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飲食護理聯(lián)合呼吸功能鍛煉對慢阻肺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樣本時間: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樣本來源: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飲食護理聯(lián)合呼吸功能鍛煉,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肺功能指標與觀察組相比,數(shù)據(jù)具有明顯差異(Plt;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50%)與觀察組(97.50%)相比,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lt;0.05)。結論:在對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飲食護理與呼吸功能鍛煉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阻肺;飲食護理;呼吸功能鍛煉
慢阻肺主要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為特點,主要是指吸煙所致的肺部異常炎癥反應,也可引起顯著的全身效應,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等,對其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1]。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需采取一定護理干預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慢阻肺疾病的發(fā)生與患者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影響呼吸功能,因此,需對其進行一定的飲食護理干預與呼吸功能鍛煉。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樣本時間: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樣本來源: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為51歲至73歲,平均為(62.003.50)歲,病程為4年至12年,平均為(8.00
2.50)年;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為52歲至73歲,平均為(62.50
3.50)歲,病程為4年至11年,平均為(7.50
2.50)年;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樹立健康意識,并叮囑遵循醫(yī)囑用藥,指導其進行鍛煉,并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嚴格控制飲食問題,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飲食護理與呼吸功能鍛煉:①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不同癥狀給予針對性飲食護理干預,對于肺氣虛患者,指導患者多食用雞肉、瘦肉、陳皮等食物,以補充肺氣,嚴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2]。對于肺腎氣虛患者,應多食用動物內臟、核桃、紅棗、木耳等食物,以補氣益身,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對于肺脾氣虛患者,應多食用蛋類、山藥、薏苡仁等食物,以補肺健脾,避免食用油膩、難消化類食物。對于肺腎氣陰兩虛患者,應多食用枸杞、甲魚、豬肝等食物,避免使用咸味過重食物。②呼吸功能鍛煉:主要對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法、縮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操作方法:指導患者采取站立、平臥體位,對腹肌部位進行放松,將膝蓋處于半彎曲,雙手放置在胸部及身體腹部上方,鼻子緩慢吸氣,放置在胸部位置的手保持不動,放置在身體腹部上方的手應有抬起感。指導患者進行適當行走,降低患者氧氣消耗量,以調節(jié)呼吸頻率、呼吸具體方式??s唇呼吸法:醫(yī)師指導患者將嘴唇呈吹口哨時姿態(tài),鼻子進行吸氣動作,進行呼氣時,將胸部略微向前傾,在距離患者20cm左右位置放置燃燒蠟燭,患者呼吸流量應以無法吹滅蠟燭為最佳。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與護理滿意度。
肺功能指標判定標準:主要包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一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流量(PEF)。
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我院自主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統(tǒng)計表,主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通過評分方式進行,滿分100分,89分至100分:非常滿意;61分至88分:滿意;0分至60分:不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統(tǒng)計分析,X2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lt;0.05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
對照組肺功能指標與觀察組相比,數(shù)據(jù)具有明顯差異(Plt;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50%)與觀察組(97.50%)相比,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lt;0.05)。見表2。
3討論
引起慢阻肺疾病的主要原因為個體易感因素、環(huán)境因素、吸煙等,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反復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悶等,對其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常規(guī)護理干預可對患者生活具有一定引導性,提高治療依從性,但效果并不顯著,因此,需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慢阻肺給予也與患者飲食習慣相關,因此,根據(jù)不同類型疾病患者特點進行飲食護理干預,可使其補充營養(yǎng),緩解癥狀,糾正不良飲食習慣,臨床效果更加顯著。慢阻肺患者多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對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因此,應給予其一定的呼吸功能鍛煉,通過腹式呼吸法與縮唇呼吸法,調節(jié)正確呼吸方式,協(xié)助患者進行正確呼吸,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綜上所述,在對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飲食護理與呼吸功能鍛煉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各項肺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雷霞.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飲食護理對慢阻肺患者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2018,02(18):76-77.
[2]施文霞,汪建焜,廖丹.飲食護理+呼吸功能鍛煉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06(19):102-103.
[3]曹霞.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02(4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