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wǎng)中生活,但永遠(yuǎn)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2019年1月22日,林清玄發(fā)了這條微博,分享對生活的感悟。卻沒想到,第二天這位著名作家就離開了我們,年僅65歲。他曾說:“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清瘦的面龐,溫和的微笑,標(biāo)志性的稀疏長發(fā),林清玄的謙卑和超脫一如他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回首先生這一生,8歲開始寫作,17歲出書,30歲就已經(jīng)得遍了臺灣所有作家大獎,還是至今唯一一位連續(xù)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的人,被譽(yù)為“當(dāng)代八大散文作家”之一。他一生都在尋找安頓靈魂的方法,將所獲的覺悟分享給讀者,體會那份存在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陽光的味道和飲者的醉與醒中的清涼與美好。斯人已逝,在又一個春天來臨的日子里,讓我們再次走近林清玄先生,探尋人間之味,品讀此間清歡。
人間清歡先生其人
(1)童年
——沒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
1953年,林清玄出生在臺灣高雄旗山,從小家境貧寒。林清玄出生時,在家族中排行第12,父親已經(jīng)想不到給他取什么名字好了,加上剛生出來那會兒,他也不哭,只會笑,父親覺得很奇怪,就準(zhǔn)備取名叫林清怪。帶他去上戶口時,旁邊一人正在看武俠小說,說“怪”有點(diǎn)不好聽,武俠小說里面有個清玄道長,于是才改名叫“清玄”。
林清玄小時生活很貧苦,肚子特別餓的時候,甚至吃過烤蟑螂。由于喝不到汽水,他對汽水特別向往。有一回,街上一個孩子喝飽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嘔氣,他簡直看呆了,羨慕得要死。不久,一個表哥結(jié)婚,汽水送到后,林清玄沖過去提著兩大瓶汽水跑進(jìn)茅房,咕咚咕咚灌下,然后坐下來等,突然肚子里一陣翻騰,一口氣涌上來。嗝——好幸福啊,眼淚立刻流下來。對貧窮的孩子而言,喝汽水喝到打嗝,竟是這么幸福的事情。
正是這些經(jīng)歷,他懂得了貧困的歲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
【適用話題】童年;貧窮;幸福的滋味
(2)作家夢——從人生的最底層出發(fā)
林清玄成為作家,是從童年起就決定好的。其實(shí)一開始他自己也不知道寫作是怎么回事。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作文題目《夏日的夜晚》,他一口氣寫了四十頁。拿給老師看時,老師不僅沒有鼓勵他,還罵他,寫那么多,是要把老師累死嗎?
爸爸問他,長大以后要干嗎。他說要當(dāng)作家。爸爸不懂,問他作家是干什么的。他說:作家就是在家里寫寫字寄出去,人家就寄錢過來。結(jié)果爸爸當(dāng)場就給他一巴掌:“這是做夢。傻孩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這么輕松?有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還輪不到你?!碑?dāng)時他正在讀朱自清的《背影》,想到書里的爸爸是給兒子買橘子的背影,而父親留給他的卻是一巴掌,當(dāng)時的心情真的很郁悶。
但是,父親的一巴掌并沒有讓他放棄作家夢。立志從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斷地寫——小學(xué)時每天500字,中學(xué)時代每天1000字,就這樣,17歲那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部作品,一代文學(xué)大師就此誕生。
他在屠宰場殺過豬,在碼頭當(dāng)過搬運(yùn)工人,擺過地?cái)?,在餐廳推過餐車,洗碗盤,什么事情都做過,始終沒有放棄過寫作,最后還養(yǎng)活了自己的夢想。他說:“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睅资陙硭P耕不輟,有人統(tǒng)計(jì),他寫過270多部作品,摞起來應(yīng)該有兩層樓那么高。
【適用話題】夢想;堅(jiān)持;熱愛
(3)寫作——只記歡喜不記憂
