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讲恍枰Z轟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嗄暄輪T羅海瓊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
劉劍英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袁隆平
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
——青年演員羅海瓊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導引 >>
本道作文題仿2018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Ⅲ作文試題而命制。兩道題在材料語構成上相似,要求語更是一字不差。2018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Ⅲ作文試題中的三則材料在時間上與改革開放四十年大體吻合,按照時間先后可以概括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三則材料的關系是順承發(fā)展,逐漸深入。而本道作文題的三則材料有時間的先后順序,也有邏輯關系,大體是由大到小,由國家到社會再到個人。
多材料作文的審題,有以下兩個步驟:
一、逐則提煉
第一則材料的關鍵詞“金甌已缺”,比喻疆土(國土)殘損不全;“為國犧牲”,為了國家甘愿犧牲個人生命,體現(xiàn)革命家的擔當。核心意思是個人理想與國家理想的結合??梢蕴釤捝A為國家認同、為國奉獻、不計個人生死榮辱等。
第二則材料的關鍵詞“畢生的追求”,即理想;“所有人遠離饑餓”,是理想的內容,體現(xiàn)科學家的擔當。核心意思是個人理想與人們的生存需求相結合??梢蕴釤捝A為社會擔當、關心國計民生、大愛無疆等。
第三則材料的關鍵詞“最親近的人”“開心、健康快樂”,關注的主體對象是家人、身邊的人,體現(xiàn)的是和平時代里人們對家人的愛與擔當。核心意思是個人理想與家庭需求相結合??梢蕴釤捝A為建設小家與關心國家的辯證關系等。
二、綜合概括
一個作文題有若干則材料,無論其題材多廣,跨度多大,它一定有主線、有核心意思。審題的關鍵是理出主線,挖出核心。本道題目的主線是時間線索,三則材料的主人公分布在不同的時代,順應不同時代的需求,核心意思是奉獻、大愛、責任、擔當、追求、使命等。
另外,要善于揣摩命題者的命題意圖。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時代的要求,作文命題重在考查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把握時代命題,一道題可以塑造一代人的靈魂,立德樹人是極其重要的要求,考生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在審題中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關注某一則或某兩則材料,而要把三則材料綜合起來,在構思行文中也不宜把三則材料進行簡單的、平均的羅列,而要綜合考量、主次分明,這樣才能夠觀點鮮明、立意深刻。
佳作展評 >>
中國夢 大情懷
文/丁 鶴
國泰、民安中國夢,愛家、愛國大情懷。
無論是關心“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演員羅海瓊,還是“為國犧牲”的革命烈士秋瑾,以及“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科學家袁隆平,他們都是有情懷的人,他們追求幸福、認同國家、擔當責任。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青年演員羅海瓊說:“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都開心、健康快樂?!闭^“天下之本在家”,“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知書達禮、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銘記于國人的心中,融入國人的血脈中,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反之,不愛家,不愛家人,何談愛國與愛民?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要捧出一顆真心來。
推己及人,由家到國。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立言之根。鑒湖女俠秋瑾寫詩明志:“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睂O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jié)、有人格,但愛國是第一位的。家國情懷是恪盡興國之責。顧炎武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錢學森在美國連一美元都不存,他說“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應該為國家的發(fā)展獻計出力,將個人之夢融入中國的復興之夢中。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給兒子寫信道:“人生難免波折,歲月蹉跎,全賴堅強意志。目的既定,便鍥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彎路重重,也要始終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袁隆平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錢學森和袁隆平都是科學家,他們的理想遠大,意志堅定,把個人追求和時代的呼喚緊緊相連,成了人們學習的楷模!他們的大情懷,成就了今日偉大的中國夢!
中國夢,就是大情懷!
點評
本文的亮點首先是材料豐贍、事例精當,體現(xiàn)了考生積累的功夫很深。其次是觀點鮮明,富于大氣——“國泰、民安中國夢,愛家、愛國大情懷”,分論點是“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和“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頗有儒家知識分子的風骨。第三,文章結構嚴謹,思路清晰,“總—分—總”首尾照應。第四,主體段落的段內結構、思路也是清晰的,提出分論點后闡釋分論點,再舉出恰當?shù)氖吕斡^點,然后分析事例與分論點的關系,形成較強的論證力,最后是小結緊扣分論點。第五,兩個分論點之間,過渡自然巧妙。此五者乃考場佳作之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