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采訪人檔案
姓名:吳正揚
年齡:12歲
特約嘉賓
爺爺(69歲);奶奶(68歲);爸爸(39歲);媽媽(36歲)
今天是正月十六,我要完成一項任務—采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過年經(jīng)歷,再結(jié)合我和弟弟的過年生活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將采訪情況記錄下來。
穿新衣
采訪正式開始。我卷起一本書,當作話筒,興致勃勃地問:“爺爺, 小時候過年讓您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
“我小時候嘛,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穿件補丁少點的新衣服。衣服放在床頭,連覺都睡不好,一個字:急。恨不得一下子就到明天早上……”
爸爸也隨口接上來:“我那個時候就不像你爺爺那么艱苦了,起碼能穿上沒有補丁的衣服。有一次,你奶奶給我準備了一件花襖,這件衣服是你姑姑穿過的,不僅沒有補丁,衣服上還帶著藍邊,在當時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時髦’!”
要核桃
我轉(zhuǎn)向奶奶問道:“奶奶,以前過年您最忘不了的是什么呢?”
“要核桃!”奶奶斬釘截鐵地說出三個字,像是想起了什么,沉默一會兒接著說道:“那個年代,核桃是個稀罕物。出去拜年,百分之九十的人發(fā)的都是洋糖(糖果),我們都是挨家挨戶地要核桃,見到輩分老的人二話不說就跪下磕頭,到富家能得一兩個核桃,窮家也會給一兩個糖果,往往一個村下來,兜里都裝得滿滿的?!?/p>
放鞭炮
聽完奶奶的“要核桃”經(jīng)歷,我好奇地問:“那時候也放鞭炮嗎?”
爺爺說:“當然,不過那時候的鞭炮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樣式。每年過年,我都會去撿一些藥捻炮(沒有燃爆的鞭炮),把火藥倒出來,自己做爆竹。把爆竹點著往天上一扔,看著落下來的碎石屑,那叫一個爽快!”。
爸爸也點頭說道:“我小時候也是!每當聽到有人家放鞭炮,我就去撿一些藥捻炮,往兜里一裝……就這樣東奔西跑,最后兜里、手里都是?;氐郊遥野阉幠砼谌颗_,能倒大半碗的火藥,然后再用書紙將火藥包起來,接上炮捻兒,新炮就制作完成了!”
壓歲錢
我越采訪越來勁,興奮地問:“你們小時候壓歲錢有多少,都是誰給的?”
一直沒說話的媽媽開口了:“我那個時候家里就富裕多了。每次拜訪完親戚,都能得到一兩百元的壓歲錢。雖然不算太多,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是天文數(shù)字了……當然,大部分錢是要上交的!能留下的零錢加起來也就一百元左右。我會拿這些錢給自己買小禮物!”
采訪結(jié)束了,我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時代的過年是快樂的,爸爸媽媽時代的過年是幸福的,而我這一代的過年則是泡在蜜罐子里的!想想我們擁有這么好的條件,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讓我的下一代擁有更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