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開展4種藥劑防治對比試驗,篩選出紫薇白粉病防治效果較好的化學藥劑。結果表明,以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400倍液噴霧防治紫薇白粉病效果較好。紫薇白粉病應以預防為主,首先是要加強苗木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苗木抗病性;其次是紫薇苗木圃地周圍不要種植白粉病易感作物,清除圃地內白粉病易感雜草,減少病源;最后是發(fā)病時要及早防治,并要交替用藥,防止產生抗藥性。
[關鍵詞] 紫薇;白粉病;防治藥劑
[中圖分類號] S436.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28-70-3
21世紀以來,安徽省潛山市花卉苗木產業(yè)發(fā)展很快,已經初具規(guī)模,其中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大苗占有一定比重。但是,近年來潛山市許多苗圃紫薇白粉?。∕icrosphaera baumleri)危害較為嚴重(危害狀如圖1所示),盡管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但防治效果不好[1]。本文試圖通過開展4種藥劑防治對比試驗,篩選出防治紫薇白粉病效果較好的化學藥劑。
1 試驗圃地選擇與試驗設計
試驗圃地選擇在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zhèn)望虎村潛山市天柱山苗木花卉專業(yè)合作社紫薇大苗基地,該圃地近三四年紫薇白粉病危害嚴重,感病株率為100%。2018年春季紫薇苗木吐芽時,筆者開始試驗,每種藥劑每種濃度選擇40株施藥樣株,共作5個試驗重復,并設置對照樣株200株不施藥,以比較試驗效果。試驗設計如表1所示。
2 藥劑選擇與施藥方法
參考有關紫薇白粉病防治研究文獻,選擇吡唑醚菌酯、多菌靈、百菌清、三唑酮4種藥劑進行試驗。其中,吡唑醚菌酯選用中保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由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農藥產品標準證號為Q/371625SKQ009-2015,農藥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為HNP37265-D5464,農藥登記證號為ls20150271;多菌靈選用四川潤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國光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農藥登記證號為PD85150-35,農藥生產許可證號為農藥生許(川)001,產品質量標準號為HG/T 3290;百菌清選用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利民百菌清75%可濕性粉劑,農藥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為農藥生許(蘇)0021,農藥產品標準證號為GB/T9552-1999,農藥登記證號為PD86180-5;三唑酮選用四川潤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柯諾20%三唑酮乳油,農藥產品標準證號為HG/T 3294,農藥登記證號為pd20130104,農藥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為農藥生許(川)0001[2-5]。試驗施用濃度設計如表1所示。
施藥在天氣晴好的傍晚進行,共施藥3次,第1次施藥在紫薇苗木剛吐芽(展葉之前,尚未感?。r進行,根據天氣分別間隔10~15 d進行第2次、第3次施藥[6]。藥劑施用濃度如表1所示。
3 試驗數(shù)據采集與試驗結果
按照不同藥劑、不同施藥濃度,分別清點紫薇白粉病感病株數(shù),計算感病株率。4種藥劑6種施用濃度和對照樣株防治試驗結果如表2、圖2所示。
4 試驗數(shù)據分析
從表2、圖2可以直觀看出,4種藥劑6種施用濃度對紫薇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差異明顯。為進行進一步防治效果分析,我們將表2數(shù)據轉換為公式(1)防治效果矩陣,使用Excel 2019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表5、表6所示。
表3、表5、表6分析結果表明,在a=0.05水平下,4種藥劑6種施用濃度對紫薇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單因素差異性F=14.402 72,小于F crit=3.098 391,P-value=3.14×10-5小于0.05,差異顯著。4種藥劑6種施用濃度對紫薇白粉病防治效果的雙因素差異性F值分別為6.318 827和33.554 110,均小于F crit(2.901 295,3.287 382),P-value值為2.39×10-3和6.78×10-7,均小于0.05,差異顯著。
5 討論
試驗表明,紫薇白粉病的防治,以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4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結合防治實踐,筆者認為,紫薇白粉病應以預防為主,首先是要加強苗木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苗木抗病性[7];其次是紫薇苗木圃地周圍不要種植白粉病易感作物,如瓜類、草莓、葡萄、蘋果,清除圃地內白粉病易感雜草,如車前草(Plantago depressa Willd)等[8];最后是發(fā)病時要及早防治、多次施藥,并要交替用藥,防止產生抗藥性[9]。
參考文獻
[1]徐志鴻.如何防治紫薇白粉病[N].中國花卉報,2014-05-29(004).
[2]蘇秀梅.紫薇白粉病的發(fā)生及藥劑防治[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5-77.
[3]陳君君,王暉.紫薇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24):81.
[4]劉興芝,王運忠,王紅梅.紫薇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6):181-182.
[5]梁志勇.紫薇白粉病防治[J].中國花卉園藝,2010(10):48.
[6]呂立梅,朱德豐.紫薇的種植與養(yǎng)護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1(7):230.
[7]張國慶.生態(tài)論與經濟生態(tài)化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10):30-31.
[8]張國慶.生態(tài)健康評價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管理方法[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11):247-248.
[9]袁瓊,李駱鵬.城市園林植物主要病蟲害防治研究[J].鄉(xiāng)村科技,2017(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