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甜甜
【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養(yǎng)成大膽求證,嚴謹科學的學習習慣,從而實現(xiàn)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所以說,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初中化學;素質;重要性
有人認為,初中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大多數內容只需要識記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瘜W不僅是典型的理科,根本不是簡單的憑借識記就可以學懂的。學習化學一定要牢記,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以素質為目標”的學科。
初中化學學習離不開實驗,實驗是初中化學學習的基礎,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把“理論”化學變成“實踐”化學,這也是我們學習化學的最終目的,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實驗探究奠定基礎。
一、用實驗激趣讓課堂事半功倍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智決定了他們學習的主要動機,促使他們學習的并不是知識有多重要,很多時候體現(xiàn)為他們對于這門課或者這堂課是否有興趣和好奇心。這就決定了我們初中化學課課堂教學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任教師就必須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而對于化學來說,就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做實驗了。比如,在氧氣的制取這一課中,由教師直接列出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告知學生氧氣由此而來,學生接收到的僅僅是化學方程式而已,而制取過程中的變化、現(xiàn)象、操作過程都將是空白,學生對于枯燥的條條框框的方程式是不會由太大興趣的。反之,我們在這堂課上用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師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并記錄操作過程中的一系列變化,對于能夠自己動手完成的東西,學生的興趣會極大地提高,并且能夠保持一段有效時期。課堂效率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通過實驗把“理論”化學變?yōu)椤皩嵺`”化學
所有從書本中學到的化學知識都是理論上的,雖然都是前輩們精心實驗得出的結論,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就是“理論”化學,而這種“理論”化學如果不進行實際實驗操作練習,是無法具體用到生活中,學生的時間能力也無法得以培養(yǎng)。面對我們隨處可見的化學現(xiàn)象,我們不能紙上談兵,不能用那些死的,僵硬的知識點去解釋生活中復雜多變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學習化學不僅需要學習“理論”化學,更需要通過實驗把課本上的理論變成“實踐”化學,讓初中學生明白,通過動手操作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課本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逐一的檢驗,并在實驗的基礎上完成感性認知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三、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創(chuàng)造出更加先進,更加實用的科技。初中化學學習正是為學生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的時間。初中階段,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不理解的現(xiàn)象十分的好奇,這也使他們的情緒特別的亢奮,思維特別的活躍。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向學生展示奇特的,新穎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只有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對特定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學生才能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和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其次實驗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每個學生在親自電腦高手操作的過程中,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獨特的東西,而這種獨特的東西,正是學生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化學實驗的進行,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性思維能力,這是課本知識和多媒體教學無法相比的。
四、實驗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科素養(yǎng)提上了日程,而初中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得以有效地提升。
(一)實驗對課本內的概念、定律以及原理具有“幫助消化”作用
初中化學中的一些概念、定律以及原理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透徹理解其中的奧秘還需要實驗來幫助消化,從而把一些抽象的知識變成具體可感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徹底、牢固的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通過實驗讓學生驗證在物質質量變大、變小、不變的這三種情況實驗現(xiàn)象,很容易就得出質量變大、變小的原因以及質量守恒的結論。
在學習“鎂”時,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生活中根本沒見過鎂,也就不可能可能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而化學實驗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通過視覺、嗅覺以及聽覺等直觀的了解化學物品以及化學課本中的一些概念、定律和原理,把抽象的理論變成可看可操作的實驗,大大幫助了學生對抽象知識點的“消化”。
(二)培養(yǎng)學生嚴謹科學學習的習慣
化學實驗教學的進行,不是我們想怎么進行就怎么進行的,而是有一定的程序性的,如果在化學實驗中我們將程序混淆、顛倒等,都有不可控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之前,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儀器的合理規(guī)范使用以及化學實驗基本技能的演示及訓練。然后在實際的化學實驗操作中,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規(guī)范操作并實時指導,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糾正。使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將這個良好的習慣滲透到全方位的學習過程當中去。當然,教師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就應該以身作則,因為對于初中生來說,教師常常是其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的。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化學實驗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很多程序,諸如實驗準備,實驗用具選取,反應物的選取、保存,實驗反應過程的記載,實驗結束后的器具洗滌等等,每一個步驟都有嚴格的相關規(guī)定,在指導學生完成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逐步的養(yǎng)成凡事提前準備,精心策劃,認真對待,正確處理的習慣,并且由化學實驗操作行為向生活中的其他事項滲透,而在這個滲透過程中,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四)通過實驗還可以解釋一些迷信的現(xiàn)象,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實驗就是要求實事求是、尊重客觀,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求實的精神以及科學精神。一些農村人相信一些迷信現(xiàn)象,從而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簡單的化學現(xiàn)象裝神弄鬼,讓老百姓受騙上當。例如“鬼火”之說,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做實驗來驗證,通過實驗學生就會明白那些人的鬼把戲,也就不再相信迷信傳說,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的態(tài)度。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中用來了解事物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是非常重視實驗的。實驗不僅可以消除初中學生對于化學的陌生感,激發(fā)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化學課堂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從這個角度來說,化學的教育教學,一定要注重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使其能夠完成對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化學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青翠.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4.02
[2]包寧波.淺談鄉(xiāng)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意義和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2.11
[3]甄長明.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J].中學生數理化,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