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 星期五 天氣:陣雨
今天的語文課又是講習作,沒勁!我喜歡聽老師給我們講古代的故事,最討厭的就是寫作文了。唉,就這么干待著也沒意思,還是“自娛自樂”吧,我拿出一張紙,開始胡亂地畫起畫來。
正畫得投入的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叫我:“章佳慧,你畫什么呢?”我抬頭一看,媽呀,老師就站在我面前呢!“我……我沒畫什么啊……”我吞吞吐吐地說。
老師將桌子上的畫拿起來,仔細地看了看,然后說:“章佳慧,這彎彎曲曲的長帶子是什么?樹根嗎?”班里的同學們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羞得漲紅了臉,強詞奪理地說:“才不是樹根呢,我畫的是龍。別看它現(xiàn)在不好看,等我畫了眼睛,它就能飛了!”
聽我這么一說,老師樂了,她說:“你的話倒讓我想到作文中的‘畫龍點睛’和‘畫蛇添足’來。要不咱們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怎么樣?”不等我說話,老師就問道:
‘畫龍點睛’‘畫蛇添足’都有一個‘畫’字,但是表意卻大有區(qū)別,你能說出它們的不同嗎?
‘畫龍點睛’嘛,就是指在文章關鍵的地方加上一二句重要的話,文章的內(nèi)容就會更生動,表達的意義也就更深刻。而‘畫蛇添足’,是說寫文章不能刻意追求工整,這樣會喪失文章的自然性與真實性。
“說的好,那你再分析分析這幾篇習作,看看哪些是‘畫龍點睛’,哪些是‘畫蛇添足’!”
我接過老師遞過來的作文本看了又看,啥也沒看出來,只好又還了回去,不好意思地說:“我分析不出來……”
老師說:“露餡兒了不是?這回成了光說不練——假把式了吧?我呀,幫你分析一下,同學們都聽一聽。這篇《跳街舞的蛐蛐》的結(jié)尾,寫我正看得入神,卻不料爸爸一蓋,抓住蛐蛐扔到了窗外,就此結(jié)束了我的樂趣,最后寫道:‘唉!看得正精彩的表演,又讓老爸給攪黃了’,這處點睛之筆把‘我’的失落、失望、無奈情緒真實地表現(xiàn)了出來。而這篇《偷穿高跟鞋》一文在結(jié)尾寫道:‘凝望著寂靜的夜空,我淡淡一笑。呵呵,那次‘自作自受’的‘寫真’就這樣定格在了我的記憶相冊上?!@也算得上是點睛之筆。小作者為自己童年的好奇心而‘淡淡一笑’,即使是‘自作自受’,也無怨無悔。這就深化了童年快樂這個主題。大家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同學們大聲回答。
“怎么樣,想不想再試試?” 老師故意對我說。
我想了想,又拿起剛才的作文本看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大聲說:
這篇《最關心我的人》,開頭這樣寫:‘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許多人在關心著我。有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有家里的爺爺和奶奶,當然還有我的爸爸和媽媽。要問誰最關心我,那不用說了,當然是媽媽了。那,媽媽是怎樣關心我的呢?請聽我慢慢道來吧?!@段話就屬于畫蛇添足,其實,只需一句話就可以了:‘在家里,數(shù)媽媽最關心我?!@篇《可愛的家鄉(xiāng)》,結(jié)尾是:‘我的家鄉(xiāng)真可愛,這都是人民用心血和汗水通過勞動才改變了家鄉(xiāng)的舊面貌,為家鄉(xiāng)換上了新裝。讓我們努力學習吧,我相信,將來大家會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這種空喊口號明顯就是畫蛇添足。
老師趁熱打鐵:“寫作文要注意兩方面,一是要通過閱讀不斷積累語言,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二是要注重作文的修改,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修改作文的能力。爭取大家都能畫出‘龍’來!”