘的路程,而初中學校就在我新家的對面。同學們都很羨慕我,殊不知我多想和他們一樣,在宿舍里經營一個屬于自己的小世界。
初中畢業(yè)后,我要去縣里讀高中。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我暗暗為即將成為一個寄宿生做準備。然而,就在開學的前一周,媽媽告訴我,我們又要搬家了。新家依然離學校很近,近到中午午休時可以回家吃午飯,晚上放學后如果二十分鐘內不到家,媽媽就會覺得我在路上出了什么事。
在求學的生涯中始終有爸媽“如影隨形”,真是一種甜到齁的負擔。那幾年,我對獨立和自由充滿期待。還好,讀大學后,爸媽沒再跟著我。
家雖然沒搬過來,但爸媽的心始終是掛在我身上的,一學期他們至少要來看我三次。每次走的時候,媽還要掉幾滴眼淚,總之是各種不放心……
2
爸媽用低價傾銷的方式把老家搬不走的東西都抖落光了,出現在我面前的他們,只帶了兩只行李箱,倒像是出門旅游的。
晚飯時,爸說:“你倆快幫我們找房子,五六十平方米就夠,最好能拎包入住?!?/p>
我心里窩著火,不吭聲,小崔一邊給爸盛湯一邊說:“爸,買房子不能急于一時,您倆就在這住著,別著急,要不——”他轉頭看了我一眼,“咱們一起住吧。來年我們計劃要生寶寶,到時候還要指望爸媽幫我們帶孩子……”
“不不不,”媽使勁兒地擺手,“帶孩子沒問題,但不能一起住?!?/p>
我氣哼哼地說:“你們不就是喜歡看著我嘛,一起住多好,24小時監(jiān)管?!?/p>
爸嘿嘿樂:“我和你媽都老了,怕惹人煩?!?/p>
按照爸媽的意思,能住在一個小區(qū)最好不過,可是我們小區(qū)的房價太高了。我和小崔商量著,幫他們負擔一部分,但爸媽堅決不同意,他們說:“是個窩就行,不能給你們添負擔?!?/p>
最終,爸媽在相鄰的一個老式小區(qū)買了套不到六十平方米的房子。搬家那天,全家人一起吃了頓火鍋,爸舉著酒杯說:“以后這兒就是家了,人老了,再也搬不動了?!?/p>
我雖然生他們的氣,卻也懂他們的用心良苦。對于兒女來說,爸媽在哪,哪兒就是家;可對于爸媽來說,孩子在哪,哪兒就是家。
3
周末,我和小崔去看望爸媽,家里沒人,以為他們去附近的公園跳舞了,便改道去對面的超市采購,結果在超市門前的廣場,我看到了爸。他穿著超市的工作服,正在整理散落到各處的購物車,日頭很烈,他熱得滿頭大汗。
“爸!”他順著聲音的方向看過來,咧嘴笑了,似是解釋也是寬慰:“在家閑不住,都快憋出病來了,我看這活兒挺好,還能鍛煉身體,就來應聘了?!?/p>
爸媽都有退休金,但他們那點退休金,與城市里的物價是不成正比的,他的“閑不住”只是害怕成為我的負擔。我不忍戳穿,問道:“媽呢?”
爸指了指超市:“你媽在里面做保潔。我倆一起上班一起下班,特別好,還認識了挺多朋友。”
我嘆了口氣,說:“早知道這樣,當初何必非要過來,在老家也不至于這么辛苦?!?/p>
爸爸弓著腰,鉚足了勁兒,推著被他攏成一列的購物車上坡,說:“只要能離你近點,干這點活算什么。你不在身邊,我們哪有什么安樂可享啊?!?/p>
爸媽慢慢適應了這里的生活,但我和小崔卻出現了爭吵。
那時,我們已將備孕計劃提上日程,然而,就在我滿心歡喜地鍛煉身體、調理飲食的時候,小崔卻背著我,和朋友在外面喝了一頓酒。那天他特意等到酒氣散了才回家,但還是被我發(fā)現了。因為這事,我和小崔大吵一架,我痛斥他不負責任。
小崔開始沒吱聲,后來忍無可忍,終于爆發(fā):“只是一頓酒,至于嗎?小朱好不容易從云南回來一趟,我們三年沒見面了!喝點酒有錯嗎?”
從戀愛到結婚,小崔從未用這樣的語氣與我講話。此時此刻,是非對錯都不重要,他的態(tài)度才是最具殺傷力的。
我賭氣跑了出去。出了單元門,四顧茫然,我忽然想起,爸媽在這里。
4
夜涼如水,我一邊走一邊哭,來到爸媽家門前,敲開門,看到他們,徑自撲了過去,這才感覺到,幸虧他們在,有個近在咫尺的娘家可真好。
如果爸媽不在這里,我該去哪兒呢?是樓下的肯德基,還是對面的星巴克?在這樣孤獨的夜晚,這些地方能給我一個容身之處,可是那里沒有爸也沒有媽。
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明白,這些年來,爸媽為什么一直跟著我。上學的時候,是為了保護我、照顧我;而現在,是為了給我多一項選擇,讓我在不想前進的時候有路可以退,讓我在陷入婚姻困境時有家可以回。
第二天,我已經恢復平靜。吃早飯時,爸媽說,兩口子在一起過日子,磕磕絆絆在所難免,心平氣和地溝通特別重要。他們一起“哄”我走:“一會兒小崔就過來接你。昨晚他給我們打電話,一直在承認錯誤。你吃飽了就跟他回去吧,別賴在家里?!?/p>
話音未落,響起敲門聲。媽推推我:“開門去,小崔來接你了,趕緊回去吧,你倆都要好好反省。”
我不情愿地挪到門口,正要開門,爸又說:“女兒啊,以后要是再鬧別扭就回家來,別亂跑?!?/p>
嗯,我哪也不去,就回家找爸媽。他們既給我退路、給我依靠,又給我力量;他們收留我、保護我,又放開我。這些年,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底氣來自哪里,現在才終于明白,來自爸媽源源不斷的愛,來自有個永遠可以隨時回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