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良
摘 要:通過分析高中語文遠程直播教學的利弊,結合遠端語文教學中的教學實際,對高中語文遠程直播課堂教學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研究,并嘗試性地找出遠端語文課堂教學改進的方法,以促進與前端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融合。
關鍵詞:高中語文;遠程直播;教學
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全國中小學教育的一種嶄新模式。筆者所在的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第一中學,早在2009年就開通了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wǎng)校同步的網(wǎng)絡遠程直播教學,并創(chuàng)辦了網(wǎng)絡直播班。網(wǎng)絡直播的教學模式,在前端是動態(tài)的生成課堂,但在我們遠端則是趨向于靜態(tài)接受式的課堂。在課中,遠端學生接受前端教學,極易被前端師生引導,但不能完全融入課堂的真實情境,容易導致遠端語文課堂失去應有的生機。當遠端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限制,失去了學習的主體性,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展開有效訓練,也就很難達成教學質量的飛躍。但以“強度高、難度大、進度快”著稱的前端大容量的語文課堂,會使筆者所在的遠端學生措手不及,難以應對。
面對此種困境,筆者認為:遠程語文教學應以“同步直播、資源共享”為宗旨,堅持落實“課前、課中、課后”三分段教學模式;遠端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切實做到“直播為主、錄播為輔、適時板書、合理靜音”。正所謂:教以引為主,學以主為先。唯有引導和自主學習相得益彰,教與學方能相互促進。
一、課前準備應“剛柔并濟、虛實相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泵鎸Α案咂瘘c、大容量、快進度”的遠程語文教學,遠端師生沒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難以應對的。而課前準備又并非單線進行,它需要師生雙向互動、“剛柔并濟、虛實相生”。
所謂“剛”和“虛”,就是指遠端教師在前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的基礎上,根據(jù)遠端學生的學情適度地取舍,即課前預習內(nèi)容的布置、課文閱讀的安排、導學案的制訂等,所有這些內(nèi)容都要緊貼遠端學生的實際學情。所謂“柔”和“實”,即學生完成作業(yè)的實際情況。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完成預習內(nèi)容時可能彼此之間存在時間、質量上的不確定性,存在先后、快慢、高低之分,這就需要遠端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適時調整學生的預習內(nèi)容。學生在一次次的預習中提升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規(guī)劃能力,從不合理到合理,從不適應到適應,師生之間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彼此依存、剛柔并濟、虛實相生”的良好狀態(tài)。
“剛”和“虛”不等于無視,“柔”和“實”也不等于占據(jù)。遠端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遠端學生也要以教師為主導進行學習,努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要把“剛”與“柔”、“虛”與“實”始終貫穿到語文教學的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中,讓“剛柔并濟、虛實相生”成為遠程語文教學課前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基石。
二、課中應對要“動靜結合、全力以赴”
課堂是開展遠程教育的主陣地。在這里,有前端教師的精彩講解,有前端學生的積極配合,有前端學校的優(yōu)質資源。殊不知,前端師生熱鬧非凡,遠端師生卻靜止觀看,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的“動靜結合”,這更不是遠端課堂教學的方向。為此,我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動靜結合”之道。
對教師而言,適時的板書、提醒和靜音,無不需要我們遠端教師在課堂上完成。當學生聽課時,我們要靜靜地觀察;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忘記做筆記時,我們要適時提醒;當前端老師講到某個重要知識點時,我們要適時板書;當前端組織課堂討論時,我們也要合理靜音、組織討論。總的來說,只有我們遠端教師在直播課中運用好“動靜結合”之道,才能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緊湊而有序。
對學生來說,學生看似兩耳在聽、雙眼在看,實則內(nèi)心是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思維并沒有與前端教學同步。那真正的“動靜結合”該是怎樣的呢?其實,它是師生共同配合的結果。聽課時,學生要根據(jù)課前準備做到心中有書、心中有數(shù)、外靜內(nèi)動;看視頻時,學生要手中握筆、眼中有師,外動內(nèi)靜;討論時,學生要根據(jù)老師適時的靜音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靜中有動;練習時,學生要在限定時間內(nèi)認真思考、規(guī)范作答,動中含靜。
可見,我們遠端的學生在面對一堂集視覺、聽覺于一體的直播課時,需要努力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唯有如此,遠端的學生方能領悟“動靜結合”之妙,提升自主學習和規(guī)劃的能力,讓自己的學習生活變得充實且精彩。
三、課后反饋需“張弛有度、有的放矢”
一堂語文直播課,除了課前的準備、課中的應對,還應有課后的反饋。課后的安排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規(guī)劃能力為主,顯現(xiàn)出“張弛有度、有的放矢”。
面對前端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遠端是全部使用還是有所取舍,這就需要有個“度”,需要遠端的老師根據(jù)遠端學生的能力層次作一個合理的選擇:課后分層練習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也是需要遠端的老師例行檢查的,故而我們要“張其本”,在適當取舍的情況下讓學生緊張起來;課后閱讀安排是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最佳方式,故而我們要“弛其心”,在合理的時間分配下讓學生放松下來。
在遠程教育高強度、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特點下,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規(guī)劃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做好規(guī)劃、快樂成長,在“張弛有度、有的放矢”的學習生活中達到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