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舷
4500米級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順利完成在千島湖的29天,總計43個潛次后,搭乘“大洋一號”遠赴南海進行首次海試的消息傳出后,立刻引起世人關注。中國深海探測的“龍之隊”業(yè)已成軍,“蛟龍?zhí)枴薄昂}執(zhí)枴薄皾擙執(zhí)枴边@“三龍”為代表的深海裝備體系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即將為中國的深海探測及獲取大洋資源訊息諸方面,建功立業(yè),威名遠揚!那么——
2012年6月24日,這一天是13億中國人歡欣鼓舞的時刻,同時也是人類科技史光輝耀眼、彪炳史冊的日子——位于7000米深海的“蛟龍?zhí)枴睗撍畣T與相隔幾百千米外的“天宮一號”航天員,穿越浩渺蒼穹,互致問候。
“蛟龍?zhí)枴薄疤鞂m一號”里6位中國人實現了中華民族“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九洋捉鱉”的夙愿,使中國成為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國人終于躋身深??碧降氖澜缥枧_。
人類探秘深海的夙愿由來已久。一個半世紀以前,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創(chuàng)作了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小說的最大亮點是在科學和發(fā)明的基礎上引用大量確鑿數據,說明“鸚鵡螺號”長期滯留在大海深處的科學設想和依據,為人類未來探索深海的工具制造提供了寶貴的摹本。
1960年瑞士探險家Jacques Piccard以及美國海軍中尉Don Walsh駕駛深海潛水器“迪里雅斯特號”實現了人類第一次探底馬里亞納海溝。原以為由此可以引發(fā)各國政府對深??茖W考察的注意,孰料,當時實力雄厚的超級大國正忙著太空競賽,無暇顧及海洋。沒有資金投入,哪怕是規(guī)模不大的海洋科考活動都難以進行,因為我們是陸地動物。
一直到2012年3月,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駕駛耗資數百萬美元研制的單人潛水器“深海挑戰(zhàn)者號”,再次實現人類第二次探底馬里亞納海溝。
卡梅隆的深海探險行動震驚世界,從政府組織到科學機構,人們猶如大夢初醒般地感喟,我們對月球,甚至是對太空的了解竟然比自己的家園——地球都多。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而人類對海洋的探索面積尚不到海洋面積的5%,這的確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事情。
需要說明的是,在詹姆斯·卡梅隆成功探底馬里亞納海溝后,有不明就里的中國網民自慚形穢地表示:我們以舉國之力怎么不能與一己之力的美國冒險家抗衡呢?
你可能不知道,除導演身份外,卡梅隆還是資深的海洋科學探險家,癡迷深海探險數十載,擁有的財富也讓他不愁資金來源。此外,卡梅隆還有一個好幫手,那就是上文提到的曾創(chuàng)造世界深潛紀錄的美海軍中尉Don Walsh。
表面上看,我們的“蛟龍?zhí)枴毕聺撚涗洖?000多米,比“深海挑戰(zhàn)者號”少了3000米,但后者只是單純的下潛,而“蛟龍?zhí)枴笔窃跇O限海底進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動,包括機械手臂抓取海底標本,進行陸海實時通信聯絡等。所以說,“蛟龍?zhí)枴焙汀吧詈L魬?zhàn)者號”不是一個級別的深潛器,不可同日而語。
數千米的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最寧靜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生存著古老的原核生物,對原核生物的基因研究,是目前基因研究領域的熱門項目,其中包括極端環(huán)境下的生物。這些生物及其基因資源有巨大的科研和經濟價值,是全球海洋科學家研究的熱點。此外,大洋深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它們對人類未來的生存意義非凡。
海洋蘊藏了全球超過70%的油氣資源,全球深水區(qū)最終潛在石油儲量高達1000億桶,深海是世界油氣資源的重要接替區(qū)。近十年來,人們新發(fā)現的探明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油氣田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又位于深海。
我們擁有300多萬平方千米“藍色國土”,能否了解深海,走向深海,對我們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我們廣闊的領海中蘊藏著360多億噸石油資源,其中大多分布在深海地區(qū)。我國的南海海域還發(fā)現了證明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及生物標志。而深海水合物的開發(fā)被認為是能否掌控未來能源的主要標志之一。
深海潛水器是海洋技術開發(fā)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目前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擁有世界上僅有的五艘6000米級深海載人潛水器。這些裝備到達的范圍遍及海洋的大陸坡、海山頂、火山口、洋脊以及6000米的海底,在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多重要發(fā)現。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1000米、4500米、7000米到10 000米級全海深潛水器的研制能力。作業(yè)功能覆蓋海洋科研、大洋礦產資源開發(fā)、搜救打撈、旅游觀光等。深海潛水器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深??萍紕?chuàng)新能力正在從模仿追趕向齊肩并行、超越領先轉變。逐步形成了以“蛟龍?zhí)枴薄昂}執(zhí)枴薄皾擙執(zhí)枴边@“三龍”為代表的深海裝備體系。特別是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钡膽?,顯著提高了精確獲取生物樣品的可能性和準確性。同時,形成完善的深海生物實驗室研究平臺,為中國海洋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2018年2月,“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工作區(qū)已進行49次下潛,最大潛深2920米,在地形起伏1800多米的區(qū)域內,獲得了大量的精細地形地貌數據和多種傳感器探測數據,表明“潛龍二號”具有高智能自主避障能力和穩(wěn)定航行控制能力,在技術上完全具備了在洋中脊等復雜地形條件下航行探測的能力。
對正在大洋測試的“潛龍三號”,專家表示,它和“潛龍二號”雖然是“孿生兄弟”,但“潛龍三號”在“潛龍二號”的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優(yōu)化升級。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最大續(xù)航能力的增加,噪聲有所降低。為應對水下復雜的地形地貌,“潛龍三號”同樣采用前視聲吶作為避碰傳感器。這種成像聲吶,也被認為是潛水器的“眼睛”,控制計算機把數據采集進來后,通過圖像處理方式來識別障礙和周圍環(huán)境,結合避碰策略,下達緊急轉向、緊急變深或變高以及跟蹤指令。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水下自主機器人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16年12月剛剛結束全海深無人深潛器和著陸器測試的“彩虹魚號”,不到半年,又完成跨越兩極的極地深淵科考探索之旅,2018年它進行全海深載人深潛器的8000米海試,預計2019年5月,“彩虹魚號”全海深載人深潛器將沖擊1.1萬米馬里亞納海溝的極限挑戰(zhàn)……
出人意料的是,創(chuàng)造這個科學奇跡的不是國家的重點項目,也沒有進行巨額投資,而是一位普通科學家和十幾個樂于追夢的普通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
“彩虹魚”公司董事長雄心勃勃地表示,“彩虹魚”項目的核心是萬米級載人深潛器的研制,目標是為了實現人類自由往返陸地與深淵,以及進行全海深海底勘探、科考,探秘地球大洋海底的未知世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彩虹魚”公司將分“三步走”,建造科考母船,研制無人深潛器、著陸器以及載人艙,總裝集成載人深潛器……
難怪美、日深海探測器研制領域的頂尖人物不禁慨嘆:深海探索領域的高地,很快就會被后來居上的中國人占領了,他們的研發(fā)速度,猶如他們制造的高鐵一樣快!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