林清玄的母親也喜歡讀書,母親是家里第一個相信他會成為作家的人。
當(dāng)時他的家里只有一張桌子,放在主廳,寫文章的時候,母親會借著給他倒水,看看他寫什么。有一次,她問林清玄,寫的什么內(nèi)容,林清玄說,歡喜的寫一點(diǎn),心酸的也寫一點(diǎn)。而母親卻告訴他,歡喜的寫多一點(diǎn),心酸的不要寫。他不理解。母親給他解釋:別人看你的文章,是希望得到啟發(fā),開心,覺得有用的。他又問母親,那遇到心酸的怎么辦?母親告訴他,那就棉被蓋一蓋,自己哭一哭就好了。
因?yàn)槟赣H的這番話,他有了很大的啟發(fā):“原來寫作者不能只圖一時痛快,也要考慮讀者的感受。從此以后,我寫的都是優(yōu)美的文章,沒有負(fù)面情緒在里面,所以讀者看了不會有心理負(fù)擔(dān),反而很心安?!?/p>
他的生活不管經(jīng)歷了什么,在文字里,他始終把歡喜贈給別人。讀他的文章,能讓人感到寧靜、舒服。有人評價他的文章是“辭藻雖不華麗,卻出乎意料地通透豁達(dá)”,有生活的禪意,也有心靈的美。
【適用話題】表達(dá);啟迪;領(lǐng)路人
(4)愛生活——最是深情最柔軟
林清玄不只會寫作,更非常懂得生活。
青年時期的林清玄喜歡喝酒,和古龍是很要好的酒友。他談及有一次和古龍約著喝酒,兩人喝得歡了,古龍醉了,稿子還沒完成便睡了去。為了盡早交稿,他干脆提筆,把剩下的部分補(bǔ)齊直接拿去交稿了,古龍醒來時,詫異稿子什么時候自己竟然寫完發(fā)布了。古龍去世后,他就不喝酒了。在《愿我們做一個深情從容的人》中他寫道:“古龍不飲酒,我也不飲酒了。我不飲酒是因?yàn)樵谶@個世界上,大俠凋零的凋零,退隱的退隱,一個人寂寞地喝著酒有什么意思呢?”
他對茶也很癡迷,他說自己的一生都在尋找正確的味道,這個“正味”不光是茶的味道,也是生活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他喜歡做菜,還曾經(jīng)寫了一本菜譜給太太做。他講浪漫,浪漫就是浪費(fèi)時間慢慢吃飯,浪費(fèi)時間慢慢喝茶,浪費(fèi)時間慢慢走,浪費(fèi)時間慢慢變老。他曾經(jīng)講,除了寫作,其他時間就是做一些跟生活有關(guān)的東西,慢慢就積存在心里,慢慢會變成一個有感受,有感情,有感動的人。心懷柔軟,寫出來的文字自然也溫暖了很多人的心靈。
去世前幾周,他還在知乎上討論過關(guān)于《人間世》第二季的話題:“確實(shí)大多時候,我們?nèi)匀粺o能為力。當(dāng)人生都這么艱難時,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在路過的時候溫柔一點(diǎn)。屋里的小燈雖然熄滅了,但我不畏懼黑暗,因?yàn)?,總有群星在天上?!?/p>
【適用話題】深情;感受生活;參悟人生
(5)文化符號——滿紙清香潤兩岸
林清玄一直在追求平凡生活中的至美,而在漫漫的人生旅行中,大陸是他重要的一站:生前致力于兩岸文化交流的他,有兩篇散文入選了大陸語文課本;往返兩岸十多次,來過大陸300多個城市的他,籌建過希望小學(xué),與大陸很多文藝界人士交流頻繁。
“兩岸交流,走在最前面的應(yīng)該是文化?!绷智逍谡劦絻砂段幕涣鲿r曾表示,兩岸文學(xué)多多手牽手才是更好的狀態(tài),“作為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下的作家,我們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創(chuàng)作包容力更強(qiáng)的文化?!?/p>
【適用話題】文化符號;交流;責(zé)任
(6)參佛——清凈蓮上悟菩提
回溯林清玄的創(chuàng)作歷程,30歲應(yīng)該是個很重要的坎,那一年他遇見了佛法。
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得遍大獎,但他總感到內(nèi)心空虛,覺得最好的東西沒有寫出來。這時,他看到了印度的《奧義書》,書里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他不由嚇出一身冷汗。31歲時,他毅然辭職成為自由作家。從此,他轉(zhuǎn)向佛法,尋求解脫現(xiàn)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教人們在平庸而無聊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閃光的瞬間。40歲時,林清玄完成了《菩提十書》,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帶動佛教文學(xué),掀起學(xué)佛熱潮。
