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問一下自己:每天上學路上,“倉買”出現在第幾個道口?等公交的站臺附近,有幾棵柳樹?樓下花壇里,紅色的花有幾種?
你對于每天的生活,總是“無心”狀態(tài),在無意識中,略過了很多值得記錄的人或事或感受。比如現在到了夏季,你認真觀察過夏季的植物、天氣的特點嗎?與其他季節(jié)的特點進行過對比嗎?如果現在讓你描寫一下“下大雨”的情景, 天空是什么樣子的,雨滴是什么樣子的,雨點兒落在地面是什么樣子的,雨中植物又是什么樣子的,你都能細致地寫出來嗎?要想寫出真實的、具體的雨中情景,就應該有細致的觀察。為了能讓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可以讓自己多去觀察。除了對自然的觀察,還有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比如生活中的節(jié)假日你是怎樣度過的?或者在節(jié)假日中打算怎么做?
葉圣陶老爺爺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章。”如果你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定能做出好文章。
觀察,不只是用眼睛看,還要學會運用多種感官。運用耳朵聽、鼻子聞、手觸摸,甚至嘴巴嘗等。這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觀察的事物。沙文,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是一根香蕉,你用眼睛看到它是黃色的、彎彎的;用手摸一摸,它的表皮是滑滑的;用鼻子聞一聞,不用湊近就能聞到果香……你把它扒開后,里面的香蕉肉白白的……當你嘗到又黏又香甜的味道,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觀察一個物件或一處景物,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在寫作時,就可以按照自己觀察的順序,有條理有層次地寫出來。當然,觀察的對象不同,觀察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需要靈活運用喲。
如果不注意記錄的話,有很多珍貴的觀察結果,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忘記了。老師建議你,可以準備一個專門記錄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本子。等到要寫作文的時候,就翻一翻,看一看,這樣也許會對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說了這么多,希望對你的作文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