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第四中學/王順元
閑來無事讀了《和美家庭》一書,讀到“團結(jié)鄰里,好鄰居勝親戚”時,我一下子聯(lián)想到我們單元和諧的鄰里關系,感慨良多,用句俗話說就是“遠親不如近鄰”。
要說鄰居,我們單元的住戶肯定首先要感謝一樓的蔣爺爺和蔣奶奶。老兩口為人和善,平易近人。在樓下碰面時,都是還沒等人開口,老兩口就先微笑著打招呼。誰家有事,就把鑰匙臨時放在蔣爺爺家,家里來人直接去蔣爺爺家取就行,方便了鄰里。平常,蔣爺爺老兩口還是義務看管員,電動車放樓下,不上鎖也根本不用擔心,蔣爺爺老兩口看得很緊。儲藏室、走道里的燈不亮了,蔣爺爺都及時修換。用他的話說:年輕人上班忙,我又沒事,全當鍛煉了??矗@心態(tài),肯定高壽。
前年,蔣爺爺?shù)膬鹤咏Y(jié)婚,全單元的人都去祝賀,都主動幫忙,把蔣爺爺家的喜事當成了本單元所有人的喜事。有一年春節(jié)前,蔣爺爺和蔣奶奶擦門,不小心將門關上了,正在著急時,正好我爸爸從外邊回來。爸爸怕只穿著秋衣秋褲的老兩口凍著,就趕緊將兩位老人讓到我家里,泡上茶,然后打電話給他兒子,告訴兩位老人別著急,慢慢等。鄰里之間就是這樣,互敬互愛,關系就越來越融洽,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每個人都會伸出溫暖的手。
常聽人抱怨說,現(xiàn)在住樓房,各家各戶獨立封閉,鄰里之間交流少,甚至會出現(xiàn)同住對面不相識的情況??稍谖覀儐卧@種情況基本不存在。每逢城子坡大集,單元的女主人大多是結(jié)伴同往,一個人在樓下喊一嗓子:“趕集啦!”不一會兒,各家女主人就都打開家門,到樓下集合,有說有笑地趕集去了。
夏天晚飯后,我們單元的人幾乎每天都會在樓下集會,我們自稱“開會”,實際就是侃大山,上至國家大事,下到雞毛蒜皮,都能熱烈地討論一番。天長日久,潛移默化,愉悅了心情。鄰里之間無話不談,感情也越來越真摯,你替我看下孩子,我順便幫你買饅頭,這些看似日常小事,但都是老百姓的大事,有的甚至是燃眉之急。鄰里伸伸手,困難瞬間無。高高興興上班去,高高興興回家來,工作生活很坦然,這是遠方親戚所不能給予的。
當然,生活中也有鄰里相惡的現(xiàn)象。有的是因為樓上漏水了,樓上樓下鬧矛盾;有的是因為樓上小孩子鬧騰,弄得樓下不得安寧,相互埋怨。如果不能及時化解矛盾,積怨太深,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必然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工作生活。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學習“六尺巷”的處理方式,謙讓一點,豁達一點,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不去對抗,而是積極想處理問題的方式和辦法。
如何才能促進鄰里關系和諧,書中給出了答案:只要我們秉持以德為鄰、以情睦鄰、以理服鄰、以誠助鄰的理念,從現(xiàn)在做起,從一個微笑開始,從一句問候開始,便會拉近鄰里之間的距離,就能讓鄰里之間充滿友愛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