他的一生很短暫,但面對死亡,他一直很坦然。他曾說:“一顆流星自有他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比缃瘢剿娜ヌ幦チ?,帶著他的清歡,超脫,真性情。
【適用話題】轉(zhuǎn)向;人生真諦;真性情
云上菩提先生著作掠影
林清玄的散文創(chuàng)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jì)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七八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等。第二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jié)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云》等。20世紀(jì)80年代后期至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產(chǎn)量最多的第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學(xué)界內(nèi)外。應(yīng)廣大讀者要求,他又以真誠之心、感性之筆,將多年來感悟的智慧精華輯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書,稱為“清歡三卷”。
盛暑,偶然從車窗里看見,幾朵粉紅的蓮花,婷婷于田田碧綠,雖倏忽而過于眼,心中卻已有美麗之蓮。
今天,又經(jīng)那曾經(jīng)過的荷塘,一場淅瀝的秋雨過后,那怒放之荷又該會如何呢?留心放眼,只有無窮碧的蓮葉,已無零星賞心的蓮花。
心中不免有些落寞。
落寞中依稀聽到鄭愁予那美麗錯誤的嗒嗒馬蹄正從江南敲過,恍惚看見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也如這蓮花樣開落。
……
汽車中途???,一滄桑平和之老婦牽一燦如春花之小女孩兒上車。腦中突想:那衰老的婦人也曾是花一般的少女吧,而那花一樣的少女也終有一天會成為衰老的婦人吧?!
心中竟豁然了然。
蓮花開落。
——《蓮花開落》
順風(fēng)的云像是寫好的一首流浪的歌曲,而迷路的那朵就像滑得太高或落得太低的一個音符,把整首穩(wěn)定優(yōu)美的旋律,帶進(jìn)一種深深孤獨(dú)的錯誤里。
夜色逐漸涌起,如繭一般的包圍著那朵云,慢慢地,慢慢地,將云的白吞噬了,直到完全看不見了。他憂郁地覺得自己正是那朵云,因?yàn)槊月?,連最后的抗?fàn)幎急谎蜎]。
坐鐵軌纜車下山時,港九遙遠(yuǎn)輝煌的燈火已經(jīng)亮起在向他招手,由于車速,冷風(fēng)從窗外摜著他的臉,他一抬頭,看見一輪蒼白的月亮,剪貼在墨黑的天空,在風(fēng)里是那樣的不真實(shí),回過頭,在最后一排靠右的車窗玻璃,他看見自己冰涼的流淚的側(cè)影。
——《迷路的云》
當(dāng)蘇東坡穿著草鞋,拄著竹杖在小路散步,自己覺得全身輕松,比騎馬還舒適,他說:“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舍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在燥熱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風(fēng)中看一盞燭火。
在黃昏的晚霞里觀夕陽沉落。
在蟬聲高唱的樹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遠(yuǎn)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著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發(fā)里,浮出一生最愛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賞同一輪明月呀!
……
在我貧困的童年時代,顛躓無依的少年時代,踽踽獨(dú)行的青年時代,我還能向往生命的美好,一直保持單純的初心,因?yàn)槲蚁嘈拧叭碎g有味是清歡”。
清歡,永遠(yuǎn)不會失去,只要我們不俗。
——《人間最美是清歡》(自序)
意難忘追思
如今,他離開了,但是仍沒有忘記給他的讀者留下一片永遠(yuǎn)的清涼劑——別忘了飛。對于世人,他永懷一種悲憫。這或許正是作家與文字匠人的區(qū)別。
而正是基于這種悲憫,他的那些娓娓道來的文字才頗受世人歡迎。許多人,是將他作為安慰心靈的藥在讀。
——作家 曾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