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光
素質教育要求無論是什么學科,都要重視學生的知行統(tǒng)一,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物理的學習需要學生一直與公式、數(shù)字和實驗打交道,如果忽略了實踐探究教學,那么學生只能片面地理解知識內容,教學也就收獲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又稱“發(fā)現(xiàn)法教學”、“研究法教學”,強調“在做中學”.本文對探索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學中的應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學中應
用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基礎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給他們提供一些事例和問題,然后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等方法去主動探究,憑借自己的探究發(fā)現(xiàn)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二、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學習“浮力”課程的指
導建議
1.重視實踐探究活動的開展.
在探究式教學中實踐探究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物理教師應該重視實踐探究活動的開展.比如,教師可以就“浮力的影響因素”為主題,讓學生用乒乓球、小鐵球等物品以及純凈水、飲料等不同的液體來進行實驗,使學生從多方面出發(fā)進行思考和探究,最終發(fā)現(xiàn)影響浮力的因素.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實驗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和評價.
開展探究式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更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起自身良好的綜合素質.所以物理教師在“浮力”課程的探究式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和評價.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思考總結能力.
在“浮力”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學生具備了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式教學才能夠順利進行下去.但是目前有很多學生并沒有這樣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大包大攬,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導致了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習慣在教師的指示下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樣能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同時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對展開“浮力”課程探究式教學的建議
1.在課前進行復習提問,鞏固學生知識.
在開展新課之前回顧之前的知識點不僅可以對“舊”知識進行鞏固,還能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說在“浮力”這一課的學習中,在教師講解計算浮力方法中的示重差法和壓力差法的時候,因為示重差法利用的是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與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重力的差值等于浮力這一原理,而壓力差法就是利用“F?浮=F??向上?-F??向下?”這一原理,所以教師需要先在課前進行復習提問,喚起學生對于重力G和浮力F這兩個基本概念的記憶,這樣才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2.教學中明確重難點,讓學生的學習具有目的性.
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如果沒有重難點,那么學生將學不到有利于學生成長的知識.只有重難點清晰的課堂,教師具有針對性地教學,學生具有目的性地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的教學中有所收獲.所以物理教師應該在課前鉆研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確重難點,在不同的內容上各有側重.
3.教師通過總結讓學生對知識有系統(tǒng)的掌握,布置作業(yè)來拓展知識面.
初中生在是第一次接觸到物理知識,所以對這一方面的內容都會比較陌生,而且也會出現(xiàn)課下知識點混亂卻又不知總結方法的情況,所以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在課程結束之后,通過對知識的總結為學生梳理出清晰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讓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了解更多相關的物理知識.
本文主要是通過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學習“浮力”課程的指導建議以及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展開“浮力”課程的建議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的.希望探究式教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也希望文中的建議能對廣大教師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