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對于發(fā)散學生思維,開拓學生思路,加深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理解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引用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對于學生、老師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學生利用思維工具進行大腦風暴,在學習中舉一反三,效率大大提高,一定程度激發(fā)學習熱情。另一方面,老師在用思維導圖備課時,也能做到思路清晰,使得教案簡單明了易懂,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文本閱讀
【作者簡介】曾昭賢,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一、思維導圖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學科知識的特性,學科教學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學段的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復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把概念圖(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諾瓦克博士提出)、知識樹、問題樹等圖示方法的優(yōu)勢特性嫁接過來,同時將結構化思考、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融合進來,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皩W科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基于系統(tǒng)思考的知識建構策略”已被全國五百多所課題實驗學校引入應用。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在教學前應當開展相應的準備活動。教師可以通過話題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導圖制作進行引導。在練習初期,還可以先幫助學生分析文本段落關系,內在邏輯聯系等內容,幫助學生制作思維導圖。也可以先為學生提供幾種導圖模型,讓學生依樣畫葫蘆進行練習。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思維導圖是從宏觀上幫助學生掌握文本結構等內容的工具。這就要求學生要抓住文章主體,弱化對于細枝末節(jié)的關注,提綱挈領。在教學中,老師應不斷提醒學生們注意這一點,指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內容,對文本有基本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繪制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然后,再不斷精細化分析文本,在一級分支下繪制出二級分支、三級分支等等。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讀薄課本,也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僅靠思維導圖本身即可學習文本中所包含的知識點。
思維導圖在閱讀結束后的應用也十分寬泛,老師可以在閱讀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探討語篇中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時學生可以通過他們制作的思維導圖回顧復述文本內容,利用思維導圖中所涵蓋的知識深化理解文本含義,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記憶能力。
二、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分析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北師大版英語教材中,每單元都被切分為五個部分,即Warm-up,Reading,Listening,Grammar,Writing。在此,我們結合教材具體分析一下思維導圖在英語文本解讀中的應用。
Warm-up是每單元的導入部分,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學生應做到對這一單元的背景知識有初步掌握。老師應該做到合理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發(fā)散學生思維,為接下來的聽、說、讀等部分內容做鋪墊。
結合Unit6 Design具體來說,在本單元中,Warm-up列出了四幅圖畫(即Gucrnica—Picasso,Improvisation—Wassily,Bigger Splash—David,Monalisa—Davinci)并有以下問題:“Do you know these paintings and the painters?”“Match the key words with the paintings.”學生在進行討論時,大多會想到圖畫的主題,色彩,形狀等方面。由此我們可以由“painting”這一主體引申出“colours”,“subject”,“shapes”,“style”等一級分支,并在各個分之下,學生還可以討論他們的二級分支,以“colours”為例,可細化出warm,cold,dark,bright等內容。這些學習與討論可以為本單元第一課、第二課做鋪墊。
其次,在Reading中,思維導圖的應用也十分必要。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構建文本內容框架,整合知識,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形成具有各自鮮明特點的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聯系以往學習到的知識整合出新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原本的基礎上學習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閱讀、思維等能力。以“Dream houses”為例,這篇文章的難點是時空描述的亂序,文章寫描寫了租房的位置的不同,接著又跳轉到現在的房子上,回顧了現在房子種種不足后,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他所希冀的、夢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然后又開始描寫他現在所處的那間房子。面對這種文章,如果僅僅依靠苦讀而無對文章結構和內容系統(tǒng)的概念,學習來可能會事倍功半,影響學習積極性。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這一強力工具,將內容進行整合,構架新的文章體系,使得文章由無序變?yōu)橛行?,讓文章的內容變得清晰明了,并且體現了教學中老師的備課能力和教案水平,化繁為簡,有利于學生學習課本知識。
三、結語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搭建知識構架,擴展文本知識內容,升華主題,發(fā)散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英語文本解讀的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課下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思維導圖也有利于教師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加深教師對于文本的全方位掌握,既有利于自我發(fā)展,也提高了教學質量。高中學習英語階段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此階段中對英語掌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進入大學乃至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英語學習的好壞。所以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適當地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引導他們掌握盡可能多的工具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朱雪芹.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2015.
[2]應用于學科教學的思維導圖[J].騰訊讀書,2015,12,15.
[3]中小學外語教學[J].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