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莉
越長大,越孤單,越羨慕小孩兒們之間無憂無慮地吵吵鬧鬧,就算說了“再也不理你了”,轉(zhuǎn)過身又是好朋友。而我們現(xiàn)在反而會在吵架后失去和好的機會,總覺得低不下頭,畢竟“都是要面子的”,可就為了面子失去朋友又有點得不償失,這可怎么辦?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越是熟悉的朋友,越是什么都敢說,開起玩笑“無底線”,吵架也是“拿起來就說”,什么絕交、不往來的狠話真是張口就來,可真能做到嗎?那絕對不可能,冷靜下來都會后悔自己的“心直口快”。其實好朋友之間,吵架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誰能先低頭,用咱東北話說“誰給個臺階下”,大家就能一團和氣地和好了。但是,誰來先低頭呢?
很多同學都說,誰錯了,誰低頭,誰道歉。那么反過來想,你們?yōu)槭裁闯臣埽€不是因為分不清誰對誰錯,都覺得自己有理有據(jù),想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所以這才有了爭吵,那么如果還“堅持”這樣的觀點,那么很可能一次和好的機會又演變成口水大戰(zhàn)。
其實,任何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都有自己的道理,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也不一樣,你不可能要求誰都能完全同意、附和你的觀點。所以,你就要分清,所謂的對錯真理和一個真心相交的朋友,孰輕孰重。
其實,爭吵的時候,每個人都容易激動,等冷靜下來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吵架的原因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細細回想自己可能都覺得有點可笑,但是吵架時的“狠話”歷歷在目,要面子的少年人總希望對方“給個臺階下”,于是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尷尬地架在那兒,這時不妨拋去面子,畢竟朋友可是更重要的。
吵架之后,首先做到的是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去想想你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矛盾點在哪里,是不是真的解決不了。千萬不要糾結(jié),為什么你說服不了對方,而是反思自己有沒有問題,可以試著去站在對方的角度觀察事情,也許你就會主動地去找你的毛病在哪里,不要傻傻地去以為就是朋友的錯,自我檢討,就算錯的是他,在你承認錯誤后,他也會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不過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在“風口浪尖”就去溝通。在自己還沒有完全冷卻下來的時候,不要著急挽回友情,因為往往朋友之間吵得越兇就證明兩個人的關(guān)系就越好,所以想要真正和好還是需要解開心結(jié),找到問題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冷靜下來之后,也找到了問題所在,也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這時再解決問題是比較穩(wěn)妥的,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前面說了,關(guān)系越好,可能在爭吵時說話越不拘小節(jié),所以既然你是抱著和好的態(tài)度,就要收斂自己的個性,放低姿態(tài),拿出誠意,好好聊,把誤會解開,讓友誼的小船繼續(xù)航行。
也許,當面道歉有點難為情,不妨打個電話、發(fā)個信息,把自己的情誼表達一下,有時沒有面對面的交流,大家反而會放得開。其實,不要小瞧文字的魅力,簡短的文字,清晰明了,還可以把原本劍拔弩張的語氣弱化,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后要提醒大家,吵架后的溝通不是去掰扯是非對錯,而是要修復友誼的裂痕,而且朋友之間就是平等的關(guān)系,沒有誰對誰錯,所以不要以教育者的姿態(tài)繼續(xù)說教,繼而引發(fā)對方的反感,可能會把一場好好地交心談話,變成另一場爭吵的開場。朋友之間交往,不要總是糾結(jié)對錯,那樣是永遠無法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爭來爭去,會讓友誼的裂痕越來越大,最終將失去這段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