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北玲
摘? 要:在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其管理的有效性不僅會影響到班級的秩序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會對學生學習成績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部分重要內容。本文將針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問題? 對策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思想發(fā)育初步成熟的階段,加之青春期對學生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存在諸多情緒,對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阻礙。目前,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主要是需要面對學生叛逆心理、自律性較差、集體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使得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始終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在今后發(fā)展的過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于班級管理工作進行詳細分析,為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奠定有力基礎。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分析
雖然在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現(xiàn)階段學校的教育水平與管理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現(xiàn)階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仍然會存在諸多問題,無法充分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時學生存在叛逆心理[1]。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且身心發(fā)育初步成熟,這一時期學生渴望在學習中證明自己,希望獲得肯定,但是由于自身的認識能力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失敗的情況,并將其失敗原因歸咎于教師與家長身上,對于家長與教師的管理也會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形成叛逆心理狀態(tài),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都會產生諸多不利于影響,而班主任管理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第二,自律性較差。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存在自己的偏好,而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是缺乏對學習的興趣,不具備良好的自覺性,而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游戲或者是其他事物的誘惑,難以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注意力,進而影響到學生自身的學習成績。第三,集體意識不強。在成長過程中,學生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然而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集體活動往往是主要形式,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卻存在輕視集體利益的情況,對于班主任的管理也常常抱有一種輕視的態(tài)度,嚴重阻礙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2]。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對策分析
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的管理對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與責任,并針對班級管理問題進行深度探討,并提出針對性策略,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強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僅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班主任所提出的進一步要求,同時也是班主任尊重學生主觀情緒、差異性的重要前提,在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存在諸多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最為有效的解決措施,就是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思考,承認學生自身的獨立性,并且在日常管理中予以明確,為學生構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在班級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自由、平等,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3]。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做到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并根據班級情況,將學生所提出的意見融入進日常管理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一份子,為班主任今后開展的各項工作奠定有利基礎。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提高自身自律性的重要條件。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班級管理、學科學習往往會受到主觀情緒因素的影響,呈現(xiàn)出不同狀態(tài),而通過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則是可以緩解學生對于班級集體生活所產生的緊張情緒與心理,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減少學生的叛逆心理。因此,班主任在今后對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存在的閃光點并加以表揚,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自身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的日常管理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與參與意識,減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難度,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優(yōu)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3.采取差異化管理方式
由于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成長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自身性格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若是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對整個班級學生采取統(tǒng)一的管理方式,則管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4]。因此,班主任在采取管理措施時,首先是要充分了解班級中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并依照學生的這些數據信息來實現(xiàn)對班級活動的設計。例如,在組織班會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一些擅長主持、表演的學生,來主持班會,而一些擅長繪畫的學生則是可以負責板報制作,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優(yōu)勢,進而營造出更為良好的活動氣氛,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為班主任今后的各項管理工作奠定有利基礎。
4.合理控制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是現(xiàn)階段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較常采用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式。然而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注意“適時、適度、適地”的運用,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或者違規(guī)行為時,班主任就應該采用批評教育,在了解事件前因后果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行為予以指出,肯定學生的正確做法,從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中班主任是學生最常接觸的教育者,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以及班級管理,都會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初中班主任在今后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重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班級管理作出進一步優(yōu)化,通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采取差異化管理方式、合理控制賞識教育等方式,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有效性,為學生營造更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學習質量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明海.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交流,2018,(23):64.
[2]楊曉燕.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讀與寫,2018,(15):24.
[3]王愛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46.
[4]梁柏媛.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8,(2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